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级部管理的探索与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x





《中学级部管理的探索与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级部管理的探索与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级部管理的探索与创新研究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in Middle School Grade Management目 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引 言1 1.1研究的目的、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第二章 中学级部管理的内涵及主要职能42.1中学级部管理的内涵42.2中学级部的主要职能5第三章 级部管理的优越性体现93.1中学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93.2中学实行级部管理的优越性10第四章 级部管理容易产生的问题134.1从学校的内部管理层面看134.2从级部的内部管理层面看14第五章 中学级
2、部管理的创新205.1对级部教师的创新管理205.2对级部学生的创新管理255.3级部对评价机制的创新285.3.1对教师评价的创新285.3.2对学生评价的创新32参考文献35研究成果37致 谢38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39承 诺 书40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41ContentsChinse Abstract I AbstractIIChapter 1 Instruction1 1.1 The Purpose and meaning of study.11.2 Researsh and abroad21.3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2Chapter 2 The con
3、notation and main functions of middle school grade management42.1The connotation of middle school grade management4 2.2The main functions of middle school grade management5Chapter 3 The superiority of grade management reflected9 3.1 The traditional middle school management mode of drawbacks93.2 Impl
4、ement the superiority of grade management10 Chapter 4 Easy to produce grade management issues13 4.1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level from school13 4.2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level from grade14Chapter 5 The innovation of middle school grade management205.1 To the innovation of grade management of teach
5、ers205.2 To the innovation of grade management of students255.3 Updat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grade28 5.3.1 Updating teachers evaluation28 5.3.2 Updating students evaluation32References35Research achievements37Acknowledgment38Personal profiles39Letter of commitment40Authorization statement41中 文 摘 要随
6、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和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管理模式也由传统的班级管理转变为级部管理。中学级部管理的模式与职能该如何定位是学校管理的新课题,文中作者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对其本质内涵、主要职能、优越性及其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级部管理,其本质内涵就是学校校长给予级部相当大的权力和自由,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围绕学校办学的总体要求,自主去确立级部的管理目标,行使对教育资源的管理权。其职能主要包含贯彻实施、服务师生、协调关系和内部管理四方面职能。实行级部管理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重心下移,其管理效能和优势得到充分显现:管理层次得到简化、行政
7、权威得以强化、学校目标得到细化、内部管理得到协调、备课组职能得到加强、竞争意识得到加强。但在管理过程中也容易产生一定的问题:教师的主体方向迷失,心理压力加大,外出培训机会减少;过分看重学生分数,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实行“求同化”管理,忽视学生个性差异;考核过分量化,评价体系不健全,重结果评价和评价的选拔功能。对此作者进行了摸索和反思,认为在工作实践中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努力开创级部管理的新局面。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应创新管理方法,突出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掘信念的力量,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应实行分层次管理,抓好过程管理,构建特色文化,营造和谐氛围,引领学生发展。在评价机制上,对教
8、师实行“立体评价”;对学生实行发展性评价和多元立体评价。关键词:级部管理;探索与创新;中学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and expanding of the size of school, the school management starts going to modern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Traditional class management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grade management. It is a new topic
9、 that how to position the grade management mode and function of middle school. According to authors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connotation、functions、superiority and the problems of easy generation have been explored in the paper.Grade management, its connotation is that the grade is given
10、great power and freedom by schoolmaster. Its the preconditions about implementing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nd following the education rule to establish the management goal of own and exercise the power of education resources around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the school. Its function mainly include im
11、plementation, servi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ordinating relations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from four aspects. Education teaching work of school is downsizing and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advantage fully revealed after implementing the grade management. Management levels are simplified, adm
12、inistrative authority is strengthened.School goals are thinning, internal management is coordinated, preparing lessons group functions and competition ideology are strengthened. But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is also easy to produce certain problems: the teachers miss their main direction, with the p
13、sychological pressure increasing and training opportunity decreasing. Disdainful of student scores, influence 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students execute beg assimilation management, ignore students individuality differenc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s too imperfect, evaluation
14、and emphatically evaluate the results and evaluation of selection function.The author conducts groping and reflection and thinks at work practice bold reform, innovation, and strive to create a new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level.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should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method, p
15、rominent humanity management, fully exploring the power of faith and developing teamwork spirit.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should execute stratified managemen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management, construct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create harmonious atmosphere and lead students deve
16、lopment. O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teacher should practice 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implement evaluation for students and multiple 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Key words: Grade management;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Middle schoolIII中学级部管理的内涵及主要职能- 3 -引言第一章 引 言11研究的目的、意义1986年7月1日我国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
17、国义务教育法,这一法律在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后,学生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随之中学的班级数也有了很大的增加,一般学校由以前一个级部的三四个班激增到十二三个班。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迅猛发展,教育综合改革也得到深入的发展。这些原因导致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一些重点中学的规模办学更是突飞猛进,甚至一些普通中学的办学规模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拓展。学校的一个级部十三四个班已经是常见的现象,重点的学校则多达二三十个班,这时的一个级部就相当于以前的一个学校。因此,学校的管理模式的变化被众多的学校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常见的学校组织结构模式有:直线型学校组织形式、职能型学校组织形式、矩阵式
18、组织形式和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其中,我国一些大学和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很多采用的是矩阵式组织形式。在这中结构模式中,纵向设有指挥职能领导关系,横向设有项目目标协调关系,各职能部门的垂直系统和各项目的水平系统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矩阵。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2008年版,第408页一所学校要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就得更新原有的管理理念,去借鉴高等院校实行的系院管理而进行的科学分层系统管理。于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重点中学和相当一部分普通中学就较为普遍地采用级部管理这种模式。从20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级部管理,到现在已经过多轮的实践和摸索,初步形成级部管理体系,积累了一定级部管理经验,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
19、学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随着形势的飞速发展,学校的内外部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根据新形势的发展来使得学校的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使之适应时代的潮流,使之焕发新的活力?我对此进行了摸索和反思,觉得原来的级部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继续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努力开创级部本位管理的新局面。从师生的自身发展上看,级部本位创新管理能更好地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精细化,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尽职、进责,每一名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12国内外研究动态121国外研究动态现今,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学校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原动力和教育
20、改革的指导原则。从国外的发达国家在同一领域研究状况看,发现较为奇怪的现象,就是国外的学校管理中普遍没有级部这个部门。在意大利, 一般的公立中小学设有三个委员会:学校管理委员会 、 学校教师理事会、 学校家长委员会。在法国,学校管理的最高集体性机构则是校务委员会。在德国,学校设有学校联席会议。他们的管理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三级管理模式,而是普遍采用“教管分离”的模式,实行几个老师共同管理一个班级的制度,很少实行一个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的制度,所以对中学级部管理这一方面研究较少。122国内研究动态近年来,我国的中学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到迅猛的发展,导致一些重点中学和相当一部分普通中学的办学规模也突
21、飞猛进,一个年级少的十一二个班,多的则达到二三十个班,一个级部就相当于一个小的学校。因此,级部的本位管理已被大多数学校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如果说“学校管理是宏观管理,班级管理是微观管理,那么级部管理就是中观管理。”顾凤:年级组在学校管理中的合理定位,新课程,2010(10).级部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正常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枢纽。”级部“虽小,却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地。”冯波:如何发挥年级组的管理效能,教学管理,2005(36)级部“科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对年级组进行程序化管理。年级组管理的基本程序是“想”和 “做”,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这几个环节
22、共同构成年级组管理过程。”费宏禹:浅谈年级组科学管理程序化,教书育人,1999(8)作者认为,虽然不少学校设立了级部管理,但工作职责、权限、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缺陷,以至于不少学校的年级部仅仅是排排监考表、值班表等,没有做到真正的深入到学生教育第一线。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对资料的比较研究,根据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少走和避免走弯路。(2)行动研究法。以自己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行动方案、及时反思调整等方式展开,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3)经验总结法。及时积累研
23、究案例,反思课题研究中的做法、体会,总结筛选新的经验、方法,根据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提炼课题成果。第二章 中学级部管理内涵及主要职能21中学级部管理的内涵何谓“中学”? 清末时,称我国传统的学术叫“中学”,主要是区别于西方的“西学”。而现在的“中学”,是“中等学校”的简称,属于一个大的学校类型,所传授的知识高于小学,低于大学,处于“中等地位”,学生就学的年龄,一般在11、12岁至17、18岁阶段。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就读的时间各为3年,无论初级中学还是高级中学,都有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之分,重点中学的命名,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程序,由具有审批资格的政府行政机关审批。当今社会各行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管理 探索 创新 研究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