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点滴谈毕业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点滴谈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点滴谈毕业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点滴谈 姓 名: 学 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学 号: 081170408 指导教师: 赵学海 完稿日期: 2010年11月 目 录提纲 2摘要 3关键词 3一、 学生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 3 二、创设情景,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4三、组织探究活动,选择探究方式 5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合作交流, 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6参考文献 7提 纲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体地说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
2、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一、 学生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二、 创设情景,激发自主探究兴趣三、组织探究活动,选择探究方式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合作交流, 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点滴谈 论文摘要: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具体地说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
3、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学习 数学教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要代替。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
4、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叶圣陶先生晚年答记者问时说:“教是为了用不着教”道出了教学的目的,这也就必然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的人也许会说,探究是科学家的事,至少是成年人的事,小学生的任务是老老实实学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基础知识。这种说法是片面的。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如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时分别是 22 和 28 岁,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也只有 26 岁。由
5、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什么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 一、学生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究的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教师要承认并信任学生中潜藏着的极大的智慧和才干,只要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只要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自由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探究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有周长的平面图形,然后复习已学的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介绍长
6、方形的特点,最后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寻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选出一种最简便、最科学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学生能够做到的。二、创设情景,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又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十分重视创设问题情景,在新知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创设问题情景时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联系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另一方面又使其感受到已有知识
7、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悬念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猜数游戏,你在心中想好一个数,不要说出来,把你心中想的数先加上5,减去3,再乘以2,最后除以2,只要你说出结果是多少,我就能知道你开始时心里想的那个数是几,你们相信吗?”学生纷纷回答:“不相信” “那好,我们来试试看,看谁能难住老师。”学生想好数后开始计算起来。一会儿,生1就报出了结果“6”,我马上说:“你想的数是4,对吗?”“咦,我想的数正好是4,老师你猜对了。”生2迫不及待地喊道:“我的结果是18”我说道:“你想的数肯定是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点滴谈 毕业论文 小学 数学 教学 探究性 学习 点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