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考点1】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温馨提示:高考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考点1】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1. (2010四川高考T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命题立意】本题选择了教材四个基础实验为载体,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思路点拨】(1)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
2、剂的使用方法容易混淆,所以会错选D,斐林试剂是先混合,而双缩脲试剂是先加NaOH形成碱性环境,再加GuSO4。(2)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进行,而在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才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规范解答】选B。选项A实验探索的是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若用碘液,对蔗糖来说,未加入淀粉酶溶液呈蓝紫色,加入淀粉酶后若淀粉酶不水解蔗糖,溶液不变色;若淀粉酶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溶液仍不变色,无法证明淀粉酶只对淀粉起作用而对蔗糖不起作用,A错误;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叶绿素b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B正确;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进行,C错误;鉴定蛋白
3、质时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形成碱性环境,后加双缩脲试剂B,D错误。【类题拓展】“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检测对象是反应物的减少,检测试剂是碘液,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的增加。这是因为,用斐林试剂需用沸水浴加热,这就破坏了其他温度的对照作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检测试剂也用碘液,而不能用斐林试剂原因是:斐林试剂是碱性试剂,加入酸后,破坏了原来的碱性条件从而失去对照作用。2(2010全国卷T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膜为
4、基本知识,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思路点拨】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经典实例:细胞的外排作用(如:分泌蛋白向细胞膜外的分泌过程);细胞的内吞作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动物细胞工程中的细胞融合。【规范解答】选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胰岛素为蛋白质类激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后,需外排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在此过程中,需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胞)吞作用,需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游离的核糖体结合,不通过任何膜结构,;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靠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3
5、.(2010全国卷T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命题立意】本题以高尔基体为基础,体现细胞膜(生物膜)、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意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思路点拨】高尔基体膜蛋白质+脂质 结构:流动性 功能:选择透过性、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规范解答】选B。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膜的结构成分与细胞膜类似。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1 考点 生命 物质基础 结构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