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概念复习版.docx





《六年级科学概念复习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概念复习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一)机械。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二)杠杆。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工具叫做杠杆。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杠杆类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又叫等臂杠杆):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这时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杆秤上提绳处是支点,挂重物处是阻力点,挂秤砣处是用力点。秤砣离支点的距离越远,所称的重物就越重。4.省力杠杆有:老虎钳、剥线钳、羊角锤、开瓶器、核桃夹、切纸刀费力杠杆: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杆不费力也不省力(等臂杠杆):钉书机、天平、跷跷板让杠杆尺平衡的公式:左边砝码个数距离=右边的砝码个数
2、距离5.“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的。(三)轮轴。1.(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2.常见的轮轴有:方向盘、门把手、扳手、水龙头开关、螺丝刀、辘轳 (四)滑轮和滑轮组。1.滑轮类型。 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定滑轮作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动滑轮作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作用: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又能(省力)。2.一个定滑轮和
3、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3.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五)斜面。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2.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费力。3.生活中的斜面有:斧头、菜刀、剪刀的刀刃、楼梯、盘山公路、立交桥引道、螺丝钉的螺纹等。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木板时就越省力。(六)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自行车上运用的简单机械有: 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等; 轮轴。如:车把手、脚蹬子; 斜面。如螺丝。2.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快,大齿轮转动慢。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柱子和横梁。很多的房
4、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提高材料抵抗弯曲能力的方法:增加材料的宽度;增加材料的厚度;改变材料的形状。3.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工”字等形状,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4、横梁立着放比平着放更好,因为在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时,增加材料的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二)拱形的力量1、拱形承载重量的秘密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圆顶形和球形。(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
5、,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3、生物体中的拱形。生物体中的拱形有: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生活中的拱形:肋骨、足弓、拱门、拱窗、拱桥等;圆顶形:乌龟壳、贝壳;球形:蛋壳、人的头骨4、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者胸腔中的内脏;拱形的足弓可以更高地承载人体的重量。5.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能承受更大的力。(三) 框架1、框架结构。(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2)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
6、容易变形。 (3)方形框架中加上斜杆相当于把方形分割成了三角形,斜杆起到了加固作用。(4)框架结构的优点:节省材料坚固不容易变形拆装方便。2、塔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的阻力小,这就是高塔不容易倾倒的原因。(四)桥1、各式各样的拱桥。(1)桥面在拱下面的拱桥。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2)桥面在拱上面的拱桥。2、钢索桥。(1)钢索桥由(钢缆)、(桥面)、(桥塔)组成。(2)钢索桥分为(斜拉桥)和(悬索桥)。第三单元 能量(一)电磁铁1、电和磁。(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当通电导线可以产
7、生磁性。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2、电磁铁。 (1)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2)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 (3)电磁铁的磁力。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的强弱、铁芯的形状大小、铁芯离线圈的距离有关。 (4)电磁铁的性质: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5)电磁铁与天然磁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不同点是:天然磁铁是带有磁性的石头,而电磁铁是发明的一种装置,只有通电时才会产生磁性;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3、电动机。(1)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2)电动
8、机由(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组成。外壳内有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内有电刷。(3)换向器的作用: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二)电能和能量1、电能。(1)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2)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电 灯(电能光、热 ) 电视机(电能 光、声、热 )电冰箱(电能热、光、声 ) 电吹风(电能 风、热、声 )空 调(电能热、光、声 ) 洗衣机(电能 机械能、光、声 )取暖器(电能热、光 ) 电风扇(电能
9、机械能、声 )(3)电能的来源。各种各样的电池:普通电池、光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各种各样的发电站(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水力发电站:(机械能电能)火力发电站:(热 能电能) 风力发电站:(动 能电能)核 电 站:(化学能电能)(4)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2、其它能量。(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2)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的能量叫做化学能。3、能量与太阳(1)在我们使用的能量中,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2)煤的形成: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
10、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3)(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4)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都是来自(存储了几亿万年的太阳能)。(5)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能、沼气、核能等。(6)我们如何对待能源问题?答: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防止能源对环境的污染。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一、引言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命名的动物种类超过了(300万)种、植物种类超过了(38万)种。二、我国稀有动植物的分布1.珍稀植物:珙桐,被称为“鸽子树”(云南、贵州、四川)银杏,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浙江),水杉(四川、
11、湖北)银杉(广西)金花茶,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广西)2.珍稀动物:大熊猫(四川、陕西、甘肃)藏羚羊(西藏、新疆、青海)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扬子鳄(江西、江苏、浙江、安徽)三、多种多样的植物1.科学家根据(植物的特征)把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开花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植物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类植物3.植物的分类4.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四、种类繁多的动物1.(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2.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
12、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3.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3. 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4.脊椎动物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5. 鱼 类:海马、泥鳅等。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鸟 类:鸡、鸭、鹅等。 环节动物:蚯蚓哺乳动物:蝙蝠、鲸、海豹等。 节肢动物:昆虫 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等。 两栖动物:蟾蜍、娃娃鱼等。 五、相貌各异的我们人的相貌是唯一的,世界上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六、原来是相
13、互关联的。1.植物的叶子具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2.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七.谁选择了它们1.(环境)决定生物的命运。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成员。4.为什么青蛙的体色不同?一对青蛙的后代一般有4中颜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的,不易被天敌发现,因而生存下来了。与周围环境颜色差别大的,很容易被天敌发现而吃掉。因此不同环境中青蛙体色不同。八.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 各种各样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2.(生物的多样性)是人
14、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3.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4. 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要(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3.为什么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或动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提供给人类做药材;(3)供人类欣赏;(4)可以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九、资料库1.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而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3.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源)和(地域)。4.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
15、993)年正式开始实行。5. 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全世界已经有(180多)个国家是生物多样性条约的缔约国。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第1课 放大镜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十分之一)毫米的微小物体。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3.放大镜的用途有哪些?看清精密仪器的细小之处; 观察植物的花和种子;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 鉴定古玩、字画。5.用放大镜可以看见电脑和电视屏幕,图像是由(红、绿、蓝)3种颜色的小圆点组成的。6.放大镜的作用: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7.放大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透明。8
1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起程度)有关。(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9.最早的放大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10.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它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作了能增进视力的眼睛。11.(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容器装上水后,也有放大的功能,(水滴)也有放大作用。第2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苍蝇的眼睛是(复眼)。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每只小眼都是(六边)形。2.蝴蝶的触角是(棒)状,蝗虫的触角是(丝)状,蚕蛾的触角是(羽)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4.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他们的“鼻子”
17、。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5.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小细毛)。6.蚜虫的天敌是(草蛉)。7.昆虫触角的作用:能像“鼻子”一样分辨各种气味;平衡身体。第3课 放大镜下的晶体1.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食盐、白糖的颗粒是(立方体)形状,味精的颗粒是(柱状),碱面的颗粒是(粉末状)。2.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水晶、维生素c等。3.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松香、沥青、琥珀、橡胶。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我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5.制作晶体的方法:蒸发水分发;冷却降温法。第4课 怎样放得更大1.(列
18、文虎克)最早发现微生物。2.(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3.把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4.(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5.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6.SARS病毒和大肠杆菌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第5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2.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发现了细胞。3.物体必须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科学 概念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