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doc
《《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古诗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公元1126年,金国侵略者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北宋灭亡了,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陆游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奔走、呐喊,临终前给儿子立下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击金兵未成的遗恨,又有因祖国未统一的无限悲哀,也有对统一大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因此,示儿是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绝好教材。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以示儿为点,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并以此加深学生
2、对陆游诗人的认识与崇敬。二、学情分析1该年段语文学情基本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这样的以叙述口气所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意思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诗歌学习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的阅读欣赏水平。唯有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2本班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具有比较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诸如生字词学习、课文读通顺等一般在预习阶段均能得到落实,除特殊情况外,课堂上不必安排此方面专门的活动
3、时间,在教学过程中随机作一下检测即可。 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相较于同年级其他班,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较高,而形象思维能力则相对弱一些。而且学生间的思维水平、思维结构还有情感发展倾向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一半左右的学生偏向于对文本内容进行理性分析,因而在“动情感悟”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 本班学生课外收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相对较高,能比较广泛地寻找相关信息,并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初步整理。总体来看,学生信息渠道较多,知识面比较广,能为课堂教学提供较多的课外信息资源。3个别化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中需要对以下同学进行重点关注和指导: 陈丽萍、霍达:这两位同学语文学习能力比较弱,前者思维很慢,对较深的理解不
4、容易达成,同时学习自信心很低,在课堂上要对其适当降低要求,多予鼓励;后者思维比较混乱,表述能力尤其低,但表现欲望比较强,因此要对其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直接的指导。 徐昊晨、安浙园、汪俊杰:这三位同学上课比较容易开小差,学习主动性不是很强,因此课堂上要适当地多提醒督促他们。 袁婕、季悦、蒋卓青、徐泰隆:这四位同学思维比较敏捷,语言综合发展水平也比较好,上课时往往急于表现自己,很容易剥夺其他同学的思考机会。因此课堂上要注意适当“压”一下他们,不要让他们太快地发言。鼓励他们进行一些难度更大的活动。 姜梦雪、颜晓蕾、单莉英:这三位同学语文学习能力是正常的,但是个性上比较内向,课堂上不太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
5、看法,需要关注。三、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基本正确地理解这首诗歌诗句的意思。 2通过示儿与病起抒怀两首诗的对照学习,在反复诵读与想像中感受诗句勾画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感受诗人爱国的情怀,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激荡。四、分层教学目标1下限目标:基本正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初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能带着个性体验读通全诗。 2上限目标:能从多角度地去体味诗人“悲”的情感,能从个性化的诵读中深切感受贯穿诗人一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的内心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五、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句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感情。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上网搜集陆游的生平资料及诗人所写的其它诗歌,了
6、解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 2教师准备:课件制作。七、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一首诗,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歌之一,它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示儿) 再读一遍题目 2、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写给儿子们看的诗) 【个别化教学:这里重点关注陈丽萍、霍达、成郑杭义等弱势学生,把回答较为简单问题的机会首先给他们。】 【设计意图:理解“示儿”的意思,引导学生去关注书后注解。借助注解尝试理解诗意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便于引出后面的教学环节:思考这首诗与陆游其它诗的不同之处。】 3、陆游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一生留下了近万首诗歌,其
7、中有不少就是专门写给自己的儿孙辈的。在那些诗中,陆游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孙应该如何读书,如何写诗,如何做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等等。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示儿,却与那些诗截然不同。不同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与这首诗形成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二)、初读古诗1、自由读诗歌,要求:a、读准字音;b、想想这首诗跟陆游其他写给儿孙的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小组合作:a、检查是否读通诗句;b、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 【个别化教学:特别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的陈丽萍、单莉英同学,同时关注自
8、控能力不强的汪俊杰、安浙园同学,督促他们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先安排自主学习,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建立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让小组合作发挥实效。通过小组检查、交流,可以起到优秀者帮助落后者的作用。】 3、小组交流汇报学习结果。 a、指名读,正音。【个别化教学:朗读的优先权给中下学生,关注陈志鹏、单莉英等朗读基础较差的同学。】 b、这首诗跟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陆游写给儿孙的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一:直接说出这是遗书 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遗书?(抓住学生提到的“家祭”引入下一环节) 预设二:不是在告诉儿孙要怎样作诗做人,而是要儿孙将来把北定中原的消息在家祭时告诉自己。(同
9、样抓住“家祭”引入下一环节) 【个别化教学:回答问题的机会首先给姜梦雪、陈璐、蒋彦等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不太主动发言的同学,其次再给徐泰隆、季悦、蒋卓青等强势的同学。】 【设计意图: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汇报,考虑到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同学,难度小的问题优先考虑弱势同学,略有难度的问题让中等同学来回答,然后由强势学生来提升。】 4、教师板书“祭”,要求跟着老师在桌上写一写,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左边为两点;还有右上角的写法) 5、“祭”什么意思? 是的,祭,就是祭祀,祭奠逝去的先人,寄托自己的哀思。陆游在这里提到了“家祭”,因为这首诗正是他临终的绝笔,在这首诗里,他是在向儿孙们交代自己的身后之事啊。 【设
10、计意图:在初步理解诗意的时候随机结合学习生字“祭”,着重学习字形及字义。】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796年前那个北风怒号、大雪纷飞的冬夜,走进诗人陆游的内心世界,走进这首千古流传的示儿绝唱吧。(三)、疏通诗意1、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歌,结合下面的注释,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学生解释诗意(有解释不明确的地方提问一下,如:元知,但,九州同) 结合“九州同”简介历史背景:南宋,之所以被称为南宋,是因为之前有一个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1126年,金国侵略者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北宋灭亡了,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
11、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故称南宋。从中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敌人铁蹄下挣扎的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啊。可是陆游写下这首示儿诗的时候,中原沦陷、九州破碎,已经整整84年了。 【设计意图:时代背景的介绍能拉近孩子们与诗人的距离。】 问:孩子,请你们再读一读这一句,你读出了一个什么字? (“空”,“悲”)板书:悲 悲啊,为什么而悲?(为国土沦丧整整84年而感到悲伤;为南宋统治者只顾享乐而感到悲愤;为沦陷区的百姓的苦难而感到悲哀) 【个别化教学:把一句诗浓缩成一个字,可考虑由中等生来回答,“为什么悲”,有一定的难度,可考虑由强势的季
12、悦、蒋卓青、张美华等同学来回答。】 【设计意图:把一句诗浓缩成一个“悲”字,是在理解诗句意思后对诗人情感的极好把握。抓住“悲”字,让学生体验、感悟诗人的悲伤、悲痛、悲哀,把学生的情感引向深入。】指名有感情地诵读,读出你的“悲”来。【个别化教学:先考虑由中等生颜晓蕾、陈璐、姜梦雪来读,然后由朗读基础好的季悦、朱瑜、袁婕等同学来读,之后让弱势的霍达、陈志鹏、俞凌峰等同学模仿着读。】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学生解释诗意 板书:无忘 家祭无忘告乃翁啊。同学们,你反反复复地读这两句,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诗人是怎样在嘱咐自己的儿孙啊?(老泪纵横地嘱咐;奄奄一息地嘱咐) 【个别化教学:诗的意境
13、的想象先考虑想象力丰富、情感丰富的徐泰隆、徐昊诚、杜婷婷同学先来,之后,让不太爱发言的但有学习能力的蒋梦杰、袁涛、范佳琳等同学来尝试回答。】 【设计意图:在理解诗句的意思后,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诗人是在怎样地嘱咐,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悲戚。】指名有感情地诵读,反复引读这两句。 【个别化教学:先考虑由中等生来读,然后由朗读基础好的同学来读,之后让弱势的同学模仿着读。】 3、诗意都读懂了吗?可是,看着诗人一遍又一遍地嘱咐自己的儿子,是不是有一些疑问在你心中慢慢升起? 预设:为什么明知万事空,还要家祭无忘告统一? 为什么临死还念念不
14、忘收复中原?为什么要儿孙家祭时告诉自己中原收复的事? 4、同学们的问题其实大同小异,大家都想问:陆游为什么临死还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事,是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提问,发现诗中看似矛盾的“万事空”与“无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更深,使教学引入感受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的环节。】(四)、互文解诗1、让我们来读一读陆游的另一首诗,也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出示:病起抒怀这是在陆游52岁那年,因为竭力主张朝廷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结果却被昏庸腐败的朝廷随便找了个借口罢免了官职,他忧愤成疾,大病数十日。病体初愈时,他写下了这首诗。 【设计意图:引入诗人的另一首诗病起抒怀,与示儿互文解诗,使教学从对
15、诗意的理解走向对诗人情怀的感受。】 2、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根据注释试着大致读懂它。 3、这首诗里最感动你的,是哪一句? A、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作为一个被削职罢官的平民,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而在示儿一诗中,我们分明看到,他何止是“位卑”时不敢忘忧国,他是(临终未敢忘忧国;死后不能忘忧国)引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的一生,是和“忧国”二字紧密相连的。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中原就沦陷了。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爱国志士,他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早年就立下了杀敌报国的壮志。他的一生都在为抗击金兵、收复失地而奔走呐喊,整个一生啊。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事定犹须待阖棺)
16、。 如今,阖棺的时候真的到了,可是,他真的“定”了吗?没有啊。他还在悲(但悲不见九州同);他还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就是陆游,这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这就是“死亦不能忘忧国”的陆游,这就是“阖棺仍不忘忧国”的陆游。 【个别化教学:全班齐读,让弱势同学在整体的情感氛围感染下,在强势同学的带领下,有感情的诵读诗句,感受诗人感人至深的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抓住病起抒怀中的经典诗句,让学生对比着来反复诵读示儿中的诗句,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让诗人的至死不忘的爱国之情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 B、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正是这样一个“未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示儿 优质课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