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研究.doc
《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摘要3关键字31中小企业发展的特殊性与必要性31.1中小企业发展的特殊性31.2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42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42.1政治环境52.2经济环境52.3科技环境62.4社会环境72.5企业的文化环境83中小企业应对复杂环境的主要对策93.1中小企业面对的复杂环境93.2中小企业面对复杂环境的主要对策104结语11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研究摘要:中小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使得中小企业具有众多特点,比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面广;体制灵活,组织精干;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产出规模小,竞争力较弱;“家族”色
2、彩浓等。同时,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小企业是促进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力量,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培育企业家的摇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完善,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关键字:中小企业;特点;作用;突出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世贸组织,都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大。1中小企业发展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
3、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使得中小企业具有众多特点。同时,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1中小企业发展的特殊性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性质,使得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具有众多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面广。中小企业在我国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竞争者的行业和领域。除个别特殊行业外,中小型企业广泛分布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尤其在农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业和零售业、餐饮和其他
4、社会服务行业等。第二,体制灵活,组织精干。 中小企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因而相对于比较容易兴办,能及时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产品,能很快发挥投资效益,为国家累计资金。中小企业一方面具有填补性功能,适应若干产品市场销路悠闲的小规模生产,弥补大中型企业的空隙;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无须较大的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力量便可开业。 “船小好调头”是对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应变能力强的最好概况。职工人数少,管理层次少往往决策灵活,对市场变化反应迅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产出规模小,竞争力较弱。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陈旧、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档次低、花样品种少、加工深度低、大多靠模仿获得新技术
5、;此外人才匮乏、组织不健全、缺乏现代观念和知识。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其本身产出规模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弱。第四,“家族”色彩浓。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经过是国有、集体、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完成的,一般实行的是家族企业制度,企业主要职务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权集中于企业主,企业行为主要以伦理道德规范来替代经济行为规范的制度。它不适于企业规模扩大发展后的经营管理的需要,限制了企业向较大的规模发展。同时,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1.2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
6、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第一,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第二,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
7、的城镇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第三,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目前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第四,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
8、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信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出口比重也逐步提高。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大型企业,又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创新能力与对外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其必然性。2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2.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我国政府日益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制定了许多有利于下企业创立和发展的政策。在法律方面也制定了管理和维护小企业的法规。 2.1.1国家性质和社会制度有利于小
9、企业的发展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我国得国家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决定着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中小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对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和社会需要中小企业健康有序稳定发展。2.1.2政策、法律法规对小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规范和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开始由“重”向“轻”的战略转变,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在“轻工业六优先”的政策引导下,在农业实行承包制和允许农民经商办企业过程中,压抑已久的中国农民的创
10、造精神迅速以兴办“乡镇企业”的形式迸发出来,城市则出现了大批的个体户,迎来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大发展。党的十四大开创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开放新局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展开。十五大则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了规划,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作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规划,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抓大放小,许多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增强了新的活力。同时,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面对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迎
11、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小企业在国民待遇与产品准入、资本市场与金融服务、市场开放与出口环境、关税降低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在促进和规范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方面不断完善,制定了管理和维护中小企业的法规,特别是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规范和推动作用。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全面系统地提出非公经济发展政策的纲领性文件,而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则是中小企业。2.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国民
12、经济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这诸多因素都给中小企业的创业带来了机会。2.2.1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推动了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在全球名列前茅。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高速度增长,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发展水平也不断提升,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不仅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领先全国其他地方,中小企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出现了小企业聚集区,甚至很多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大型企业。2.2.2完善国民经济结构需要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国民经济
13、结构指国民经济内部各因素和各成分按照一定的序列结合起来的相互关系,它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的内部状况、内在要素和内在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需要我们完善国民经济结构,改变原有国民经济结构中单一的公有制现象。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具有灵活、投资成本小、创新力足等特点,使得中小企业在完善国民经济结构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不断完善需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使得的方针政策向中小企业不断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为中小企业的成长规划前景和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在客观上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的便利。2.3科技环境2.3.1科技的发展为中小
14、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新的发明创造和发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领域和增长点。首先,新的发明创造和发现,是科技进步的需要,更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新发明创造和发现,需要通过企业联系消费者才能发挥社会作用,才能不断满足社会需要,此时,新的企业就要出现,而且中小企业更是因为其自身的特点能够迅速出现在市场上。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通过利用新的发明创造和发现,提高了其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自身的效益。2.3.2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提升了中小企业在获得信息方面的能力首先,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使更多中小企业能够与大企业甚至
15、跨国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增强了中小企业的应变能力、运行效率、创新能力以及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中小企业管理质量,降低了内部管理费用,扩大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其次,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使中小企业在获得信息与发布信息方面实现了“零时滞”。企业需要树立快速创新的观念,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不仅使传播的信息量激增,还使信息传递速度实现“光速”。电子商务使得信息实现瞬间内在全球传播,全球各个地方几乎可以同时知道一条最新的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创新,而且要快速。在信息实现全球同步化的时代,创新成了企业的灵魂,速度成了企业生存的前提。快速创新要求企业善于迅速捕捉信息,学习最新的技术、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 企业发展 环境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