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
《2018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单 元 备 课 二 年级 下 册语文第 五 单元单 元主 题勤动脑筋、善于思考单元知识体系分析本组教材以“勤动脑筋、善于思考”为主题,选编了寓言两则画杨桃小马过河和一个语文园地。选文语言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事。“用具体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是他们的特点。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学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单元目标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2、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4.懂得生活中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勤于动脑。5.朗读与默读相结合,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单元重难点及解决策略1.会认写本组生字,积累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口语交际。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4.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学策略:1.这组课文要引导学生熟读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深入挖掘教材,引导思维向纵深发展。单元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并且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
3、,在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课时划分12 寓言两则 2课时13画杨桃 2课时14小马过河 2课时语文园地五 2课时课题12 寓言两则课时2 课时备课人 陈鹏 郭丽单位岳峰小学课前预习及教学准备一、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新词。二、读了课文,你想知道什么。三、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 一、谈话激趣
4、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5.今天我们学习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指名读,齐读。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
5、”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4.集体交流:(一)羊圈破了个窟窿。(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3)齐读这句话
6、。(第三句)(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6)指名背。(指导方法)(二)街坊劝告,他不听。(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3)引导评议,齐读。(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6)指名读,评议。(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1)指名读第4节,评议。(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
7、一节,想一想。(3)齐读第4节。(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8.讨论交流:(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7)他的想法对不对
8、?从哪儿读出?(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五、体会寓意。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2.所以,“亡
9、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七、作业设计:1.背诵这则寓言。2.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板 书 设 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结果又少再没丢 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1会认四个生字寓、焦、喘、截,会写焦、费、望、算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通过关键词句体会种田人希望禾苗快快长高的“焦急”的心情,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 学 过 程修 改 建 议一、谈话1.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
10、学习27课寓言两则,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揠苗助长2解题其实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那么揠的意思就是(生接)拔。是的,带着这份理解再来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初读感知。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读到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3出示带生词的句子。(个别读。)(1)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2)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长高了一大截。”4分段朗读。句子回到了课文中。现在用小手告诉老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古时候有个人 禾苗长高,
11、就把禾苗 ,结果 。【先进行字词的认读和理解,再把字词送回到句子和课文中去读,这样的处理顺序,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三、精读课文,感悟寓意1学习第一自然段(1)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呢?指名回答。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希望、盼望)“天天”。他为什么天天去看? 师:我仿佛看到了这农夫。你们看,他是天天看着心爱的禾苗,我仿佛听到了他正对着禾苗说话呢!他会说些什么?(生想象说话)指导朗读。(2)但禾苗有向他所想象的长得那么高了吗?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
12、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比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吗?“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这两个句子你认为哪句话好?为什么?(“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能看出农夫巴望禾苗长得快些的焦急心情。)指导朗读。多焦急的农夫啊!看谁能读到农夫的心里去? (3)在农夫眼里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谁来给它找找近义词?(着急)理解“焦”。古人造字很注重字的意思。咱们来看看,“焦”上面的“隹”是小鸟的意思,下面的四点底是火演变成的。你看,小鸟的羽毛都快被火烧焦了,它能不焦急吗?
13、再读读这个词语“焦急”。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你们是从哪句话看出他焦急地想让禾苗长大的?出示“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谁愿意来读一读? (4)齐读第一自然段师小结:农夫的样子仿佛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这真是个急性子的人啊!2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农夫是这么的心急,觉得禾苗是一点儿也没长大。于是他开始想办法了。农夫想出什么好办法?他是怎样拔苗助长的?板书:拔高扣住“一棵一棵”,感受“棵数多”,体会辛苦。扣住“一直”,感受“没休息”,体会累。扣住“筋疲力尽”,理解词意,农夫累得 ,累得 ,累得 ,这就是精疲力竭。指导朗读3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他为了把禾苗拔高
14、,弄得筋疲力尽。我现在采访一下农夫。农夫,禾苗被你拔高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农夫回到家后说的话。(出示课件)四、练习说话,说出寓意 力气真的没有白费吗?读最后一段。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板书:枯死飞跑着回去告诉自己的父亲。农夫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连忙赶到地里。邻居们也来了。这个时候,面对着枯萎的禾苗,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农夫的儿子说 邻居们说 师小结:是啊,农夫急于求成,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反而会误了大事,这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也形容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为揠苗助长。五、写字六、布置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
15、妈妈听。板 书 设 计 揠苗助长 巴望拔高枯死教 学 反 思课堂达标训练题一、读拼音写词语wng yng b lo k long ji fang qun go ( ) ( ) ( ) ( ) 二、照样子写词语结结实实 _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亡:逃跑 丢失 死去的 死亡 灭亡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很有教育意义。( )2.这场大火伤亡惨重。( )3.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 )4.亡国之恨( )牢:监狱 养牲口的圈 坚固、经久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很有教育意义。( )2. 尽管洪水汹涌而至,但牢固的大坝经受住了考验。( )3. 在一个静静的夜晚,两个特务从女牢房带走了一个通
16、知。(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亡羊补牢”告诉我们 _ 2.“揠苗助长”告诉我们 _ 课题13 画杨桃 课时2课时备课人 陈鹏 郭丽单位岳峰小学课前预习及教学准备课前预习:1.一读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并认读,二读要读正确,读通顺。2.将生字新词写3遍,感觉难写的字词可多写两遍。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4.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试着找同伴解决。5.搜集关于杨桃的资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认读1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叮嘱、准确、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诲”等词语,重点会写“肃、熟、悉”三个字。2. 通过反复
17、朗读,揣摩体会本课中“”“”“?”“!”的特殊含义。3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体会本课中“”“”“?”“!”的特殊含义。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一、谈话激趣 揭题启读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平常画画的时候,老师一般会怎么要求你们啊?(指名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画画的事情。请大家看老师板书课题:画杨桃。(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读写字词 感知内容
18、1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文,看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会读的字,借助工具书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 先读后写(1)(课件出示:)叮嘱、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2)(课件出示:)叮、嘱、排、靠、幅、审、肃、晌、悦、熟、悉、诲 多种形式认读。 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些字? 在田字格中重点指导“肃、熟、悉”三个字的书写。造字解说肃,金文(聿,“律”的省略,限制)(南端开口的“亚”,道路单向通行),造字本义:古代县令以上的高官出行时实行道路安全管制,行人必须恭敬回避或绕道而行。篆文略有变形。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我采用先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新部编版 小学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集体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