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立交桥可行性探究.doc
《微型立交桥可行性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立交桥可行性探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型立交桥可行性探究 目录微型立交桥可行性探究1一、综述1二、交叉口堵塞原理1三、立体交叉的作用以其发展概况2四、立体交叉的特征与组成3五、立体交叉建造的必要性4六、微型立交桥简介4七、社会看法5八、我们的研究6九、感想9一、 综述道路是交通的动脉。在现代交通中,公路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不但城市道路纵横交错,乡村公路上交叉也随处可见。道路的相交处交叉口,是行人、车辆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点,可谓是保证公路交通运输畅通的关键,也是交通的咽喉。因此,路口的交叉形式和交通组织对车辆的畅通与行人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探论了立交桥尤其是微型立交桥在解决
2、交叉口堵塞方面的可行性。二、 交叉口堵塞原理平面交叉口目前还是公路交通的主要交叉口形式,当各个方向的车辆通过路口时,由于行驶的去向不同,相互交叉就会形成冲突点。如果车辆无一定的交通管理,在各个冲突点就可能发生车辆冲撞,从而造成交通事故和路口的阻塞。如何消除和减少这些冲突点,保障车辆的顺利通行与安全,就是路口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冲突点的数量一个平面交叉口冲突点(仅计交叉点,不计分流、合流点)的数目可用下式计算:式中:N冲突点数目;n相交道路单方向车道数的总和;若为混合交通时,则为相交道路单方向轨迹线的总和。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改善平面交叉:(1)将车道平面分离交通渠化;(2)将运行时间分离红绿灯
3、管制;(3)将车道空间分离立体交叉。(1)是将上、下行车道都分开、或设置中间分隔带、或设置中间转盘等。分开车道和设置中间分隔带都只能减少冲突点,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冲突点;设置中间转盘虽然消除了冲突点,将其转化为合流、分流、交织的混合运行,但车速大大降低,大交通量的常常受阻。(2)是将冲突发生的车道双方的运行时间错开。为减少或消除行车冲突点,一般采用交叉口红绿灯交通管理设施,也有以单行线、自动信号控制、民警指挥等来达到这一目的。但这样以一个路口的车辆停留等候来避免冲撞,使路口的通行能力大大降低,红绿灯造成的等待问题也进一步造成了交通的拥挤堵塞。(3)是消除冲突点最有效的方法。三、 立体交叉的作用以
4、其发展概况立体交叉的作用立体交叉在道路交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取代了平面交叉路口的信号管理;基本上消除了平面交叉路口的冲突点;使车辆接连不断地迅速地通过交叉路口;大大地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时节省了时间、燃料等,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为高等级公路的高速安全、畅通提供了保证。美国最早修建立体交叉是1928年在新泽西州Woodbridge的两条道路相交叉处修建的第一座苜蓿叶式立体交叉该立交通过的交通量子均每昼夜达62500辆,高峰小时达6074辆,即每分钟可容许100辆汽车通过。1930年在芝加哥又建成了第一座拱式立体交叉桥。到1936年已建成125座立体交叉桥。随着社会的发展立体交叉在各
5、大城市中已经是随处可见,以我国为例就有北京建国门三层长条苜蓿叶式立体交叉,西直门的三层环形立体交叉;上海真北路立体交又;天津中环线八里台立体交叉,中山门蝶式立体交叉;广州区庄四层环形交叉,人民路高架桥;西安星火路立体交叉等著名立体交叉桥随着交通量的增长,立体交叉在不断增多;其形式也从早期的几种发展到数百种,有简单的分离式也有互通式;有两层立体交叉,也有三层以上交体交叉;有车行立体交叉,也有铁路公路立体交叉,人行立体交叉等,开创了立体交叉的新纪元。四、 立体交叉的特征与组成立体交叉的特征及修建以立体交叉口代替平面交叉口,大大地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立体交叉的交通组织不同于平面交叉路口,在立体交叉
6、路口上,各向车辆的行驶方向,是根据立体交叉的结构形式进行交通组织,并且必须设置适应于立体交叉的各种交通标志和管理措施。立体交叉虽然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但它占地面积较大;部分车辆(特别是左转弯车辆)通过立体交叉时需增加绕行距离;为了克服相交道路的高差还需绕行一段上、下坡引道。不同的立体交叉,由于受地形、地物,环境条件,交通流大小等诸因素的影响,其特征不一致。立体交叉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引道与构造物(跨线桥)相接的桥头路段,其范围是由于道的现状地面标高至与桥头相接顺的路段。2坡道一般指立体交叉桥下低于现状地面标高的路段,其范围是干道一端现状地面标高至另一端现状地面标高。3匝道用以连接两条
7、相交道路供左、右转弯车辆单向行驶的单车道路,有时以弯桥出现,它与主线的交点称为匝道终点。4构造物(隧道或跨线桥)穿越相交道路的结构物,是立体交叉实现车流分隔的主体。有的立体交叉有一座以上的构造物(指匝道与干道、干道与干道、匝道与匝道相交叉处所修建的立交桥或隧道)。5变速车道由于匝道采用比主线较低的车速,因此车辆进出主线都要改变车速。在匝道终点附近,主线右侧增设的,为车辆进出变速而用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入口端为加速车道,出口端为减速车道。6出口与入口由主线进入匝道的路口称为出口;由匝道进入主线的路口称为入口。7斜带及三角形地带变速车道与主线衔接的三角形渐变段称为斜带。匝道与主线间,或与匝道司
8、所围成的封闭地区统称为三角形地带(或三角区)。三角区可作为交叉口绿化美化环境、照明等用地。8辅助车道当高等级公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在分合流附近,为了使匝道与高等级公路车道数平衡和保持主线的基本车道数而在主线一侧增设的车道。 9集散道路位于城市附近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为了减少进出高速公路的车流交织和进出口数量,在高速公路一侧或两侧所修建的与高速公路平行而又分离(主线为其它等级公路,也可考虑与主线不分离)供车辆进出的专用道路。五、 立体交叉建造的必要性技术上合理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立体交叉:1. 高等级公路与高等级公路相交叉处(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与汽车专用公路
9、等);2. 小高等级公路与快速道或主干线相交叉处;3. 高等级公路与城镇主要放射线相交叉处;4. 高等级公路的特殊设施(如收费站、停车场、调头立交等);5. 城市道路交叉口,如不修建立体交叉就无法改善交叉口及其相连道路的交通现状;6. 城市交叉口、交通量很大,经常发生拥挤、阻塞、排队现象;7. 铁路干线与道路相交而互相干扰很大的交叉口;8. 横穿高速公路、汽车专用公路而不应中断的地方道路及便道;9. 城市繁华商业街作为城市主要交通干道,道路现状不能满足人们购物、旅游和车辆交通等用途,综合考虑,可以修建高架桥;10. 地形和环境适宜,例如较高的桥头引道与滨河道路交叉等。立体交叉造价高、占地大,只
10、有在采用平面交叉口和各种交通组织措施都不能解决道路交通问题时,才考虑采用立体交叉。六、 微型立交桥简介立交的单位面积的通行能力远低于平交路口,同样是每小时一个占地0.5公顷的平交路口在信号灯和交警指挥下最多可通过4000辆中型汽车, 而一个占地5公顷的互通立交最多可疏导巧15000 辆中型汽车, 其单位面积的通行能力仅是平交路口的0.375 倍。这些立交不仅是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还对地形等因素要求较高导致一些交通堵塞的节点无法采取立交桥这种模式改善交通环境微型立交桥是由交通专业大学生李旭用两年时间设计完成的,在他的设计中十字路口转弯不停车,能有效解决由道路交会过多红绿灯等待时间过长引起的交
11、通堵塞问题。如下图所示,该立交桥不设红绿灯,通过各种弯道的设计达到让所有车无需等待就能同时完成调头、转弯、直行等以往必须依靠红绿灯排位解决的问题。作者父亲2007年到北京做生意,因堵车失去了一个大单生意。那时北京已经开始堵车。李旭设计“微型立交桥”得到父亲的大力支持。李旭认为该方案特别适合北京,因为北京的交叉路口多,且道路比较宽,四平八稳。而且微型立交桥占地面积小,能适用于很多大型立交桥不适用的环境,比如中关村的四环路口等。七、 社会看法网友勺子指出,双井桥设计存在问题,公交站、地铁站、购物中心集中,环线出口车辆与自行车、行人交织,非常混乱,并希望“微型立交桥”方案能帮双井桥治堵。也有人反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型 立交桥 可行性 探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