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功的计算测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一物理功的计算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功的计算测试题.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一物理功的计算测试题高一物理功的计算测试题高一物理功的计算测试题一)公式W =FS cos的应用本公式中F必须是恒力 是F和S之间的夹角 S严格的讲是力的作用点相对于地面的位移.1.如图所示, 用同样的力F拉同一物体, 在甲(光滑水平面)、乙(粗糙水平面)、丙(光滑斜面)、丁(粗糙斜面)上通过同样的距离,则拉力F的做功情况是( )A甲中做功最少 B丁中做功最多C做功
2、一样多 D无法比较ABF2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上表面粗糙的木块B的左上端,用恒力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的功为W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地面上自由滑动,F做的功为W2,比较两次做功,可能是()(A)W1W2(B)W1=W2 (C)W1W2(D)无法比较ab3.如图所示,劈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斜面光滑,把b物体放在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在下滑过程中,a对b的弹力对b做的功为W1,b对a的弹力对a做的功为W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W1=0,W2=0 (B)W10,W2=0(C)W1=0,W20 (D)W10,W20FA4.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2kg,置于
3、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拉力2N,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和滑轮的质量,物体A获得的加速度a=_m/s2,在物体A移动0.4m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_J.二)合外力做功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先求合外力,再根据公式W=F合Scos计算,其中为F合和S的夹角.二是先分别求各外力的功,再求各外力的功的代数和。5.斜面高H,倾角为,计算滑块由上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6.在水平粗糙地面上,使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是斜上拉力,第二次是斜下推力,两次力的作用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力的大小也相同,位移大小也相同,则( )A. 力F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相同B. 力F
4、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不相同C. 力F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相同D. 力F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不相同7. 一木块前端有一滑轮,绳的一端系在右方固定处,另一端穿过滑轮用恒力F拉住保持两股绳之间的夹角不变,如图所示.当用力拉绳使木块前进s时,力F对木块做的功(不计绳重和摩擦)是()(A)Fscos(B)Fs(1cos)(C)2Fscos (D)2FsMmF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P放在光滑的倾角为的直角斜面上,用力F向左推斜面,使物体P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求当斜面前进的水平位移为s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P所做的功Mm9.如图所示,木块M上表面是
5、水平的,当木块m置于M上,并与M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 ) (A)重力对m做正功 (B)M对m的支持力对m做负功(C)M对m的摩擦力对m做负功 (D)m所受的合外力对m做负功三)变力做功(思路: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常见的方法有:微元法特例: 耗散力(如空气阻力)在曲线运动(或往返运动)过程中,所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的乘积,不是力和位移的乘积,可将方向变化大小不变的变力转化为恒力来求力所做的功.图象法:作出力F-S图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能表示功的大小如果力F随位移S均匀变化的,可用求平均力的方法将变力转化为恒力.通过相关连点的联系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
6、功.10. 如图所示,绕过定滑轮的绳子,一端系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A,另一端被人握住,最初绳沿竖直方向,手到滑轮距离为3m之后人握住绳子向前运动,使物体A匀速上升,则在人向前运动4m的过程中,对物体A作的功 (绳的质量、绳与轮摩擦、空气阻力均不计) 11.如图所示,以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小球从抛出至回到出发点下方h2处,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为多少?12.粗糙水平面上,绳子一端系一小球绕另一端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质量为m,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小球经过14圆周的时间内()(A)绳子的拉力对球不做功 (B)绳子的拉力对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计算 测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