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酸钙生产应用的现状及前景-毕业论文.docx
《纳米碳酸钙生产应用的现状及前景-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碳酸钙生产应用的现状及前景-毕业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纳米碳酸钙生产应用的现状及前景摘要本文介绍了纳米碳酸钙生产的基本知识和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技术以及它在工业的应用和地位,重点介绍了碳化法生产纳米碳酸钙的过程,总结国内纳米碳酸钙的生产方法和其改性技术进展,展望国内纳米碳酸钙产业的发展趋势。通过搜集资料及实地调研,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碳酸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现状;讨论了我国纳米碳酸钙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纳米碳酸钙生产工艺及其改性技术进展,发现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资金融集、规范管理等各方面与国际水平均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纳米碳酸钙产业发展应遵循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及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我国企业应当明确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
2、入,实现创新、模仿并举;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融合金融资本与纳米碳酸钙技术;积极实施标准化管理;寻求战略合作,从而增强技术优势,降低市场风险,创造更高价值。关键词:纳米碳酸钙、碳化技术、改性技术前言纳米简单说就是一种长度单位,是10的负9次方米。纳米材料是指由尺寸小于100nm(0.1-100nm)的超细颗粒构成的具有小尺寸效应的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材料的总称。纳米材料的概念形成于80年代中期,由于纳米材料会表现出特异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纳米技术迅速渗透到材料的各个领域,成为当前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纳米碳酸钙生产技术广泛应用于橡胶、造纸、塑料等化工行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纳米材料。
3、纳米碳酸钙是指碳酸钙粉体至少有一维粒度控制在1100nm之间的碳酸钙分子聚合体,其粒子尺度处于团簇分子和宏观物体交替的过渡区域,单个的纳米碳酸钙原生粒子(也称一次粒子)用肉眼甚至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是无法观察到的,必须使用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其结构和形状。纳米碳酸钙所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在磁性、催化性、光热阻和熔点等方面与普通轻质碳酸钙不同或反常的物理 、化学特性,例如:增韧性、补强性、透明性、触变性、流平性和消毒杀菌等应用方面的特殊性能。随着对纳米碳酸钙应用研究的深入而逐渐被人们撩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极大地激发了国内外广大科技人员的研发兴趣。纳米
4、碳酸钙作为一种新型高档无机功能材料,与普通碳酸钙产品相比,它具有粒子细、比表面积大、表面活化率高、白度较高等特点,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可起到增强、增韧作用,从而改善产品的使用性和外观性。它可以部分取代如白炭黑等昂贵的原材料,使产品成本下降,质量大幅度提高。因此,纳米碳酸钙一出现,就变现出广泛的适用性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在涂料、塑料、橡胶、胶粘剂、造纸、油墨、油漆、化妆品以及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国内塑料行业现状和纳米碳酸钙近几年使用情况,部分业内专家最近建议塑料行业在使用纳米碳酸钙时,应重点开拓以下领域:降解农膜、纳米改性汽车塑料配件和专用树脂等项目上。纳米碳酸钙研究进展和应用状况近年
5、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酸钙的制备朝着超细化、结构复杂化以及表面改性技术的方向发展,这极大地提高了其应用价值。纳米碳酸钙是指其粒度在1100nm之间的碳酸钙产品,包括超细碳酸钙和超微细碳酸钙2种产。与普通碳酸钙产品相比,它具有粒子细、比表面积大、表面活化率高、白度较高等特点,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可起到增强、增韧作用,从而改善产品的使用性和外观性。它可以部分取代如白炭黑等昂贵的原材料,使产品成本下降,质量大幅度提高。因此,纳米碳酸钙一出现,就表出广泛的适用性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在涂料、塑料、橡胶、胶粘剂、造纸、油墨、油漆、化妆品以及医药和食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第一章:当前纳米碳酸钙生产应用简介
6、11纳米碳酸钙生产1.1.1 生产原料碳酸钙以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白垩、珊瑚和贝壳等形式遍布于自然界。用于生产碳酸钙最常用的原料是石灰石。石灰石在自然界的蕴藏极为丰富,国内各省均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根据碳酸钙的晶体结构,可以将石灰石分为方解石型石灰石和文石型石灰石。(1)方解石 一种矿石,属三方晶系,成岩,小的晶粒可以是肉眼看不见白垩细粒,大的晶粒可以是数米大的透明的冰州方解石晶型可呈致密块状,粒状,钟乳状和泉华状等,通常是呈无色或乳白色,如含杂质,可呈各种颜色。(2)文石 一种矿石,属正交晶系,很少成岩,晶型常呈柱状和针状等,通常呈白色或黄色。在自然界,文石远少
7、于方解石,大部分产在表生过程,并终将转变为方解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自然界中,纯碳酸钙是罕见的,这是因为石灰岩形成过程中常混入其他矿物质,根据石灰石中杂质的含量可以将石灰石分为纯石灰石,弱白云石灰石,白云质石灰石,纯白云石,弱泥灰质石灰石等,只有纯石灰石能用来生产高钙石灰,继而生产轻质碳酸钙。1.1.2 生产方法纳米碳酸钙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物理法是指从原材料到粒子的整个过程没有化学反应发生的制备方法,即对碳酸钙含量高的天然石灰石等进行机械粉碎而得到碳酸钙产品的方法。但使用一般的粉碎机粉碎到1.0微米以下是很困难的,只有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机械才有可能达到0.1微米以下,
8、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生产。1.1.3供需状况以石灰石为原料,采用碳化法生产纳米碳酸钙是目前国内外生产纳米碳酸钙的主要方法。中国是生产和进出口普通碳酸钙的大国,1998年中国实际进口碳酸钙69万吨,品均价格300美元/t;实际出口碳酸钙29万吨,平均价格79美元/t。1999年12月,中国进口碳酸钙1.06万吨,平均价格283美元/t,出口2.665万吨,平均价格115.2美元/t。这种低价出口、高价进口高档碳酸钙的状况必须改变。中国现有近200家碳酸钙生产厂家,但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技术水平低,很少生产纳米碳酸钙。因此,必须加强研制开发高档碳酸钙的力度,大力发展超细纳米碳酸
9、钙,促进中国橡胶、塑料制品、涂料、油漆等工业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同时可利用中国资源丰富的条件,对原有生产轻质碳酸钙的生产厂家进行生产技术和工艺改造,进一步提高碳酸钙产品的品味和档次。1.1.4存在问题国内纳米碳酸钙产业存在以下4个问题:一是个别技术工艺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装置生产率低下;二是二氧化碳吸收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三是微粒团聚问题无法解决,使纳米碳酸钙应有的小粒子效应等优势难以体现;四是纳米碳酸钙“虚火太旺”,浮夸和急功近利之风盛行,不利于产业循序渐进、健康稳定地发展。1.2纳米碳酸钙的应用1.2.1在橡胶中的应用碳酸钙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最早,是用量最大的填充剂。碳酸钙大量填
10、充在橡胶或合成橡胶制品中,可增加制品的容积,从而节约昂贵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16。而且由于超细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的加入,橡胶易于混炼、分解,混炼胶质柔软,加工性能和模流动性好;硫化胶表面光滑,伸长率大,抗张强度高,永久变形小,耐弯曲性能好,耐撕裂强度高,起补强和半补强作用。橡胶工业要求碳酸钙产品具有粒径微细化、表面活性化、微细又容易分散。碳酸钙的微细化一般用比表面积确定。普通轻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小于5m/g,日本的白艳华CC的比表面积在30m/g以上,而日本人白艳华O的比表面积可高达81m/g。日本专利指出,碳化过程中加入ZnSO4和水玻璃后,经碳化即可得到比表面积为95m
11、/g的碳酸钙。所得碳酸钙应用于丁苯胶后,其伸长率可达81%,撕裂强度可达22kg/cm。重庆松山化工厂生产的505型超细活性碳酸钙,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半补强炭黑。对比配方试验表明,其扯断强度可达260kg/cm,性能优于半补强炭黑(240kg/cm)及日本产的白艳华CC(216kg/cm)。在橡胶制品配方中,可取代部分半补强炭黑、白炭黑、立德粉等,已经广泛使用于橡胶管、轮胎油皮、垫带、内胎、胶鞋、电缆等各类橡胶制品配方中。1.2.2在造纸中的应用随着造纸工业由酸性造纸向中性造纸转化,碳酸钙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量逐年增加。采用碳酸钙填充中性造纸,可使纸张性能具有以下优点17:1)提高白度;2
12、)纸的紧度低,可制造高松厚度纸;3)纸张具有耐久性;4)提高透光度;5)赋予纸张折曲性和良好的柔软度;6)提高印刷油墨吸收性;7)使用轻钙填料生产的卷烟纸,能控制卷烟纸的燃烧性。不同纸张中碳酸钙的填充量见下表:表3-1 不同纸张中CaCO3的参考填充量纸张类别(CaCO3)/%纸张类别(CaCO3)/%新闻纸410字典纸3035书籍纸1015卷烟纸2535杂志纸2030高添超压纸3040填充碳酸钙的粒径大小对纸张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粒径较小时,对纸张的光学性质如透明度、光泽度以及印刷光泽度的提高有利;粒径较大时,使纸的光学性质、涂料稳定性以及磨耗性较差.光泽度好的高级印刷纸所用碳酸钙以2微米以下
13、为好,特别是以0.10.5微米最好。最近研究表明,经特殊包覆处理的纳米碳酸钙比普通碳酸钙的光泽、不透明性、墨水吸收性都好,可用于各种高级印刷用纸。1.2.3在塑料中的应用碳酸钙广泛填充在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塑料中。添加碳酸钙可提高塑料制品尺寸的稳定性、硬度和刚性。特别是软质聚氯乙烯,硬度随碳酸钙的配入量增加而加大。碳酸钙的加入可改变塑料的流变性能,提高塑料制品的耐热性。普通碳酸钙对塑料来讲,只能起填充剂的作用,他的添加或多或少地降低了塑料的抗张强度,使伸长率减小,硬度逐渐增加。针对这些情况,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就可
14、以使其起到功能填料的作用,可改善塑料的抗檫伤性、平滑性、抗冲击性能和混炼过程中的黏流性。任显诚等18对纳米碳酸钙增强增韧聚丙烯进行了研究,聚丙烯/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纳米碳酸钙的含量小于1%时,纳米粒子对PP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含量在10%以上时拉伸强度随用量增大而降低;当纳米碳酸钙同量在30%以下时,都对PP进行增韧。未经处理的纳米碳酸钙同聚丙烯基体表面性质差异很大,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表面张力,纳米碳酸钙难于均匀分散到聚丙烯中去,因此无法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故界面处理剂对增韧效果起重要作用,纳米碳酸钙由于粒子尺寸小,表面能高,本身自聚倾向严重,应用普通熔融共混工艺不能完全将其均
15、匀分散到聚丙烯中。界面改性剂的加入,一方面降低了碳酸钙的表面能,削弱自聚倾向,使之易于被PP浸润、包覆,增加其在PP中的分散性;另一方面,增加了碳酸钙同基材之间的界面粘结状况,使应力易于传递和均化。界面改性剂在PP/纳米碳酸钙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纳米碳酸钙粒子在PP中的分散性。用量必须适当,改性剂用量过少,不足以完全包覆碳酸钙表面,降低碳酸钙的分散性;用量过多,则会导致改性剂剩余,成为新的断裂薄弱点,从而使材料抗冲击强度降低。随着纳米碳酸钙加入量的增大,试样的抗冲击性能显著增大。增韧作用,属于无机刚性粒子的非弹性增韧,其机理是随着粒子的微细化,比表面积增大,与塑料基体的接触面积也增大,当填充
16、复合材料受到外力时,微小的刚性粒子可引发大量微裂纹,吸收冲击能量,达到增韧的效果。第二章:纳米碳酸钙的化学生产方法2.1复分解法的浓度、温度以及生成碳酸钙的过饱和度,并加入适当的添加剂等方法,得到球形、粒径极小、比复分解法是采用水溶性钙盐(如氯化钙等)与水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铵或碳酸钠等),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反应,通过液固相反应过程制得纳米级碳酸钙产品。这种方法可通过控制反应物表面积很大、溶解性很好的无定形碳酸钙。所得产品纯度高、白度好,但由于吸附在碳酸钙中的大量氯离子难以除尽,生产中使用的清洗法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洗涤用水,故目前国内很少采用。2.2碳化法碳化法1是将精选的石灰石煅烧,得到
17、氧化钙和窑气。氧化钙消化生成的悬浮氢氧化钙在高剪切力作用下粉碎,多极旋液分离除去颗粒及杂质,得到一定浓度的精制氢氧化钙悬浮液;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加入适量的晶形控制剂,碳化至终点,得到要求晶形的碳酸钙浆液;最后再经过表面处理、干燥破碎得到纳米碳酸钙产品。在碳化法中,碳化过程决了轻质碳酸钙的粒度和晶形。该方法具有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廉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生产纳米级碳酸钙的主要方法。他主要包括间歇式碳化法、连续喷雾碳化法以及超重力碳化法等几种生产方法。2.2.1间歇式碳化法间歇式碳化法3生产纳米碳酸钙是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在搅拌鼓泡碳化塔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与经通过冷冻机降温后的氢氧化钙发
18、生乳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因其反应控制是间歇式进行,故称间歇(冷冻)式碳化法。按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接触方式的不同,它又可以分为间歇鼓泡式碳化法和间歇搅拌式碳化法两种。间歇鼓泡式碳化法是将58波美度石灰乳痈冷冻机降温至25以下,泵入碳化塔中,保持一定液位,由塔底通入窑气鼓泡进行碳化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浓度、气液比、添加剂等的工艺条件,间歇制备纳米碳酸钙。此法设备投资小,操作简单,但耗能较高,工艺条件较难控制,粒度分布较宽。间歇搅拌式碳化法,也称釜式碳化法,是将石灰乳通过冷冻机降温至25以下,放入碳化反应釜中,通入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在搅拌下进行碳化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浓度、搅拌速度、添加剂等条
19、件间歇制备纳米碳酸钙。此法设备投资大,操作较复杂,但因搅拌气液接触面积大,反应较均匀,产品粒径分布较窄。2.2.2连续喷雾碳化法连续喷雾碳化法是日本白石工业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发的一种工艺,通常采用多个碳化塔,含二氧化碳的窑气从塔底进入,与塔顶喷雾成一定液滴径的石灰乳逆流接触,进行碳化反应。此种碳化工艺可以使两段式,也可以是三段式至多段式,一般以24段为好。段数的选择要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性能要求决定。采用喷雾式碳化工艺,通过调整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钙悬浮液的浓度、喷雾液滴径以及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浓度、空塔速率、气液比和浆液的每塔碳化率,即可得到平均粒径小于100nm的碳酸钙。同样,调节反应器的
20、反应参数,可以得到立方形、链锁形、类球形等单一超细产品5。例如选用三段碳化法,控制碳化过程中氢氧化钙悬浮液浓度为0.1%10%(质量)、温度为130、一定液滴直径以及一定的空塔速度,可得到小于100nm的立方形碳酸钙。该方法生产纳米碳酸钙效率高、经济效益较好,并能实现自动化大规模生产,不足之处是设备投资较大。2.2.3超重力碳化法超重力碳化法是北京工业大学超重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合成纳米碳钙的方法。它是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为原料,根据分子反应的理论,利用旋转产生的比地球重力加速度大得多的重力环境,在分子尺度上有效控制碳化反应和结晶过程,制得粒度小、分布均匀的纳米粉体碳酸钙。高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米 碳酸钙 生产 应用 现状 前景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