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机器人安全操作规程(完整版).doc





《焊接机器人安全操作规程(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机器人安全操作规程(完整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焊接机器人安全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本公司焊接机器人在实施焊接操作过程中避免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本规程为安全地实施焊接操作提供了依据。本规程均适用于MAG焊接机器人。2 引用标准: 本规程引用GB9448-1999标准中有关焊接安全方面的相关条文和参照本公司MAG焊接机器人的使用说明书中的内容。3 责任: 焊接监督、焊接组长和操作者对焊接的安全实施负有各自的责任。3.1 焊接监督3.1.1 焊接监督必须对实施焊接的操作工及焊接组长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安全操作、工艺的安全执行及应急措施等。3.1.
2、2 焊接监督有责任将焊接可能引起的危害及后果以适当的方式(如:安全培训教育、口头或书面说明、警告标识等)通告给实施焊接的操作工和焊接组长。3.1.3 焊接监督必须标明允许进行焊接的区域,并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3.1.4 焊接监督必须明确在每个区域内单独的焊接操作规则。并确保每个有关人员对所涉及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并且了解相应的预防措施。3.1.5 焊接监督必须保证只使用经过认可合格并能满足产品焊接工艺要求的设备(如机器人本体、控制装置、焊机、送丝机、电源电压、气瓶气压及调节器、仪表和人员的防护装置等)。3.2 焊接组长3.2.1 必须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及工艺的安全执行负责,并担负现场管理、技术指导
3、、安全监督和操作协作等。3.2.2 必须保证: 各类防护用品得到合理使用; 在现场适当地配置防火及灭火器材; 指派火灾、故障排除时的警戒人员; 所要求的安全作业规程得到遵循。3.2.3 在不需要火灾警戒人员的场合,焊接组长必须要在焊接工作业完成后做最终检查并组织消除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3.3 焊接操作工3.3.1 焊接操作工必须具备对机器人焊接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并懂得将要实施焊接操作时可能产生的危害以及适用于控制危害条件的程序。焊接操作工必须安全地使用涵盖机器人及其辅助的设备,使之不会对生命及财产构成危害。3.3.2 焊接操作工只有在规定的安全条件得到满足;并得到焊接监督或焊接组长准许的前提下
4、,才可实施焊接操作。在获得准许的条件没有变化时,焊接操作工可以连续地实施焊接操作。4 安全规范:4.1 人员及工作区域的防护4.1.1工作区域的防护4.1.1.1 设备:机器人本体、控制装置、焊接电源、焊机、送丝机、气瓶、工作台、防护屏板、工装治具、工具用具、电缆及其他器具必须安放稳妥并保持良好的秩序,使之不会对附近的作业或过往人员构成妨碍。4.1.1.2 警告标志:焊接区域和可能出现危险的机器部位必须予以明确标明,并且应有必要的警告标志。4.1.1.3 防护屏板:为了防止作业人员或邻近区域的其他人员受到焊接电弧的辐射及焊渣飞溅的伤害,应用不可燃或耐火屏板(或屏罩)加以隔离保护。4.1.1.4
5、 焊接隔间:在准许操作的地方、焊接场所,必要时可用不可燃屏板或屏罩隔开形成焊接隔间。4.1.2 人身防护:4.1.2.1 眼睛及面部防护4.1.2.1.1 作业人员在观察电弧时,必须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面罩,或佩戴安全镜、护目镜或其他合适的眼镜。如需辅助人员亦应配戴类似的眼保护装置。4.1.2.1.2 对于大面积观察(诸如培训、展示、演示的焊接操作),视情况可以配备大面积的滤光窗、幕而不必使用单个的面罩、手提罩或护目镜。窗或幕材料必须对观察者提供安全的保护效果、使其免受弧光、碎渣飞溅的伤害。4.1.3 身体保护4.1.3.1 防护服:防护服应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护面积。4.1.3.2 手套:
6、焊接操作工必须佩戴耐火的防护手套。4.1.3.3 围裙:当身体前部需要对火花和辐射做附加保护时,必须使用经久耐火的皮制或其它材质的围裙。4.1.3.4 护腿:需要对腿做附加保护时,必须使用耐火的护腿或其它等效的用具。4.2 场所的通风4.2.1 充分通风:为保证焊接操作工在无害的呼吸氛围内工作,必须要在足够的通风条件下(包括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进行。4.2.2防止烟气流:焊接操作工必须戴好口罩以免直接呼吸到焊接操作所产生的烟气流。4.2.3通风的实施:为了确保车间空气中焊接烟尘的不至于伤害到车间员工,可根据需要采用各种通风手段(如: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4.3 消防措施4.3.1 焊接操作场
7、所只能在无火灾隐患的条件下实施。4.3.2 在进行焊接操作的场所必须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其配置取决于现场易燃物品的性质和数量,可以是水池、沙箱、水龙带、消防栓或手提灭火器。4.4 人员的进入4.4.1 未经许可非操作或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焊接区域。如需进入,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并有他人监护。4.4.2 邻近的人员必须确保不受电弧照射和焊接烟尘的伤害。4.5 使用设备的安置4.5.1 焊接设备的安放场所不得有暴晒、雨淋和浸泡现象。气瓶及焊接电源必须放置在操作间或者操作区域的外面,以便突发事件时切断电源或者移除气瓶,防止事故面扩大。4.5.2 用于通风的窗口或抽气通风管道定期检查不能堵塞以保证其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焊接 机器人 安全 操作规程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