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答题攻略及时间分配.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高考语文答题攻略及时间分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答题攻略及时间分配.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不能错过:2018年高考语文答题攻略及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第卷阅读题70分(70分钟);第卷表达题80分(语言运用20分钟,作文50分钟)。全卷检查1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3题,9分,力争6分以上)约15分钟一种概念、两种心态、六个步骤1.树立一种概念虽然高考试题中的社论述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但毕竟考查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论述类文章阅读试题时,要牢固树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观念。如“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的“文中”即指具体的语境,有两种含义:一是对文章全局
2、的整体把握,一是指具体词句的上下文。即使“推断和想象”试题的答案也同样在原文中。2.具备两种心态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一定要认真仔细。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考查,往往在极细微处做文章。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要不得的。当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找不到与选项“酷似”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句子,由这个相关的句子去作出推断,从而判定选项的正误。3.明确六个步骤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圈点勾画)、审
3、(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法来进行解题。(1)读(圈点勾画)读原文,读题干,读题肢读是重要的一步,只有读懂了文章才有可能准确地筛选信息,找出正确答案,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划读原文找“概念”,将以下一些重要信息标示出来: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关联词。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2)审(题干、选项),要求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
4、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3)找(筛选信息),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找区位,审题干。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A.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B.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
5、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找错因社科文命题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一般为十种陷阱:A.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B.张冠李戴:是选项把原文中对象为A的概念说成是B,从而导致对象不当。C.以偏赅全:以偏赅全是就概念数量范围而言的,命题人往往改变原文中数量表述的范围,将部分改成全部、局部改成整体,以达到干扰考生的目的。D.是非颠倒: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E.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选项中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
6、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导致逻辑不当。F.超前判断:一是弄错时态:如将“将来如此”说成了“已经如此”,二是模糊现实,往往是在“必然如此”还是“可能如此”上做文章。G.无中生有:是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命题者纯靠主观臆断来迷惑考生。H.瞒天过海:是指命题人故意遗漏文中的重要信息,以期瞒过考生的眼睛达到干扰的目的。I.答非所问:指选项故意与所问的问题不一致,造成驴唇不对马嘴,以干扰考生。J.喧宾夺主:是指选项中所列的内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只有一个是阐释概念的主要原因,其他项虽不算错,但都是次要原因,这样放在一起干扰考生,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4)比(干扰项)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
7、,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5)排根据从文中筛选到的信息,对选项进行排除,将错误选项逐一排除。(6)选选出正确选项。小结:论述文阅读解题方法:根据选项找原文;对照原文找差异;针对差异作判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46题,12分,力争10分以上)约11分钟1.解题原则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基本原则:(1)“还原”原则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
8、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保证正确的求解。(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还是能够拿到必得分数的。2.解题技巧(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方法:切分挖掘法:切分句
9、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2)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因此,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词语,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3)把握传主形象:首先,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
10、象(尤其是细节描写)。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其次,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和“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总之,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把传主彰显出来加以理解。(4)分析表现手法:A.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
11、笔带过。详写:读者陌生、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略写:读者熟悉、不符合主题B.人物描写方法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C.引用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
12、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5)语言特色: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6)探究题:命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对所读的文本中的疑点、难点提出问题,要求深入研讨;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让考生判断其正误或优劣;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等。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
13、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0-12题,19分,不能够低于13分)约20分钟文言翻译:(13题,10分,力争6分以上)6分钟虚词:18个虚词(之、其、而、则、以、于、为、何、乃、若、因、所、者、且、也、焉、乎、与)必须过一遍 。句式和活用:明确类型和用法,参看句式、活用学案。翻译:注意直译,力求“信、达”,结合语境,疏通文句。1.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事件,它或许是一件事的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高 语文 答题 攻略 时间 分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