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doc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三维目标:1、了解苏轼成就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把握住词鉴赏的技巧,学习赏析、评价诗词中的形象;3、理解古典诗词中“曲笔”手法,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4、通过对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精神;5、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1、探究文章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2、赏析词中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理解苏轼儒、佛、道糅为一体的思想在本词中的体现。电教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1、诵读法;2、鉴赏指导法;3、合作探究法 4、点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想
2、:利用多媒体创造氛围,引导学生对苏轼产生倾慕和同情,然后诵读初步入境,知人论世,感知内容,再以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赏析形象,探究品味作者深沉的感情。最后鉴赏其深沉博大的思想是以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来的。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初中时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有两句名句还记得吗?(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回答),我们看一幅对联,同样表达了这种情怀。(多媒展示画面):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明洪应明幽窗小记释义: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点评:这是一种豁达、平和,笑对人生的
3、境界今天,我们将学习伟大词人苏轼的一首超旷词定风波(多媒体展示课题画面):二、整体诵读 初步入境1、(多媒体展示诵读要求)2、听朗读录音(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诗情画意)3、全班齐读三、知人论世 景仰作者(多媒体展示画面)(一)作者简介成就:词:豪放派的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东坡体”的独创人,与黄庭里并称“苏黄”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三苏”之首书法:“宋四家”之首画:文人画的开创者,“湖州画派”的代表人生经历:一生五起五落,经历坎坷,他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范式:进退自如,荣辱不惊(二)词作背景1、教师介绍词前小序的作用(结合小调歌头的小序):主要介绍作
4、者写这首词的经过和目的,也就是当时的背景。2、背景内容:(学生对照课文小序,听音频介绍)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自感重返政坛无望,于是作久留之计,开始求田问舍。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四、鉴赏词作 点拨方法:教师引导:诗词鉴赏有很多方法、技巧,我们针对本词特点用以下方法进行鉴赏(多媒体展示画面):1、知人论世;2、找意象,理解象征
5、义;3、找感情词或暗含感情的词;4、善于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要暗示或启迪的东西;5、抓住词眼或主旨句;6、分析表达技巧。五、整体感知 读出形象1、提问:这首词上、下片都是写下雨的情景吗?明确:雨中、雨后2、提问:苏轼在大雨中以及雨过后有怎样的情态呢?沉着:莫听 何妨 谁怕豪迈:轻胜马通达:归去 无(风雨、晴)踏雨吟啸,怡然自乐(雨中)蓦然回首,云淡风清(雨后)(多媒体展示画面):六、感悟探究 悟透内容(多媒体画面)学生思考(合作交流):1、这首词表面上是似乎是简单写一个途中遇大雨者对雨天的一种心态,但实质是不是这样呢?2、这首词的主旨句应该是在哪里?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3、这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