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知识点整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文地质学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学知识点整理.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地下水的概念P1:地下水是赋存于地表以下岩石(土)空隙中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既有液态的水液,也有气态的水汽,也包括固态的水冰,还有介于它们之间其他形态的水。地下水的功能属性P2:地下水的资源属性,地下水是生态因子,地下水是环境(灾害)因子,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地下水是地球深部的信息载体。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方法P4:野外调查,野外试验,室内试验,遥感,地球物理勘察,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章 水循环与地下水赋存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P7 地球圈层构造划分表地球外部圈层:由五个大致成层分布的自然子系统组成,按照性质可以分成3类。即3个无机子系统大气
2、圈、水圈、岩石圈。1个类有机子系统土壤圈。1个有机子系统生物圈。2、地球水圈可以划分为地质水圈和水文水圈。P93、地球上的水循环P10:地球各个圈层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统称为大气水的水循环,又叫做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地质循环和水文循环两类。4、岩石(土)介质中水的存在形式P17页岩石(土)介质中的水矿物中的水沸石水、结晶水、结构水空隙中的水结合水强结合水、弱结合水液态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5、赋存介质的水理性质P19-20:指与水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赋存介质的性质,主要包括空隙的大小、多少、连通程度及其分布的均匀程度,这些性
3、质的差异,会使其储容、滞留、释放以及透过水的能力不同。表征介质水理性质的指标有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容水度:指介质能够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质。给水性:指饱水介质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给出一定水量的性质持水性:指重力释水后,介质能够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二、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1、包气带和饱水带:P21包气带土壤水带中间带毛细水带饱水带2、越流P22:把两个含水层透过该弱透水层发生垂直水量交换的现象称为地下水的越流。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以把地下水分为潜水、承压水、与上层滞水。其中潜水和承压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P233、潜水的概念P26:潜水是地表一下埋藏在饱水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
4、智商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4、潜水的特征:基本特征是与大气水和地表水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水循环、潜水与包气带直接相通、潜水的补给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排泄以泉、蒸发、泄流等方式、潜水的动态受季节影响大、水质取决于地形、性和气候。潜水资源易补充和恢复。易受污染。P275、地下水可以根据含水介质的不同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P32孔隙水包括:洪积物中的地下水、冲积物中的地下水、湖积物中的地下水、滨海沉积物中的地下水、黄土中的地下水、冰川沉积物中的地下水。第三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主要有温度、透明度、颜色、气味、口味等。P442地下水的温度主要受大气温度及埋藏深度的控
5、制。地下水的温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递增。P44地下水计算公式:T(H)=t(B)+(H-h)/G H和B 为下标T(H)H深度处的地下水温度 T(B)年平均温度 H地下水的埋藏深度m h年常温带深度m G地热增温级m/同时也可以根据水温求出该温度下地下水循环的深度,即:H=G(THTb)/h3、地下水的主要离子成分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P474、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性质:P50(1)地下水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中的氢离子浓度(2)侵蚀性:矿区地下水的侵蚀性,可表现在对矿山机械设备的侵蚀和对碳酸盐类物质的侵蚀能力。可以分为碳酸性侵蚀,硫酸盐性侵蚀和镁侵蚀
6、性。(3)总矿化度:表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即水的矿化程度。(4)硬度:主要是由地下水中的钙、镁离子组成。包括总硬度(指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总含量),暂时硬度(将水加热煮沸后,形成碳酸盐沉淀的这部分钙离子、镁离子的含量),永久硬度(将水煮沸后,仍然残留在水质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5、溶滤及溶解作用:溶滤作用是指矿物中部分元素进入水中而没有破坏矿物晶格的作用。溶解作用是指组成矿物的全部元素进入水中而矿物的晶格被破坏的作用。因此,溶滤作用实质上是一种部分的溶解作用。P536、浓缩作用:指地下水由于蒸发而产生盐分浓度增加的作用。P547、地下水水质评价具有如下特征:(1)系统中污染物质之间存在复杂
7、关系,各种污染物对水质量的影响程度不一。(2)水质分级标准难以统一。(3)对水体质量的综合评判存在模糊性。P698、不同供水目的的水质评价标准(了解哪几类水质需要评价)p75(1)工业锅炉用水(2)其他工业用水水质评价(3)农田灌溉用水,渔业用水水质评价 第四章 地下水系统和地下水动态1、地下水系统概念:地下水系统是地下水含水系统和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综合p782、地下水含水系统:指地下水由形成、运动到消失的一个渗流场所,即水文地质构成单元,其发育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自然界的含水系统可以分为松散沉积物含水系统和基含水系统两大类。P783、地下水流动系统:地下水流动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流动的地
8、下水体的总体,其驱动力主要是地形高差形成的势能。P794、控制地下水含水系统发育的主要是地质构造(沉积、构造、地质发展史),而控制地下水流动系统发育的主要是水势场。P835、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P84地下水动态:是含水层对环境施加的激励所产生的响应,也可理解为含水层将输入信息变换后产生的输出信息。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气候因素、水文因素、地质因素。地下水均衡:一个地区水均衡的实质就是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去分析参与水循环的各要素的质量关系。地下水均衡是以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的均衡研究,目的是阐明某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地下水的水量收入与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第五章:地下水的运动1、渗流的概念:地下水在岩石
9、空隙中的运动称为渗流或渗透。发生渗流的区域称为渗流场。P902、地下水的水头和水力坡度P91(内容和概念过多,请自己总结)3、地下水运动特征的分类:表征渗流运动特征的物理量称为渗流的运动要素。主要有渗流量Q、渗流速度、压强p、水头H等。P924、地下水的运动基本定律P95达西定律Q=KA(H2-H1)/LQ:渗流量 H1、H2:通过砂样前后(即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 L:砂样沿水流方向的长度(即上下游断面的距离) A:实验圆筒的横截面积,包括砂粒和孔隙两部分面积在内 K:比例系数,称为渗透系数。 H2-H1/L即为水力坡度J,因此,上式可改写为:v=Q/A=KJ 达西定律微分形式:v=K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文地质学 知识点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