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目标--着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把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目标--着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目标--着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把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目标 着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摭要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黄国才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于 2013年5月17日19日在青岛举行。论坛以课(青岛南京路小学刘默晗老师执教猴子种果树、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林莘执教蟋蟀的住宅、江苏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刘广祥执教船长)为例,分组研讨如何把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目标、着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达成一些共识。“共识”部分由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同志传达。陈先云理事长还就“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谈了“自己的认识与体会”。此文分三个部分叙述,即(一)如何把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2、学段目标的小组研讨成果;(二)陈先云理事长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认识与体会;(三)笔者在小组研讨中对把握学段目标与第三学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侧重点的认识与体会。仅供参考。一、把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目标,到位而不盲目越位各小组就如何“把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段目标”的研讨成果(一)第一学段1.重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保护儿童天性;2.重点做到“四好”:认好字,写好字,学好词,读好文;3.识字写字学词学句重在方法的学习与指导;4.字词句训练要抓住关键点,即对阅读理解有帮助、有启发、可以迁移运用的点;5.字词句式的理解与运用要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打开学生的思路;6.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突出
3、“四要素”:读(多种形式的朗读),说(敢说想说),背(背诵积累的内容要有价值、终身受用),演(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运用)。(二)第二学段1.重视围绕听(倾听与提问)、说(说具体连贯)、读(表达感情的朗读方式)、写(围绕一个意思写完整、写具体)开展语文教学活动;2.确立教学目标以段为主,逐步向篇章过渡,渗透学法指导与运用;3.逐步树立训练意识,重视从文本中发现、挖掘语言文字训练点。训练点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空泛;4.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提供一定的时空主动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既要保证学习的趣,又不断提升学习的质;5.了解学生的已知(经验、能力、水平),取舍学生的未知,激发学生的想知,引导学生
4、的需知;6.加强语言的积累,逐步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7.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课堂语言质量,为学生提供示范。(三)第三学段1.挖掘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找到、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要学会取舍,力争一课一得;2.加强体会、揣摩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重视读写结合;3.增强文体的意识,注重整体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4.语文学习要言意兼得,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得意得言;5.注重语言学习的开放性,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扩大学习运用的领域;6.注意综合运用小学阶段掌握的阅读和习作的方法,形成综合运用能力。二、从“理解表达交流分享”四个维度理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陈先云理
5、事长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认识与体会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提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意义。2011年版课标提出一个核心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理论界和一线教师那都予以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此理念跳出了过去某一辞家之说以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争论,是对“语文课程本质特性是什么”的正面回答、是中国本土化的核心理念。2. 2011年版课标提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背景。课标修订是一个艰难的过程(2004年修订基本完稿)。修订教材到现在还没有。“2011年版”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某年版”说明课标还要有变化这种
6、变化可能非本身的变化,可能是小、中、高乃至大学的语文课程的整体设计所带来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理论性强于实践性,教学中往往“人文性”强于“工具性”。“工具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出现“去知识”、“去训练”、“去能力”的现象。语文课堂离“语文”本位越去越远。课标提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对语文课程本质的回归、是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的调控。3.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这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特点。“运用”不仅是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狭隘处理表现为仅只每节课动动笔写一写就算“运用”了,或多在阅读教学中讨论、在口语和书面语运用中讨论这是误解、窄化。学习语言文字运
7、用还要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学习、运用。4.厘清概念,少走弯路。语文课程基本的、核心的概念,如,“语文素养”,大家争论不休。概念不清,就容易走弯路,让老师们感到“忙碌”、“茫然”,最后是“盲动”,甚至出现方向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厘清基本概念。如,什么是“语言文字运用”?从目标角度这样定义行不行?“我个人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利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满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需要”。其要素有哪些?“我个人认为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或其他方面的运用”。“语言文字运用”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运用是目标,学习是过程。”由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8、要在开设的课程中探讨、要区分语文课堂运用与生活运用。关键要弄清学校开设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语言文字的训练”联系在一起,是不是又回到“以训练为主”的道路上去?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忌矫枉过正。定位在学生已经会用的情况下讨论怎么运用的问题思考、讨论,不要忽视“过程”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是不完整的。“学习”与“学会”有本质区别,“学习”要有科学方法的引导,方法贵在实践中运用。“学习”体现由不懂到懂、由知少到知多、由不会到会、由不得法到得法、由不能到能。要体现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综合的、多元的、具体的、
9、实践的。即便如此,训练也不应该成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唯一方式。单就“训练”而言,我认为要把握四个方面的核心因素:(1)训练什么?即选择什么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基于教科书层面,鼓励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大部分教师要达到“用好教材”。“教科书内容”与“教学内容”有区别有重合学生的因素(学生已知)、教师因素(教师水平、经验)都影响着取舍“教科书内容”为“教学内容”;课程资源、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其取舍。从文本中挖掘训练点是总体方向。(2)怎么训练?有了内容怎么练,涉及方法、步骤、环节等。(3)用什么训练?事关教学手段,资源运用的问题。(4)为什么训练?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能回答“为什么”的老师不多,但这是
10、核心问题,是关键所在。弄清楚了“为什么训练”,语文教学才会走困境。5.“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我用理解表达交流分享四个维度来认识”。(1)理解。建国以来,课标和大纲都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2011年版课标虽未提“理解”,并非意味“理解”不重要。理解与运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理解是前提和基础,运用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体会内容和主旨;品味和积累语言;学习表达的方法和实践。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已有能力去思考和推测。
11、联系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阅读经验以及具体语境理解、推断字词的意思、中心句或关键句的意义、文本的主旨和表达方法。思考、推断、揣摩,既是理解的过程,也是学习运用的过程。理解的重要途径是什么?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本,书声朗朗。朗读有三重境界,一是在初读时,读懂词句意义、疏通文意,读得正确、流利,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二是在精读时,读出词句段的意义结构,读出感情;三是诵读,读出文本情趣、主旨,读得声情并茂。读的目的不同,方式就不同,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等,要训练,才能获得技能和策略。读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形式。(2)表达。形式主要是写。表现为书面语言文字表达,实现由口语向书面语
12、转换。口头语言体现在教学中、生活中,书面语言发展主要通过学校语文课程实现。传统阅读教学的做法读写结合值得提倡。理解是手段,运用是目的。(3)交流。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陶行知先生在谈启发式教学时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反馈评价环节是交流的集中反映。在评价环节,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规范,评价要到位,不要太随意。(4)分享。有对象才有分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语言文字 运用 目标 着力 提高 学生 能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