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doc
《高二语文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doc(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二语文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高二语文导学案高二语文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时间 周授课班级高二级 班主备上课人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2.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意境美和曲词美的特点。二、能力目标1.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评价其爱情观。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
2、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教学重点:把握、鉴赏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难点: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让学生掌握情景交融知识。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王实甫以及西厢记,识记与元杂剧有关的文学常识。 2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概括剧情,疏理字词。3理清情节以及初步感知崔莺莺的人物形象。一、了解作者及元杂剧文学常识、王实甫,名德信,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他常在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出入,是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当时的演员)
3、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王实甫的杂剧如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和丽春园等十三种。其中最著名的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和明代就为人推重,被称为杂剧之冠。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元杂剧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唐诗、宋词、元曲并举。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元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元杂剧结构:通常是一本戏四折,有的前面还有一个短小的楔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楔子,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人物、情节和衔接剧情的作用。 (一本四折一楔子)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外、净、丑、杂六种类型。末类
4、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旦类又可分为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外、净、丑、杂是末旦行当的次要角色,如洁郎(和尚)就是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艺术形式的构成:曲、白、科。曲:即曲子,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是剧中人物的唱词;每一折限一个宫调,每个宫调都有属于它的若干支曲牌,曲牌的联套方式有规定。每一折的套曲,一般由一人主唱到底,根据主唱人是正旦还是正末,杂剧又分为“旦本”和“末本”。白:为剧中人物的说白,分韵白和散白两大类。科:也叫“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效果的舞台指示。如“旦做悲科”,就是旦这个角色做悲伤的表情。除此之外,元
5、杂剧在剧本的结尾用两句或四句诗概括交待全剧情节,叫“题目正名”。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本色派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灿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关汉卿是本色派的语言大师,王实甫则为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西厢记堪称文采派的典范。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 (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元杂剧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三、了解剧情长亭送别简介本文选自于西厢记。剧本描写唐代礼部尚书之子书生张珙父母亡故后,家庭败落,虽有满腹诗书才学,却还没有
6、做官。在去京城应试的路上,于寺庙中遇见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两人产生爱情,恰逢乱军首领孙飞虎兵围古寺,强索莺莺为妻。莺莺之母崔夫人许诺:“无论何人,退得贼兵,情愿倒赔妆嫁,将莺莺许配于他。”张珙挺身而出,修书招来白马将军杜确,杀退孙飞虎,不料崔夫人变卦,竟让张珙与莺莺兄妹相称。二人不甘忍受礼教束缚,在丫鬟红娘的热情帮助下,几经挫折,终成眷属。崔夫人在生米已成熟饭的情况下,不得已虽然同意婚事,但提出张生只有到京城考取状元后,才能完婚。本文的故事就是一家人为张生赴京赶考的送别。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有鲜明、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
7、作为婚姻的理想。他们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四、阅读课文,圈点批划,把握本剧的内容及情节,并理出你的疑问和学习建议。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筵席(yn)玉骢(cng) 揾(wn)泪 蹙眉(c)挣揣(chui)玉醅(pi)金钏(chun)靥儿(y)谂知(shn)青鸾(lun)、解释下列词语谂知:知道,详细了解蹙愁眉:皱着眉头;皱,收缩。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
8、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蜗角虚名: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蝇头微利: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场景?(请用四个小标题加以概括)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9、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夫妻分别。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4.阅读中的疑问和学习当堂检测1下列加线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余荫(yn) 玉骢(cng)揾(wn)泪 张珙(gng) B迍迍(tn ) 泠泠(lng ) 溶溶(rng )惶惶(hun ) C金钏(chuan)蹙(c)眉谂(shn)知玉醅(pi) D弃掷(zh) 长吁(y)赓(gng)续栖(x)迟 2 下列对西厢记一剧的有关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西厢记是元杂剧,写的是张珙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的摧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B西厢
10、记以其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成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现实主义杰作,为明清以来的戏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C西厢记全剧情节曲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五本二十一折,一气呵成,结构相当完整。曲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D长亭送别一折,写的是一个送别的场面。虽然这一折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但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莺莺、张珙和老夫人还是各不相同的。 3下列对课文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C) A全折可以分为四部分,它们分别是写赴长亭路上的场面、长亭饯别的场面、临别叮嘱的场面和分手后的场面。 B这一折戏,有头有尾,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C
11、莺莺是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这主要表现在她珍视爱情而轻视虚名利禄,但她在离别时的痛苦和怨恨之情,却主要限于“儿女情长”。 D张珙在爱情方面和莺莺是一样的真挚,但在对待功名方面,却也还有些许的留恋,这就使得莺莺对二人的前途有着深深的忧虑。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揣摩戏剧语言,体会人物心理,评价崔莺莺的爱情观。一、 合作探究:揣摩戏剧语言,感受人物心理。1.哪些段落中的哪些句子最能表达出主人公崔莺莺的内心思想的情感?表达出崔莺莺哪些情感?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朝天子、耍孩儿、四煞、三煞、一煞、收尾等。缠绵不舍、痛快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2.恋恋不舍、痛苦担心是夫妻分别的人之常情,莺莺在送别张生时还有
12、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般情侣分别时不一定有的,是什么之情呢?品读“朝天子”找出依据。(明确怨恨)怨恨什么?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3.在莺莺眼里中状元得功名与她的爱情相比是虚名微利,重要的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她这种对爱情的认识在课文中表现了多次,请找出四处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思想的句子。【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 科白:“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4.通过本折曲子你读到一个怎
13、样的莺莺形象?作者在本折中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重爱情轻功名,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
14、。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她鄙视功名利禄,鄙视等级观念,反对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反判封建的伦理观念,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二、合作探究:对莺莺的爱情观你是否赞同呢?观点一:不赞同。门当户对的婚姻是爱情的保鲜剂。只有双方以平等的地位交往,以后的生活中才能更和谐。一份美好的爱情,还需要得到家人的同意和祝福,这份爱才能更长久。作长远打算,中状元后在厮守在一起不是更好吗? 观点二:赞同。真爱不在乎功名,不在乎地位。假如
15、他一去不复返,他们的爱情就是悲剧,造成这种悲剧结局的祸首是谁?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2、赏析长亭送别的曲词美。一、赏析戏剧情景交融的意境美。1. 以景写情,委婉含蓄,情景交融,词谦情美,是西厢记魅力的所在。有感情地朗读,品味曲子魅力,找出情景交融的曲子。 知识回顾:在情景交融的诗词中,景物描写往往是抒情或议论的铺垫,起到渲染 气氛、衬托(或反衬)人物感情、揭示主题的作用。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2.对找出的曲子进行赏析: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感情?以端正好为例,分析长亭送别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
16、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一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的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前者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附:(自主选择) 滚绣球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什么感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7、 意象:柳丝玉骢疏林斜晖 马儿车儿情感:离情难舍、怨恨手法:借景抒情 夸张(松了金钏减了玉肌)一煞收尾中的那景是怎样体现莺莺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的?(提示:可以从“极目而不见,欲语又无人,闻声人无迹,见马不见人”四处入手,这支曲子句句写景,句句含情,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二、赏析戏剧的曲词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1.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请同学们找找。(1)化用范仲淹的词: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长亭 送别 导学案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