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系统接收机的粗同步技术毕业论文.doc
《北斗导航系统接收机的粗同步技术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斗导航系统接收机的粗同步技术毕业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北斗导航系统接收机的粗同步技术 摘要: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与通信系统,主要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端和用户终端三大部分组成。它能够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为用户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公开服务信号B1I,然后分析了北斗系统接收机的粗同步技术,并对北斗系统与全球导航系统进行了简单比较。关键词:北斗系统;信号结构;粗同步技术;全球导航系统 the Coarse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of the Beidou Positioning System Abstract:Beidou navigation and
2、 positioning system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space constellation, ground control and client is a kind of satellite navigation, position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by China. It can provide all weather, all time and high precision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ervice. This p
3、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free service signal B1I in detail, then analyzes the coarse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of the beidou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Finally,we compare the beidou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the GNSS.Key words: Beidou system;signal structure;the coarse synchron
4、ization technology;GNSS 0 引 言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广大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按照“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遵循“先区域,后全球”的总体思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三步走”发展规划稳步有序推进:第一步,1994年启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设,并与2000年形成区域有源服务能力;第二步,2004年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2012年形成区域无源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无源服
5、务能力。2000年,初步建成的由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极大地改善了长期缺乏自主有效导航定位手段的被动局面,但由于系统体制的限制,无源导航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1 北斗系统概述 北斗系统基本组成包括:空间段、地面控制段和用户段。其工作原理可简单描述如下:空间段的卫星向地面发射信号,地面控制部分通过接收测量各个卫星信号进而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并将卫星的轨道信息上行注入卫星,卫星在下行频点上转播其运行信息,最后用户设备通过接收测量各可见卫星的信号,获得卫星的轨道信息及卫星信号到达接收机的传播时间
6、,进而确定用户的自身空间位置。1.1 空间段北斗系统目前在轨工作卫星有5颗GEO卫星、5颗IGSO卫星和4颗MEO卫星。星座组成如图1所示。相应的位置为:GEO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786km,分别定点于东经58.75度、80度、110.5度、140度和160度。IGSO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786km,轨道倾角为55度,分布在三个轨道面内,升交点赤经分别相差120度,其中三颗卫星的星下点轨迹重合,交叉点经度为东经118度,其余两颗卫星星下点轨迹重合,交叉点经度为东经95度。MEO卫星轨道高度为21528km,轨道倾角为55度,回归周期为7天13圈,相位从Walker24/3/1星座中选择,第一轨
7、道面升交点赤经为0度。四颗MEO卫星位于第一轨道面7、8相位、第二轨道面3、4相位。1.2 地面控制段地面控制段负责系统导航任务的运行控制,主要由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监测站等组成。主控站是北斗系统的运行控制中心,主要任务包括:a) 收集各时间同步/注入站、监测站的导航信号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导航电文等;b) 负责任务规划与调度和系统运行管理与控制;c) 负责星地时间观测比对,向卫星注入导航电文参数;d) 卫星有效载荷监测和异常情况分析等。时间同步/注入站主要负责完成星地时间同步测量,向卫星注入导航电文参数。监测站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连续观测,为主控站提供实时观测数据。1.3 用户段
8、多种类型的北斗用户终端,包括与其他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2 信号结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公开服务信号为B1I信号,信号的复用方式为CDMA码分多址方式,其标称载波频率为1561.098MHz。B1I信号由I、Q两个支路的“测距码+导航电文”正交调制在载波上构成,其表达式如下:(1)式(1)中:上角标j:表示卫星编号;下角标I:表示I支路;下角标Q:表示Q支路;A:表示信号振幅;C:表示测距码;D:表示测距码上调制的数据码;f0:表示载波频率;:表示载波初相;2.1 测距码B1I信号测距码(以下简称CB1I)码,码速率为2.046Mcps,码长为2046。CB1I码由两个线性序列G1和G2模二和产生
9、平衡Gold码后截短1码片生成。G1和G2分别由两个11级线性移位寄存器生成,其生成多项式为:G1(X)=1+X+X7+X8+X9+X10+X11G2(X)=1+X+X1+X2+X3+X4+X5+X8+X9+X11G1的初始相位为01010101010,G2的初始相位01010101010。CB1I码发生器如图1所示:图1 CB1I码发生器示意图Fig.1 CB1I code generator通过对产生G2序列的移位寄存器不同抽头的模二和可以实现G2序列,相位的不同偏移,与G1序列模二和后可生成不同卫星的CB1I码。2.2 导航电文根据速率和结构不同,导航电文分为D1导航电文和D2导航电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斗导航系统接收机的粗同步技术 毕业论文 北斗 导航系统 接收机 同步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