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毕业论文.doc
《浅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浅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院 (系): 政治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年 级: 2009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导师及职称: 2013年5月2013Annual Graduation Thesis (Project) of the College UndergraduateShallow theory of Confucian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Department: Institute of politicsMajor: Ideological and Pol
2、itical EducationGrade: 2009Students Name:WanYoubinStudent No.:090240130Tutor: YangBiqing(Associate Professor) May, 2013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保山学
3、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日期: 万有斌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名单姓名职称单位备注羊许益讲师保山学院政治学院组长杨炳虎副教授保山学院政治学院闫伟讲师保山学院政治学院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 要在人类为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以及淡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污染、毒化学
4、品污染和危险废物越界转移等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所困扰的今天,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诸如儒家“天人合一”、“顺应天常”、“仁民爱物”、“寡欲节用”等生态伦理观念,对于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矛盾状态,维护生态平衡,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我们当然要依靠今天的高科技手段,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利用价值,从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才
5、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生态文明;价值意义ABSTRACT In human for global climate change, ozone depletion and biodiversity loss, Marine pollution, and there is fresh water resources pollution, land pollution, toxic chemicals and cross-border transfer of hazardous waste pollution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
6、al environment problems, such as by today, the essence of ancient Confucian ecological ethics, such as Confucian nature and humanity, often adapt to day, love all the people and animals, passionless section presents and so on the ecological ethics, for the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to r
7、e-examine their own value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dhere to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intai
8、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huma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crisis of survival, we depend on todays high-tech means, of course, but also need to see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its unique value in this aspect, draw nutrition from the ancient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 the
9、efforts to achieve the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 to achieve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unific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can be on a path to healthy development, to build a real ecological civilized society.Keywords:Confucian ;Ecol
10、ogical ethi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alue significance目录一、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一)“天人合一” 1(二)“顺应天常” 3(三)“仁民爱物” 3(四)“寡欲节用” 5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6(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6(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61、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本身具有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62、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道德教育意义 7(三)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指导性 8 1、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念支撑 82、尊重自然规律,推动经济协调均衡发展 93、建
11、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效保护自然资源10三、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11(一)强调和谐统一,忽视冲突与竞争 11(二)强调内在的道德修养,忽视外在的科学实践12(三)强调“重义轻利”,忽视经济的发展12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 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古代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深刻认识其生态伦理思想,对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八大明
12、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难题。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除了要通过经济、法律、科技手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之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也是相当有必
13、要的。一、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伦理思想作为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主流,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顺应天常”、“仁民爱物”、“寡欲节用”的生态伦理观对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今天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
14、。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它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从生态伦理学意义上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是“主客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儒家认为,世间万物概由天地生,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也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儒家继承了殷周以来的“以德
15、配天”、“敬德保民” 思想,主张天人相感相通、天人合一观念。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 的思想,但他的思想中却包含着这一命题,以至于儒家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1这里所说的天,就是自然之天。在孔子看来,四时运行,万物生长,是自然界的最大特点和基本功能。自然界不断开创生机,生生不息地化育万物,人与天是密切相关,人应当像天一样对待生命万物。这样“天”就不仅具有自然的意义,而且具有生命伦理的意义。孔子在论语尧日1中讲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知命畏天”看作是君子应具备的美德。“知天命”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在“知天
16、命”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了“畏天命”的观点敬畏天命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畏天命”就是要使人与万物的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肆虐妄为,轻举妄动。孔子敬畏天命的思想不仅提倡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而且还将“畏天命”与“君子”人格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 孟子继承和改造孔子的天命观,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至而至者,命也”。意思是人要随其自然,不以人的好恶自然来到,自然实现的就是天命。其实简单一点理解天命就是把天当作神,天能给人以生命,能决定人类命运天命,就是我们今天讲
17、的因果报应。他认为命里有的一定会有,命里没有的就别强求。孟子把他的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认为是天,他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他认为人们知道了天命的作用,就不应当去违背它,要“顺受其正”,也就是知天命了。孟子认为的“天”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的本体,而且还是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的本体。孟子把“天”理解为人格化的天。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2所谓尽心,就是扩充自己心固有
18、的良知良能,充分表露和实现自己的道德本心,并能够进而认识自己的本性,认识了自己的本性,就能掌握天的本性。孟子的知性、知天之说,也就是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实现人与天的和谐统一。儒家“天人合一” 的观念,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具有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这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分离,但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之间是共生共处而非敌对关系。因此,人与万物应该和谐相处,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共生统一关系,构成儒家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二)“顺应天常”儒家“顺应天常” 的思想, 强调“制天命而用之”古人早就认识到自然
19、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人们只能适应规律、做事要合乎自然规律,强调生产活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为政者提出了使其行为合乎自然本性的道德要求。儒家认识到万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拥有其自然规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1,认识到了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性。不仅如此,儒家还主张人们不应该消极顺从自然,要认识并利用其规律来组织生产活动。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疆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3其本意是说,社会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
20、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在这里,他不仅指出了自然万物运行是有客观规律的,而且强调人们只有认识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趋利避害。孟子明确提出了“取物以时、不违农时”的思想,提出要认识万物的规律,利用其规律来促进其生长。荀子主张“山林泽梁,以时禁发”,做到“谨其时禁”,就是要根据树木的生长规律,来有节制地开发,提出了适当实行禁伐来保护林木,以使得人们可以一直有木可伐。(三)“仁民爱物”儒家思想以“仁”为本,重视人际道德,提倡“仁者爱人”精神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生态道德,提倡“仁爱万物”的精神。儒家生态伦理强调“仁民而爱物”,其核心是“仁爱”。“仁”最初是指“爱人”。孟子则把“仁”,由
21、“爱人”扩大到“爱物”。儒家思想从仁学出发,本着惜生、重生的原则,主张将善的道德情怀施之于自然界,将仁爱之心推及到宇宙万物。儒家从“天人合一”的基本观点出发,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统一的生命系统,认为所有生命同出一源,天地有生生之德,人与万物都是自然养育的结果,自然生养的人的生命、万物的生命是有价值的,要求人们尊重人的生命,关爱万物的存在。把“爱物”、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看作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并以此作为衡量人们行为善恶的准则。儒家认为人对自然的利用应从道德上加以规范,不应以人类的一己之利的立场来对待自然。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爱万物”的主张,他要求把“仁”、“爱人”这些人际道德原则由人扩展到自然界万
22、事万物中去,以此来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孔子认为人们应该以“乐山乐水”的生活态度热爱自然。孔子认为人对万物应持一种同情的善待态度,否则就是不人道,孔子把人们对待生物的态度当作儒家道德规范之一孝道来看待。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爱万物”的思想。提出了:“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2初步回答了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意思是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我们今天也说:“让世界充满爱。”不过,充满什么样的爱?我们没有具体分析。孟子这里作出了分析,说出了爱的层次差等。
23、对于物,主要是爱惜。爱惜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 思想,倒是有我们今天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了。对于民,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仁爱。仁爱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梁惠王上 2对于亲,也就是自己的亲人,则不是爱情和仁爱的问题,而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爱,是爱之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一个层次了。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亲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爱百姓;只有当你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不然的话,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维系下去的。所以,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的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毕业论文 儒家 生态 伦理 思想 及其 当代 价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