论李煜的悲剧-毕业论文.docx





《论李煜的悲剧-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李煜的悲剧-毕业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李煜的悲剧 【摘要】 文章从李煜即位前精神上的压抑和生活中的烦恼,即位后的孤立无助与无能,亡国后的悲哀与悔恨来展示他的悲剧人生。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 【关键字】 李煜 时代的悲剧 性格的悲剧 命运的悲剧。Abstract: In this essay, LI Yus tragic life is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the mental depression and everyday sorrow before he succeeded to the throne, the isolation and impotence in his
2、 reigning, and the melancholy and regret after the fall of his country. His tragedy is due to the tragic background in that age, his tragic character, and the tragic destiny. Key word: LI Yu tragic background tragic character tragic destiny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这些感人伤怀的佳句,均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李煜早期生活富贵安定,田居俭在李煜传中用“花月正春风”来形容他的青少年时代。他在兄弟中居第六,无意角逐政治,渴望过逍遥自在的生活。然而帝王之家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独特环境,使他孤独、郁闷、压抑,生活始终有抹不去的阴影。历史的嘲弄,六位兄长相继离去,公元961年,在风雨飘摇中李煜登上了南唐皇帝的宝座,却面临着随时被吞并、亡国的危险。公元964975年,对李煜和南唐而言的确是多事之秋:深爱次子夭折,爱妻娥皇受打击悲哀而绝,对宋称臣,自贬仪制,企图以卑顺和退让换得宋王朝的怜悯,希望苟且存在,却在公元975年“肉坦降于宫门”。不惑之年,开
4、始了悲哀凄凉、屈辱悔恨的俘虏生活。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绵绵无尽,对国家的灭亡和人生的巨变耿耿于怀,美好生活失去,仍孜孜以求但永远没法挽回,可谓最大的悲哀。四十二岁生日,因作虞美人而迁怒宋太宗,迫服牵机药而毒死。李煜的悲剧体验源于他的悲剧生活、悲剧遭遇和悲剧命运。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和命运的悲剧。一、 时代的悲剧李煜做帝王, 这是历史制造的悲剧。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帝王制度嫡长子继位,宫闱常为此进行残酷的争斗,用尽心机,相互猜忌,造成人格的异化。自封建社会建制以来,宗室内部因继承王位、争夺权力而上演的丑剧、悲剧数不胜数,重耳被逼流亡,曹丕煮豆燃萁,武则天自立等等。南唐也不例外,李
5、煜叔父李景遂将继李璟位,却被李璟长子李弘冀毒杀,而在一个月后,李弘冀未及登基又突然死去。权力欲让人们抛弃良知、亲情。南唐政坛给李煜提供了一个事先没有想到的政治舞台。李煜善文、工书画、晓音律,是个风流倜傥的才士。论政治魄力和军事腕略,他自不如大哥弘冀;论长幼之序,他排行第六,他压根儿没想过能当皇帝。自少年时代他就自甘寂寞,希望过逍遥自得的生活,将功名利禄变为身外之物,遇有政事,退避三舍,自号钟隐,别号钟山隐士、钟峰隐居等。他“思追巢许之遗尘, 远慕夷齐之高义”, (宋史世家、续通鉴长编) 希望寄身渔樵,与世无争。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
6、,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反映了他希望忘却尘世,自由自在。甚至还有皈依佛门,过着那种是晨钟暮鼓、清心寡欲的生活的愿望,如他的病中书事里写道:“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途侵”。然而人事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有人处心积虑追逐君位而不可得,有人真心诚意逃避君位而不能。公元959年9月,太子弘冀突然因病身亡,随后其他几位兄长相继早逝,公元961年中主李璟暴病去世,李煜即位于金陵,历史将他推上了看似九五之尊实则己是风雨飘摇的皇帝宝座。这对既无帝王之志又缺武略的李煜来说,不啻是历史的嘲弄,况且他正面临的是国运穷蹙,河日下的局面。委曲求全、苟且偷安的日子里有多少失意、无奈、隐忧和哀
7、伤。“世事慢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乌夜啼) ,世事变幻, 人生如梦, 一切都无法自主, 一切都无法握。“山远天高烟水寒” (长相思一重山) , 因此, 心也如烟山一般凄寒。只觉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人安排处”(蝶恋花) ,心绪万端,忧思已极, 人世之大都无处安放那颗喘息不定的孺子之心! 身处那个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五代十国时期的李煜,可是“天教心愿与身违”(浣溪沙) 。宋军的炮火轰塌了金陵城门, 粉碎了南唐夕阳下的残梦。李煜“肉袒降于军门”,不惑之年,从一国之君的尊贵荣华突然降为臣虏的卑贱屈辱,这是一种难堪的人生体验,他被幽禁,丧失了人身自由,痛不欲生,只有用他的词来抒发
8、他的悲哀、伤痛与哭泣,更是对整个家业,整个国家的呼号和垂泪。他有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的愁情,有着对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沦落的凄恻,是对肩负祖业,国家丧失罪责的流露。他念的是“无限江山,別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故国已不见,只有梦里时时重归的无可挽回的局面,只有用血和泪来洗刷这种罪过。他哭泣是为了他的国家,他的子民。李煜的悲剧是历史安排的, 历史的悲剧让个人承担的确足以摧毁一切。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而李煜正是通过受难显示它的意义和价值,。李煜的一生是觉醒的、坚贞的,质问天地, 大放悲声, 缅怀故国, 吟唱哀歌, 已是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危了。苦难摘掉了
9、他的帝王冠帽, 洗礼了他的灵魂, 净化了他的情调, 培育了他的悲剧情结。正如袁枚所说:“这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词人背负历史重压, 饱含热泪, 痛 苦呻吟, 以最绝望的情调谱写了最真实的诗, 最美丽的歌。二、性格悲剧徐铉在宋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中说李煜“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乾之教。草木不杀,禽鱼咸逐,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恐其闻。以致法不胜奸,威不克爱”。李煜的性格是和善、内向、懦弱的,他敏锐善感、率真自然、迂执痴情,这种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继承了其父李璟“天生儒懦,素昧武威”的性情,又接受了南唐宫廷浓郁的文人氛围和儒家仁爱思想等集体无意识的深刻影响。李璟的风流倜
10、傥的诗人气质和头角峥嵘的华章文采,为李煜日后嗜文厌武,醉心翰墨,成长为工书画、善词章、知音律,独领风骚的绝代才人起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而当时在五代十国纷乱的大环境中,南唐可谓乐土,它经济发达,文化成熟,培养出了大批画家、书法家、诗人。李煜沉溺其间,却对社会形势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正是这种环境的影响,缺乏对社会的认识了解,阅事的浅薄铸就了气性情性格。李煜自小缺少雄心壮志,虽生于帝王之家却不瞩目帝王之位,一心埋头读书,属文书画。
11、历史的误会偏偏使这位率真耽溺的词人登上了乱世之世的君主宝座,不可避免地导致并加剧了他的悲剧性格。作为词人的李煜的才能和素质及其理想和目标都与帝王身份格格不入。他是个风流才子,精通书画音律, 酷好诗酒风流, 因此他花许多时间填词弄曲, 饮酒赋诗。他知道, 这是亡国败家之举, 他也想振作, 可国弱兵微, 又生性软弱, 最终无济于事。大厦将倾,“不乐复何如”!内向的性格和多愁善感的气质,让人体味到更多人生的苦痛和存在的悲哀。正如叶嘉莹所说:“无论是享乐的欢愉,还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其间。”“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
12、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玉楼春一词就描绘了宫廷中笙萧歌舞、纵情娱乐的生活画面, 醉拍阑干之豪情, 月下归来之意兴, 不啻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行乐图! 他今朝有酒今朝醉, 全忘了“卧榻之侧, 岂容他人鼾”2的宋太祖!这是个性气质使然。李煜是个多情种子,他的纤弱敏感的心使他比别人感受得更快而体验得更深。丧妻亡子,对一般的皇帝来说,犹如换件衣服,但是幼子和娥皇的相继而死对李煜来说,无疑是痛断肝肠。先是丧子之痛,李煜怕病中的妻子知道丧子的消息,病情加重, 在她面前强颜作笑,百般掩饰丧子之苦痛,背地却默坐饮泣,赋诗寄托哀思:“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
13、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一句“穷子正迷家”闻者与之同悲,仿佛那顽皮的小孩还在世间,只是迷失了回家的路,思念之情,离离在目。当这不幸的消息传到娥皇耳中时,怜子如命的娥皇,遭此沉痛打击,病情恶化,没出几日,追子而去。娥皇谢世,李煜悲痛不已,下令宫中一切银装素裹,为娥皇服丧。并亲临灵堂哭祭。大敛之日,作诗焚化娥皇灵前,悼念娇妻爱子:“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消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忆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李煜还将其署名“鳏夫”煜诔文镌刻在陵园石碑上。全篇除沉痛哀悼娥皇“玉润珠触,殒然破碎”,寄托“苍苍何辜,歼予伉俪, 茫茫独逝,舍我何乡”的哀音外,着重追述了娥皇的超众才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李煜 悲剧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