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填空.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填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填空.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填空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填空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一、 热辐射 黑体和黑体辐射1、一切物体都以 形式向外辐射能量。1、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 ,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黑体辐射的规律为: ,同时, (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 3、量子理论的建立: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
2、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叫做 ,公式: 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二、光电效应 光子说 光电效应方程 1、光电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1)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 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 有关,而与入射光的 无关,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 ; 遏止电压:当所加电压U为0时,电流I并不为0。只有施加 电压,也就是阴极接电源正极阳极接电源负极,在光电管两级形成使电子减速的电场,电流才可能为0。使光电流减小到0的反向电压Uc称为遏止电
3、压。遏止电压的存在意味着光电子具有一定的 ;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 ,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饱和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 成正比。作图:在右图中画出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两束入射光照射时产生的光电流大小与两板间电压的关系。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 的,一般不超过10-9s。 (1)判断和描述时应理清三个关系:光电效应的实质(单个光子与单个电子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来源(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逸出功逸出后具有的动能)入射光强度与光电流的关系(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2)定量分析时应
4、抓住三个关系式: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 关,只随着入射光 的增大而增大;W0是 ,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电荷引力所做的功。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 .逸出功与截止频率(极限频率)的关系: . 2、 光子说: 。 频率为的光的能量子为 。这些能量子被成为光子。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1、1918-1922年康普顿(美)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光子在介质中和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可以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散射。2、在光的散射过程中,有些 大,这种现象叫康普顿效应。3、光子的动量公式: 四、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5、 不确定关系1、光的波粒二象性: 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 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由于光既有 ,又有 ,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粒子。少量的光子表现出 性,大量光子运动表现为 性;光在传播时显示 性,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显示 性;频率小波长大的 性显著,频率大波长小的 性显著。2、光子的能量: ,光子的动量: ,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和波长。由以上两式得出:波速公式c=还可以得出:E = p c。3、物质波:1924年德布罗
6、意(法)提出,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 性,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与之对应的波,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这种波叫物质波。(电子的衍射图样;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何远远高于光学显微镜)4、概率波(了解):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5、不确定关系(了解):xp=h/4,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p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五、原子核式模型机构1、1897年汤姆孙(英)发现了 ,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揭开了研究原子结构的序幕(原子可再分)。2、1909年起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 ,即利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1) ,(2) 3、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的核式结
7、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叫做 ,原子的 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按照这个学说,可很好地解释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还可以估计原子核的大小(数量级为 m)和原子核的正电荷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六、氢原子的光谱1、光谱的种类:(1)发射光谱:物质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 发光产生连续光谱; 发光产生线状谱,不同元素的线状谱线 同,又称特征谱线。 (2)吸收光谱:连续谱线中某些频率的光被稀薄气体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元素能发射出何种频率的光,就相应能吸收何种频率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也可作元素的特征谱线。2、氢原子的光谱是 的(这些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选修 知识点 填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