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东城一模】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
《【2014东城一模】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东城一模】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的文学家。与他有关的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有两个:“梦笔生花”与“江郎才尽”。据说,“梦笔生花”的故事发生在他年轻时被权贵贬黜到浦城之际,“江郎才尽”的故事发生在他中年官运亨通之时。所以,有人认为江淹是“穷则逞文,达则辍笔”。江淹年轻时就有倚马可待的文才。相传,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见一蚕妇,当时有一位颇负胜
2、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日“蚕为天下虫”,将“蚕”字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顿时灵感触发,对日“鸿是江边鸟”,将“鸿”字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众人为之叹服。(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辍笔(chu) 倚(y)马可待 即兴( xng) B辍笔(zhu) 倚(y)马可待 即兴( xng) C辍笔(chu) 倚(y)马可待即兴( xng) D辍笔(zhu) 倚(y)马可待即兴( xng)(2)文中画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颇负胜名 B别出心裁 C异曲同工(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3、A古人的“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成年后才加取的。在古代的人际交往中,“字”一般用于谦称。 B成语典故有很多比喻引申意义被广泛引用,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C鸿雁是一种“春天北返,秋日南回”的候鸟,它作为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经常被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愁。 D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拆字联”运用汉字的这种特点,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又妙趣横生的一面。2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美食文化的特点,介绍了各种美食的制作过程,让观众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 B中小学可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民族
4、文化的认同感,在参与活动中振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C民间工艺品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韵味,它们开始走出乡村、走进城市,甚至走向世界,成为代表国家民族文化的名片。 D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环 境保护部正在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们经常在生活或学习中,用俗语和成语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如:“前怕狼后怕虎”和“瞻前顾后”,“ ”和“欲盖弥彰”,“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和“ ”,“”和“信口开河”等。 A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后来居上 空口说白话 B此地无银三百两 后来居上 满嘴跑火车
5、C此地无银三百两 后继有人 空口说白话 D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后继有人 满嘴跑火车4下面句子中,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某电视台就家风的话题进行采访,一位年轻人对记者说:“我家家风很严,令尊常告诫我们,做人要诚实。” B中文系学生小周被一句古诗难住了。他对王教授说:“我找不到满意的解释,只好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C公交车进站时,售票员提醒道:“各位乘客请注意,由于雪天路滑,请您上下车时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 D某同学的请假条中这样写道:“因昨天风大,我外出时穿少了,今早咳嗽不止,请您务必准 我一天假。”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李谔,字士恢,赵
6、郡人也。好学,解属文。谔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日:“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江左齐、梁,竞骋文华之弊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角,未窥六甲,先制五言。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以儒素为古拙,以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视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轻浮,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
7、志道依仁,不得引预搢绅。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之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自是公卿大臣成知正路,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闻外州远县,仍钟敞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宪司,职当纠察。若闻风即劾,恐挂网者多,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上以谔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谔在职数年,务存大体,不尚严猛,由是无刚謇之誉,而潜有匡正多矣。以
8、年老,出拜通州刺史,甚有惠政,民夷悦服。后三岁,卒官。 (取材于隋书卷六十六李谔传)注释:六甲:这里指古代儿童入学首先要学习的内容。典谟:经典。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贵贱贤愚,唯务吟咏 务:致力 B自非怀经抱质 质:质疑 C则摈落私门 则:却 D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 以:因为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我听说古代圣王教化百姓,一定改变他们的听闻 B良由弃大圣之轨模,视无用以为用也确实是由于放弃了圣人的法则,把无用的东西看作有用的东西 C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选择先王的完美典籍,在当今之世倡行大道 D上
9、以谔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皇上把李谔的奏章颁布传示天下,四海之内一起响应7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李谔认为江左齐、梁时期,竞相追逐丽文华章之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B公文奏表写得浮华艳丽的刺史被有关部门问罪,引起官员极大的震动。 C边远的州县因为县令、刺史没有推行风俗教化,依然沿袭着不良之风。 D李谔在职数年,不崇尚严厉威猛,很少有刚强正直的美誉和匡正之功。8隋朝统治者具体做了哪些改变文风的事情?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3分)9李谔认为崇尚堆砌辞藻、浮华艳丽的文风,是“损本逐末”的行为,会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你 认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阅读积累或生活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10、(不少于150字)(12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盖天生之材,或相千万,要于成器以适世用而已。材之小者视尤小者则优矣苟尤小者琢之成器而小者不利于用则君子取其尤小者焉材之大者视尤大者则细矣苟尤大者不利于用而大者琢之成器则君子取其大者焉天赋大始人作成物。不极扩充追琢之能,虽有周公之材,终弃而已矣。 (取材于曾国藩送郭筠仙南归序)11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一题。(11分)秦州杂诗其五 白马西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近时主将戮,中夜伤于战。
11、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注释:此诗作于诗人弃官西行,滞留于秦州期间。秦州:今甘肃天水。浮云:指良马。诗句中的“龙种”“骕骦”也是指良马。残:剩余。此诗作于潭州发生军事叛乱期间。此时,杜甫漂泊于鄂、湘一带。 死多门:死于多种灾难。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 。千古绝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其诗作 。(2分)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是诗人表情达意的主要意象,两首诗都借助咏马抒发了自己的感情。B秦州杂诗的首联,写出了马的出产地,为后文描写马及抒发情感作铺垫。C自马诗的首联,写了一匹从东北方向奔来的白马,鞍上无人
12、,身受箭伤。D“秋草遍山长”侧面描写战马战死;“意气今谁见”用反问句写出骑者战亡。 清代著名学者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秦州杂诗其五是“借天马以喻意”,认为白 马诗“丧乱死多门,一语,极惨!”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 简要分析。(6分)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曹刿论战记载,齐鲁长勺之战中当鲁庄公急于追击溃逃的齐军时,曹刿却说不可以,观察之后才下令追击。战后他解说道:“ , ,故逐之。” 作为高远志向、豪放气概象征的大鹏,早在战国时就被庄子在逍遥游中进行了一番奇妙的描绘,“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绘了滁州西南琅琊山中
13、迷人的景致,其中“野芳发而幽香, _ _,_ _,水落而石出”表现了山中春夏秋冬四季之美。 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抒发人们耽于享乐,不能借鉴前朝教训的感慨时写道:“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是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 , ”。 陆游在诉衷情中感叹自己壮志未酬但已年华流逝时说“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与书愤中“ , ”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近。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三足褐红彩红陶钵 三足红陶钵是华北新石器早期遗址的常见之器。华北新石器早期遗址分布相当广,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都有。其文化面貌稍有不同,分别名之为磁山、裴李岗、李家村、大地湾文化
14、。这些遗址的共同点是:遗址面积普遍不大,文化层较薄,陶器制作较原始,早期陶器以氧化焰烧成,使用的陶土含有相当分量的铁元素,烧制时火候低,约700930,陶质疏松,器形简单,三足钵、圜底钵、圈足碗为其共同特征。 陶钵本用以称呼无足的器型,有脚的就叫鼎。但是三足褐红彩红陶钵(图示)的支脚短而细,也没有烧烤过的痕迹,显然不作烧煮食物之用,故称之为钵。此钵形制平常,腹部用绳子压印以为装饰也是常见的,但是在器口外沿所彩绘的一圈红宽带,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彩绘实例。美化是脑力劳动的具体表现。越文明的社会越讲究生活的美化与舒适。人因实用的目的而开始烧造陶器,但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人们不但改良材料的质
15、量、生产的方式、器用的形状,也开始尝试美化器具的外观。自然界存在有颜色的矿物,人们发现某些有颜色的矿物磨碎成粉而加水后,可以持续黏附在器物上一段时间,增加视觉的愉悦,由此产生了涂绘的手法。早期直接在器表涂绘,但是陶器的表面粗糙,甚至有小孔洞,会影响图画的品质,于是有人想到用白色的细泥涂在器表,即所谓的白衣,这样一来,表面就非常光滑,彩绘起来比较顺畅,而白色与红或黑色图纹的对比更鲜明,效果更好,因此便大量使用。后来也有加了彩绘后才烧烤,因可得到不易脱彩的更好效果,而成为早期陶器加彩的唯一方式,到了商代上釉的方法才出现。 (摘编自文物小讲)【相关链接】 在陶器烧造过程中,空气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16、它能影响到陶坯颜色的变化。如果窑内空气很多,火焰中氧充足,火焰即为“氧化焰”。烧烤时,陶土中的铁会和空气中的氧化合成氧化铁,氧化铁的呈色是红的。如果窑内空气稍稍不足,火焰中含有不多的一氧化碳,火焰即为“还原焰”。如果是在燃烧的后期让陶窑产生缺氧的情况,譬如说关闭窑顶,并用水渗入,就会把陶器中氧化铁的氧抽出来燃烧,陶器就会变成灰色。还原焰的烧制技术较进步,烧出的陶器硬度较高,较耐用,故越晚的遗址红陶的比例越少而灰陶越多。 (摘编自中国古窑的故事)1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不属于“美化”器具做法的一项是(3分) A在钵腹部用绳子压印,器口外沿彩绘一圈红宽带。 B将有颜色的矿物磨碎成粉,加水后黏附在器物
17、上。 C用白色的细泥涂在器表,使器表光滑,彩绘顺畅。 D把陶器中氧化铁的氧抽出燃烧,陶器会变成灰色。1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红陶”陶质疏松,“灰陶”硬度高、耐用。 B有脚的器型都称为鼎,无足的器型则叫做钵。 C涂绘是用白色的细泥涂在器表再加彩的方法。 D绘陶器“上釉”是早期陶器加彩的唯一方式。 E烧造陶器时,空气比例会影响陶坯颜色变化。15请根据上述材料,解说三足褐红彩红陶钵的红色是如何形成的。(5分)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 -18题。 莫奈的颜色怎么了 莫奈是我很早听说过的艺术家之一。我在一些文字里提到少年时的读书和听音乐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东城一模 【2014东城一模】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14 东城 北京市 东城区 届高三 下学 综合 练习 Word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993860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