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题.docx
《生理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复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 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1.新陈代谢不包括A.物质交换 B.能量交换 C.自我更新 D.自我复制 E.合成代谢2.关于刺激的定义,正确的是 A.外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的变化 C.能引起机体产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D.环境的一切变化。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A.静息电位值 B.动作电位幅度 C.阈值(阈强度) D.局部电位 E. 阈电位4.机体功能调节中起主导地位的是A.神经-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5.下列生理过程属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馈 B.排便反射 C.体温调节(或降压反馈) D.血
2、液凝固 E.分娩6.机体内环境是指A.血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细胞内液7.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是A.血液 B.淋巴液 C.房水 D.组织液 E.脑脊液8.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单位膜 B.神经肌肉接头 C.反射弧D.三联管 E.终池9.不属于反射弧五个环节之一的是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反射中枢 D.突触 E.效应器10.神经系统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作用是通过 A.反应 B.适应 C.负反馈 D.正反馈 E.反射11.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稳态(相对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 E.正反馈调节1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调节敏
3、感性差 C.作用范围广泛且持久 D.作用范围局限且缓慢 E.反应迅速,局限.准确13.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E.以上都不是14.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 ,腺细胞 B.骨细胞,肌细胞 C.神经细胞,腺细胞D.腺细胞,肌细胞 E.神经细胞,肌细胞15.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唾液腺、胃腺和胰腺分泌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E.反馈调节16. Na+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A.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17. O2和CO2
4、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是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18. 形成Na,K在细胞内外不均衡分布的原因是 A. 安静时K比 Na更易穿透过细胞膜 B. 兴奋时Na比K更易穿透过细胞膜 C. K的不断外流和Na的不断内流 D. 膜上载体和通道蛋白的共同作用 E. 膜上NaK依赖式ATP酶的活动(钠泵)19.引起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载体易化扩散 C.通道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20.维持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差的转运方式是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出胞作用21.非脂溶性物质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
5、是通过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出、入胞作用22.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Na K易化扩散的结果D.细胞膜上NaK泵的作用 E.细胞膜ATP的作用23.一细胞的静息电位时70mv,当变80mv时称为 A.去极化 B.复极化 C. 超极化 D.反极化 E.极化24.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局部电位 D.阈电位25.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 A. K B. Na C. CL D. Ca E. H26.根据Nernst公式K平衡电位与细胞内外
6、K浓度比值有关。 在实验中改变神经细胞外液中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大小产生影响A. K浓度 B. CL浓度 C.温度 D. PH E.缺氧27.细胞膜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最大 A. Na B. K C. Mg2 D. Ca2 E. CL28.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 K B. Na C. Mg2 D. CL E. Fe229.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 Na B. K C. CL D. Ca2 E. Mg230.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A. K平衡电位 B. Na平衡电位 C.静息电位绝对值与局部电位之和 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
7、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单位之和31.促使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离子是 A. K B. Na C. CL D. Ca2 E. H32.影响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的主要因素 A. 刺激强度 B.刺激时间 C. 阈电位水平 D.细胞内.外的Na浓度 E.神经纤维直径33.动作电位的峰值相当于 A. Na的平衡单电位 B. K的平衡电位 C. Ca+的平衡电位 D. Mg+的平衡电位34.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跨膜电位达到A.局部电位 B.阈电位 C.峰电位 D.静息电位35. NaK泵活动在同一时间排出的Na和摄入的K数量之比为A. 1:1 B. 3:2 C. 2:3 D. 4:3 36.活组织、细
8、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A.兴奋 B. 抑制 C.兴奋性 D.反射37. Na+通道的阻断剂是A.河豚毒 B.阿托品 C.酚妥拉明 D.四乙基胺38. 神经纤维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的最多次数取决于 A. 组织的兴奋性 B. 刺激频率 C. 绝对不应的长短 D. 动作电位的幅度E.刺激强度39.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化学递质是 A. 乙酰胆碱(Ach) B. 去甲肾上腺素 C. 肾上腺素 D. 5羟色胺 E. 神经肽40. 形成终板电位Na+内流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A. 单纯扩散 B. 载体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电压门控通道 E. 化学门控通道41. 组织细
9、胞在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 为零 B. 小于正常 C. 大于正常 D. 无限大 E. 正常42. 应用箭毒后骨骼肌不能收缩其原因是 A. 接头前不能释放递质B.接头前不能发放神经冲动 C. 递质不能及时失活D. 箭毒能与Ach争夺终板膜上的受体通道E. 肌肉结构受到损伤43.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A. Ach释放减少 B. Ach释放增强 C. 它与胆碱脂酶结合使其失效导致Ach堆积 D. 胆碱脂酶活性增强 E. 终板膜上受体增多44. 在神经肌肉接头中清除Ach的酶是 A. ATP酶 B. 单胺氧化酶 C. 胆碱脂酶 D. 腺甘酸环化酶45. 重症肌无力的病变部位在
10、A. 周围神经 B. 横纹肌 C. 脊髓前角细胞 D. 神经肌肉接头处 E. 大脑皮层运动46. 兴奋收缩偶联的偶联因子是 A. K B. Na C. CL D. Ca2 E. H47. 静息电位相当于何种离子的平衡电位 A. Na B. K C. CL D. Ca2 E. Mg248.运动神经切断后所支配的肌萎缩是因为失去神经的A. 传导作用 B. 支持作用 C. 允许作用 D. 营养作用 E. 支配作用49. 动作电位下降支是过程 A. 去极化 B. 反极化 C. 负极化 D. 超级化 E. 极化50. 触发骨骼肌收缩的物质是 A. Na B. K C. CL D. Ca2 E. Mg25
11、1. 触发骨骼肌收缩的Ca2+来源于 A. 横小管 B. 细胞外液 C. 细胞丝 D. 粗肌丝 E. 终末池52. 局部电位的特点是 A. 具有全或无现象 B. 能传导 C. 有不应期 D. 呈电紧张性扩布,可总和;幅度随刺激强渡增加而增加53. 静息电位的实测值与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A. 前者大 B. 前者小 C. 两者相等 D. 以上都不对54. 动作电位的特点有 A. 无不应期 B. 可以总和 C. 呈电紧张性扩布 D.有全或无现象,可传导。第二章 血 液1. 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后者无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白蛋白 E. 纤维蛋白2.50千克体重的正常人其
12、体液量与血量分别为; A. 30L与2L B. 20L与2L C. 30L与4L D. 20L与4L E. 10L与4L3.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液中 A. 红细胞数量 B. 白细胞数量 C. 血浆蛋白含量 D. NaCl含量 E. 葡萄糖含量4.红细胞比容是指 A. 红细胞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B. 红细胞容积与血浆容积之比 C. 红细胞数量与全血量之比 D. 红细胞容积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E. 红细胞容积与血红蛋白容积之比5. 维特红细胞正常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B. 红细胞的脆性 C. 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D. 血浆胶体渗透压 E. 血浆晶体渗透压6. 促红细胞
13、生成素的主要生产部位是 A. 肺 B. 脾 C. 心 D. 肾 E. 肝7. 红细胞的成熟因子是A. 铁和蛋质 B. 内因子 C. 促红细胞生成素 D. 雄激素 E. 维生素B12和叶酸8.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产生抗体 B. 产生肝素 C. 吞噬外来异物 D. 参与过敏反应 E. 产生慢反应物质9.能产生组织胺和肝素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 10. 无论内、外源性凝血,哪个凝血因子被活化,其后的过程是相同的 A. B. C. D. E. 11. 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的机理是A. 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 B. 破坏血
14、浆中的凝血酶原激活物 C. 使凝血酶失去活性D.与血浆中的Ca2形成不易电离的络合物 E. 使纤维蛋白原不能转变为纤维蛋白12. 在凝血过程中,能促进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的物质是A. 凝血酶原激活物 B. 纤维蛋白原 C. 纤维蛋白 D. 5羟色胺 E. 维生素K13. 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是A. 给血者红细胞与标准血清相混合 B. 给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相混合C.给血者红细胞与给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D.给血者的血清与标准血清相混合 E.给血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相混合14. 供血者为A型,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受血者血型为A. A型 B. B型 C. O型D. AB型 E
15、.四种血型都有可能15. 关于血浆蛋白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是A. 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 B. 参与血液凝固C. 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D. 参与免疫作用 E. 参与转运某些物质16.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错误的是A.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B.参与血液凝固 C. 参与生理止血 D. 参与某些物质运输17. 肌体细胞内液与血浆通常具有相等的 A. NA浓度 B. 总渗透压 C. K浓度 D. 胶体渗透压 E. Ca2浓度18.血浆蛋白浓度下降时,引起水肿的原因是 A.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下降 D. 淋巴回流量增加 E. 结合水减少,游离水增多19. 内
16、、外源凝血系统的区别在于 A. 起初因子不同 B. 最后形成的凝血块不同 C. 外源性凝血不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D.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 E. 不能激活因子20. A型标准血清与B型血液混合时引起红细胞发生 A. 凝固 B. 凝集 C. 叠连 D. 沉淀 E. 聚集21. 输血时主要考虑 A. 给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 给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所凝集C. 给血者血浆不使受血者血浆发生凝集 D. 给血者血浆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22. 有关血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总量包括循环血量和贮存血量 B. 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8%C. 男性的血液总量较女性稍多
17、D. 幼儿每公斤体重的血量较成人少 E. 血量的多少与血压有关23. 正常血液的PH是 A. 7.127.23 B. 7.357.45 C. 7.307.50 D. 6.987.10 E. 7.457.6524. 一次性急性失血超过总量多少就会显著影响人体和生命活动A. 2% B. 5% C. 10% D. 15% E. 20%25.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葡萄糖 B. 氨基酸 C. Nacl D. NaHco3 E. 脂质26. 关于血小板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 正常血小板总数为(100300)109/L B.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释放、收缩等特性 C. 血小板主要在骨髓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