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应化专业毕业论文.doc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应化专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应化专业毕业论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II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摘 要本文通过十二胺,3-氯-2-羟基丙基磺酸钠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氯取代的亲水基团作为链结基,制备了新型氨基磺酸盐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采用红外光谱、及核磁氢谱并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表面张力及仪器设备展开实验测试与分析,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双子表面活性剂能大幅度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推断出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比普通表面活性剂更好的表(界)面活性;而且通过对筛选出的性能最佳的双子表面活性剂与普通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与普通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此外,本文还对合成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进行了微
2、观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能够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1数量级,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为以后三次采油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关键词: Gemini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粘度,驱油The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Gemini SurfactantsABSTRACTDodecylamine,3-chloro-2- hydroxypropyl sulfonate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the use of dichloro-substituted hydrophi
3、lic groups as a link-based,preparation the new Sulphamate amphoteric gemini surfactants;By IR and 1H NMR spectrum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and its surface tension and equipment to expand the experimental testing and analysis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an be seen that the gemini surfactants can sig
4、nificantly reduce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of oil/water in order to infer the gemini surfactants with the table (community)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surfactant surface activity;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performance on the screening of gemini surfactants with ordinary surfactant compound showed that
5、the gemini surfactants and conventional surfactants have good synergy。In addition,the synthesis of gemini surfactants of its complex system of microscopic oil displacement experimen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xed system of anionic Gemini surfactant to the oil /water interfacial tensio
6、n drops to 10-3mNm-1 order of magnitude,with a good surfactant。Gemini surfactant flooding has some value,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after the EOR development。KeyWords:Gemini Surfactants,surface property,viscosity,displacement目 录摘 要IABSTRACT1文献综述11.1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简介11.2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11.2.1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11.2.2阴离子双子表
7、面活性剂 21.2.3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41.2.4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 41.3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优良特性 5 1.4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法 51.4.1 合成方法一51.4.2 合成方法二61.5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61.6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 71.7 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82实验部分92.1 实验原料及仪器92.1.1 实验主要原材料92.1.2 实验主要仪器92.2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92.2.1单链氨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82.2.2双子氨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82.3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征102.3.1红外光谱测试分子结构102.
8、3.2核磁共振氢谱122.4性能评价122.4.1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测试122.4.2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起泡性测试132.4.3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活性的测试152.4.4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的测试 172.5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17 2.6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在驱油方面的优势 183结论 20致 谢21参 考 文 献2221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1 文献综述 1.1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简介双子表面活性剂是指用连接基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普通表面活性剂在其亲水头基或接近亲水头基处联接在一起形成的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其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亲水基 (离子或极性基团 )
9、和两条疏水链。由各种亲水基、疏水基和连接基的不同组合可获得多种不同结构的双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临界胶束浓度低、表面活性高、增黏能力强、润湿性能好等优点,在化学驱油、家用清洁剂、个人护理品、乳化剂、润湿剂、增溶剂、食品及药物添加剂、纺织印染助剂及整理剂、杀菌剂、防腐、聚合、药物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传统表面活性剂不同,双子表面活性剂中含有至少两个亲水基团(离子头基)和两个疏水基团(碳氢链、碳硅链或碳氟链),并在亲水基团处或靠近亲水基团的疏水基团处由连接基团以化学键相连接1-4。其结构如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是含氮的表面活性剂。目前对阳离子型双
10、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较多的也是含氮原子的,而且主要是季钱盐型表面活性剂,它们具有生物降解性好、毒性低的特点。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研究比较广泛,联结基团比较多样。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能够制备高效的的阿型乳化剂,并且在极低的浓度下,表现出很高的洗涤效能。目前,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结构和溶液性质已有较详细的讨论,但对其在新材料制造方面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特殊的胶束自组装行为,表面活性高且分子中连接基和疏水基的组成结构变化多与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可以更多的调控其聚集体形态与结构。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新材料合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鉴于我国多数油井产出液中含水率高达90
11、%,开展三次采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已受到重视。1.2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1.2.1 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在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中研究最多的是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它们具有生物降解性好、毒性低以及优异的性能等优点5-7。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较为简单,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2.2 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3种类型:磷酸盐型、磺酸盐型和羧酸盐型。(1)磷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磷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在三乙胺和四氢呋喃(干燥)存在下含不同亚甲基数目的二元醇与三氯氧磷在 0反应 30min 后,在搅拌下滴加十二醇,
12、然后水解脱氢,最后用 NaOEt/EtOH 处理制得双十二烷氧基双磷酸盐Gemini 表面活性剂8,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2)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羧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3种3。一种是将二环氧丙基醚作为连接基团与长链脂肪醇反应得到二烃基化合物,再与溴乙酸反应,经酯化水解得到。二是向酒石酸衍生物分子中引入疏水链,再水解得到产物。三是以1,2二环氧十二烷为原料先合成双链化合物,再还原酯化水解制得14。以第三种合成路线为例:(3)磺酸盐类和硫酸酯盐类Gemini表面活性剂磺酸盐和硫酸酯盐类产品是普通表面活性剂中产量最大的一类,如烷基苯磺酸钠(LAS)和烷基硫酸钠(AS)等,该
13、类化合物在双子表面活性剂中也开发得较早,并已有工业化产品烷基苯醚磺酸钠供应。由于磺酸盐及硫酸酯类产品水溶性好、原料来源广,因此该类产品有可能最先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以满足日化行业及工业的应用需求。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类似于合成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第三种方法,以 1,2-二环氧十二烷为原料合成双子表面活性剂9,合成路线如下所示:1.2.3 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主要类型有:糖类、醇醚和酚醚类。(1)糖类以葡萄糖等糖中的羟基或醛基等活性基团与其它双活性基团反应制备糖基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现阶段的合成方法有生物酶催化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以后者为主,但合成路
14、线长,收率低,产品成分复杂,原料昂贵,很难进行工业化生产。(2)醇醚和酚醚类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醇醚和酚醚类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合成方法与传统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相同,关键是先把具有疏水链的两部分用连接基连接起来,再进行乙氧基化或丙氧基化15。合成方法反应如下:1.2.4 两性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报道很少,仅有几个品种。1966 年,Andrew T 和Guttmann 开发了一种纺织纤维用柔软剂,合成了一系列咪唑啉阳离子化合物,它既有柔软作用,又有洗涤作用,合成较为复杂。结构式如下:1.3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优良特性与传统的单烷烃链和单离子头基组成的普通表面活性
15、剂相比,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如下的优越性9-12:(1)更易吸附在气/液表面,从而更有效地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2)更易聚集生成胶束,具有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3)Gemini表面活性剂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倾向远大于聚集生成胶团的倾向,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效率是相当突出的。(4)具有很低的 Krafft 点。(5)对水溶液表面张力的降低能力和降低效率而言,Gemini表面活性剂和普通表面活性剂尤其是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能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6)具有良好的钙皂分散性质。(7)在很多场合,是优良的润湿剂。(8)具有很高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对原油有很好的增溶性,良好的抗
16、盐和抗沉积及润湿能力。1.4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法1.4.1 通过磺化、季铵化及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在装有电动搅拌器、排气与吸收装置、分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月桂 酸,加热熔化后,在搅拌下以10滴/ min的速度逐滴加入氯磺酸,n月桂酸n氯磺酸1:1.4,滴加完后,继续反应67 h。用水-丙酮混合溶剂( V水V丙酮= 1:0.10.7) 在50 左右加热大约5min,溶解后静置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得到片状晶体,再用混合溶剂反复冲洗直到晶体为白色,在40 条件下烘干,得中间产物-磺酸基月桂酸13。将 N,N-二甲基乙醇胺和十二烷基溴代烷以摩尔比为1:1.1
17、的量加入到具塞锥形瓶中,在60下磁力搅拌4 h。加入丙酮,冷却后有白色的晶体产生,过滤、干燥,得中间产物羟乙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溴化铵。在安装有分水装置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等摩尔比的(1) 和(2) 、甲苯、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 ,用油浴控制温度在120左右,反应时间为8 h。减压蒸馏,得褐色粘稠状液体。在80加入乙酸乙酯,进行重结晶,在50条件下将抽滤得的晶体溶于异丙醇,加入适量的质量浓度为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78,冷却有晶体析出,过滤,干燥,得到目标产物。1.4.2 通过以下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1)取7.5g浓盐酸加入到带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装置的三口
18、烧瓶中,将其放入恒温水浴加热至80,之后将18.5g的环氧氯丙烷采用滴流装置缓慢滴入三口烧瓶中,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成后再反应4 h结束得到中间产物的粗产物。将粗产物移至分液漏斗中,来回摇晃三次后静置分层。分出下层有机相将有机相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得到中间产物 1,3-二氯-2-丙醇。(2)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醇作为溶剂,之后加入37.2g POCl3和催化剂,水浴加热至28,将(1)中制备的中间产物缓慢滴加到烧瓶中。采用微弱真空反应4.5h,最终得到另一中间产物2-(O-磷酰二氯)-1,3-二氯丙烷。将反应产物滴加入过量的冷水中水解5 h,将水解产物用乙醚萃取得到目标产物。(3)将装
19、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装置的250ml 三口烧瓶安置于恒温水浴中,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醇作为反应溶剂,然后依次加入(2)制备的磷酸单酯和2 倍摩尔比的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在72左右恒温反应16h,反应结束后产物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溶于水,且不出现浑浊。最后将反应产物中的无水乙醇蒸出得到浅黄色粘稠产物即为最终目标产物18。1.5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合成方法与性能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早期研究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比较简单,一般是联接基团连接两个头基和烷基链都相同的结构,不过最近Reiko
20、Oda等合成并研究了含碳氟链的双子表面活性剂。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对他的研究兴趣异常高涨,其中尤以法 CharlesSadron 的 Zana组、美国纽约市立大学Brooklyn学院的Rosen组、美国Emory大学的Menger组和日本 Osaka大学的Nakatauji组为代表。1999年,福州大学的赵剑曦对国外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做了系统的综述,引起了国内相关研究单位的重视。最初对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内容是其合成方法和结构,后来逐步扩展至界面行为、聚集体性质、协同效应、体像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成果基本集中在其分子结构和合成方法上,而在性质(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微观形态
21、、胶团化及其规律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殊空间三维结构及其应用等)和应用方面的数据和成果较少,这也是由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殊性或制备方法的特殊性,导致其的大规模生产受到目前技术或经济的限制19。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正在加大关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应用上的研究。我国在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1997年,肖建新等首先发表了孪连表面活性剂的综述文章,1999年,福州大学赵剑曦发表一篇有关国外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概况,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和优异性能进行了阐述,引发了我国学者的极大兴趣。2000年以来,有关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的研究报道开始增加。2002
22、年华东理工大学的双烷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并得到批准和自主。目前已报道合成的两性双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酯基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二壬基苯酚缩合以及甘氨酸衍生物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我国近几年来主要集中在对双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其它相关研究报道较少。1.6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双子表面活性剂目前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没有进行大批量生产,但是它凭借着其优异的性能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5-17,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制备新材料表面活性剂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模板剂和抗黏接剂。1998年,Vander Voort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应化专业毕业论文 两性 双子 表面活性剂 制备 及其 应用 专业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