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怎样取名字:战败后对汉字的使用大加限制.doc
《日本人怎样取名字:战败后对汉字的使用大加限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人怎样取名字:战败后对汉字的使用大加限制.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本人怎样取名字:战败后对汉字的使用大加限制 摘要有人说,起怪名是对平凡的报复。日本三大随笔之一的徒然草里有这样的话:“起名用不常见的字没什么好处。凡事追求珍奇,喜好另类,大都是没有教养的人所为。”转播到腾讯微博图片选自日本浮世绘转播到腾讯微博日本动画片狼孩雨和雪看过一部日本动画片,叫狼孩雨和雪(细田守导演,2012年上映)。主人公叫“花”,喜欢上的人是狼男,生下姐弟俩。生女儿时下雪,就叫她“雪”;生儿子时下雨,起名雨。狼男死了,花从城市搬到山村,避人而居,抚养姐弟。雪喜欢做人,生来孤独的雨在风雨之夜恢复了狼形,回归山林。姐弟在大自然中嬉戏,人渐渐奔跑为狼,画面很感人,过后想的是他们的名字。“
2、花”出生时屋后的秋樱开了,父亲给女儿起了这个名,希望她像花一样笑口常开。单名一个“花”字,近年颇流行,若是在过去,男“太郎”、女“花子”是典型的日本人名字。某日本学者说,中国人一听“花子”就想到叫花子,这说法未免牵强,实际上读音不一样。虽然全球化,日本人起名也无须顾忌中国人感觉。对于日本人的名字,生于猪年叫“豚年”,或者女孩叫“泡姬”,望文生义,我们会忍俊不禁,但更多的是莫名其妙。例如有一位美女,既做模特,又搞拳击,名叫“高野人母美”,姓高野的父母给她起如此大名,是希望她比别人更美,比母亲更美,我们就只有望洋兴叹了。又例如“麻衣”。我们用麻字,麻子、麻疹、麻痹、麻烦、肉麻、一团乱麻、麻秆打狼、
3、瘦得像麻秆、披麻戴孝,只有麻姑搔背麻辣烫好些罢,而日本人对“麻”自古有很好的印象。直至战败前,大麻和稻米这两种农作物是鼓励种植的。日莲宗开山宗祖日莲所著立正安国论有云:“交兰室之友,成麻亩之性。”麻长得笔直而且结实,取名就采用这种形象。若浮想联翩,想到往昔用麻做衣服,“米”也读若“麻衣”,衣食足而知荣辱,含义更丰富。日语的“名字”是指姓,据说有三十万之多。名,或者连名带姓,他们叫“名前”。姓是国家的制度,而名是社会风俗。上古人名都很长,其中有尊称、美称等。818年3月,出使过大唐的菅原清公建议朝廷把仪式、官服等统统改为唐式,大约从那时起,嵯峨天皇的皇子皇女们起始用二字命名,降为臣子就只用一个字
4、。取名常带有时代的印记,看一个人的名字能估摸出他出生在什么年代,人名可以排列出一个历史年表。江户时代男人大约有一半名叫“右卫门”、“左卫门”、“兵卫”。本来是护卫朝廷的官名,时代宽松,农民起名也好用百官名,好像祖上也阔过,他也是武士。用的人多了,也就没了个性。有意思的是,为什么不用更大些的官名呢?明治维新,政府颁布改名令,不许自称官名,男人们赶紧把名字乱改一气。后来这法令不了了之,但也再没人叫,如今只有歌舞伎演员叫吉右卫门、仁左卫门什么的。自古男名用汉字,女名多是用假名(平假名)。倘若把她们的两个假名换成汉字,颇有些鹤、龟、虎、熊,不像女人家。女性起名爱带“子”,是大正年间兴始的,1970年这
5、种名字还超过百分之八十。难怪她们的子女问老师:孔子怎么是男的呀。后来就出现脱“子”化现象,“花子”变成“花”。命名基本用汉字。女名常用与衣服有关的字,如绢代、绫子、香织。文学里薄命红颜常常叫“忍”、“雪”、“佳代”、“夕子”,而富有理智、敢于行动的女子则名为“薰”、“秀”、“贵子”、“真理子”。近年给女孩起名用字排位是“爱、菜、美、奈、结、花、莉、心、乃、音”。同样是汉字,我们注重字义,他们讲究字音。音相同,换了字就会有不同的意思,例如“麻衣”,也让人联想同音的“舞”。当今起名的倾向是音响优先,父母头脑里先浮现音,觉得悦耳,然后找汉字搭配。名叫“结衣”,可不是结百衲衣,和“麻衣”一样,这个“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本人 怎样 名字 战败 汉字 使用 限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