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的开发与治理.docx





《流域的开发与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治理最新考纲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考纲解读1以某流域为例,掌握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2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措施。思维导图考点一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1田纳西河概况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C俄亥俄河的支流。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素地理特征地形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河流水文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
2、2月到次年4月中旬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和石油资源3.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1)农业生产条件恶劣。(2)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综合治理(1)流域治理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2)长远方案: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综合性开发。(3)梯级开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提高防洪标准。2流域产业发展(1)工业建设:利用充足、廉价的电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业,如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形成相对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种植业坡地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平原集中种植玉米、棉花、大豆
3、等作物;发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生产林业是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综合利用效益高畜牧业以养禽、养猪为主,发展迅速渔业兴建大量水库,促进渔业发展3环境保护工作4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5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1地理条件对流域开发的影响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环境要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的地形,地形起伏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4、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矿产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早期不合理开发导致环境和生态破坏3.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方式与问题流域开发早期往往以农业和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为主,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就田纳西河而言,具体表现如下图
5、所示:4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经验与借鉴(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利用的是“优势条件”,治理的是“流域问题”,并且治理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通过修建水库实现河流梯级开发,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产业发展得到协调,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田纳西河流域作为流域综合开发的典范,其综合开发模式如下:(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的借鉴流域综合开发中可以以田纳西河为模板,借鉴以下几点:以水力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开发核心。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
6、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重视环境保护。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全国文综甲卷,36(2)(4)2015海南地理,15172014广东文综,412012山东文综,26以较熟悉的著名河流为素材,围绕着水能的开发利用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出问题。综合题居多,难度中偏下。考向一流域开发的背景分析1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
7、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季。(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_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答案(1)雨水补给冬(2)梯级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3)珠江干支流众多,入海径流量大;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河汊发育;珠江干流短促;海水顶托作用强。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显示的珠江流域所在的纬度位置、气候区,可以判定其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枯水期与旱季一致,出现在冬季。第(2)题,读图可知,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梯级开
8、发的分布特征。水能丰歉取决于流量和流速,这里降水多,流量大,流经阶梯交界处,因而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八口入海”意为入海口处河道分汊多,题目要求回答“八口入海”特征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入海径流量大、地势低平、海水顶托作用强等几个方面分析。考向二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标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
9、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2)下表中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格。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_、_。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_、_、_。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答案(1)上
10、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2)改善航运条件防洪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解析第(1)题,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
11、河流的水文特征。罗讷河上游位于瑞士境内,主要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其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径流的季节变化大。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冰川消融,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位于法国境内,其流域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径流量变化不大。地中海沿岸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河流汛期为冬季,枯水期为夏季。第(2)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整治措施及其作用。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可以加快洪水下泄,从而达到防洪的目的,同时也具有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发电,同时起到改善航运条件的作用,而整理河谷滩地是土地开发的重要措施。第(3)题,罗讷河流域面积广
12、,跨越行政区多,涉及部门众多,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可以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全流域的综合治理。第(4)题,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以减缓河水流速,增加湿地面积,增强河水的自净能力,从而起到恢复河流生态、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的作用。考点二长江流域的开发(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形: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2)气候: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水文: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密布、湖泊密布。(4)流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大。2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铁矿和有色金属矿产丰富。(2)水能资源:流经三大阶梯,落差
13、大,水能丰富,集中在上游地区。(3)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了三大经济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上海为中心。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范围源头至宜昌宜昌至湖口湖口至入海口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部分)、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部分)、长江三角洲、江淮平原经济中心重庆武汉上海资源优势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尤其是有色金属丰富资源短缺;平原地形,气候温暖湿润社会经济优势水能开发,西电东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基地;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最大
14、的综合性工业基地2.城市化水平高: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河段区域优势开发方向突出问题整治措施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水电开发,西电东送输出基地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建设;封山育林、育灌、育草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广大(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平原)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洪涝频发退耕还湖,搞好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修建三峡等水利枢纽铁、有色金属丰富形成冶金、机械、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下游地区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暖湿,人口密集鱼米之乡、丝绸之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
15、高的地区之一水体(太湖蓝藻)、大气质量普遍下降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染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环境问题和对策(1)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2)长江中游洪灾的原因及治理措施(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和发展方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经济发展水平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整治重点及措施a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b措施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6北京文综,52015海南地理,15172014北京文综,36(1)(3)2012山东文综,26以流域作为考查范围,考查流域内相关
16、的生产问题和环境问题。以综合题为主,知识跨度大,难度中等偏上。考向一流域开发条件的分析1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地区是长江水能资源集中的区域,也分别是西电东送中线工程和南线工程的配套重点开发地区,试分析A、B两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共同原因。(2)B地区是一个资源极丰富的地区,除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外,重要的资源还有_资源,此外_资源和_资源也相当丰富。(3)从水系特征上分析,正常年份长江洪水灾害较少的原因是什么。(4)试分析“黄金水道”形成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_;社会经济条件:_。答案(1)两地区地处地势的阶梯交界处(分别是第一、二,第二、三阶梯之间),河流落差大;
17、两地区均有丰富的降水和发达的河流水系,流量大。(2)旅游生物矿产(不分先后)(3)支流多,南北分布广;正常年份,受雨带移动的影响,长江南北支流及其上游的雨季和来洪时间错开,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洪峰。(4)具有流量大、水位变化小、冬季不结冰的水文条件,具有江阔水深的河道特征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解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具有河流落差大和流量大两个条件,A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B地区位于长江三峡地区,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两处河流落差大且均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系发达,流量大。正常年份长江水患较少,主要与其水系特征及雨季来洪时
18、间正好错开有关。“黄金水道”的形成条件主要与长江的水文特征、沿途经济水平有关。考向二流域开发产生的问题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成24题。2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A湖面少风浪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C冬季不结冰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3在该湖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A B C D4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答案2.B3.D4.C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出该湖为里海,位于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湖面多风浪。图中湖泊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
19、较小,湖床海拔高度较高,湖水较浅;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湖床海拔高度低,湖水较深。该地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地区,湖泊冬季结冰。湖泊周围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淡水注入少而蒸发大,湖水盐度较高,灌溉用水少。第3题,从上题分析可知,该湖盐度相对较高,图中位于湖泊北部河流入湖口附近,淡水注入较多,湖水盐度较低,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第4题,20世纪3050年代,里海沿岸地区人口迅速增加,河流用水量增大,入湖径流量减少,导致湖水水位下降加剧。考向三流域问题的治理措施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20、。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中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答案(1)(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域 开发 治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