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镇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流水镇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水镇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江大学技术经济学报告院 (系) 经济学院 专 业 班 级 经济30801班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目录一、总论 (一)项目概况(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四)项目建设背景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二)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三、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一) 项目建设条件1 自然条件2 基础设施条件(二)项目建设方案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 民居建筑方案3 配套工程方案四、项目实施进度及组织管理(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二)项目组织管理1管理组织2工程管理五、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1、工程费用估算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估算3、基本预备费4、村民自建房建筑工程费六、
2、社会效益分析(1)利于加快推进讴乐新区建设(2)利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3)利于改善讴集村民生活品质, 七、结论及建议(一)结论(二)建议流水镇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一、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宜城市讴集村建设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宜城市流水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地点:宜城市流水镇下讴乐开发区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用地面积86667m2,安置277户,建筑占地面积30400m2,总建筑面积86755m2,道路面积16500m2。主要建设内容有道路工程、水电通信有线电视等管道工程、边坡处理工程、绿化工程及民居建筑工程等。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
3、826.19万元,其中配套工程费用1897.83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298.35万元(其中土地使用费1105万元)、基本预备费159.81万元、村民自建房投资3470.2万元。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3355.99万元、村民自投3470.2万元。 项目实施期限:项目实施期限为23个月,即从2007年2月到 2008年12月。(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宜城市流水镇下讴乐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位于宜城市流水镇新区,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24日,是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县政府对公司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实行独立核算,是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法定代表人应国有,注册资本9000万元,经营范围为宜城市
4、流水镇讴乐新区内的工程建设、投资、开发等。公司技术力量较强,工程建设管理经验丰富,成立4年来,已完成土地征用1780亩,开发新区面积575亩,共组织实施了10多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亿余元。(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地面积:86667m2;安置总户数:277户;建筑占地面积:30400m2;总建筑面积:86755m2;道路面积:16500m2;建筑密度:35.1 %;容积率:1.001;绿化率:27%;总投资估算:3355.99万元(不含民房自建投资3470.2万);建设期:23个月(2007年2月-2008年12月)。(四)项目建设背景为提高宜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扩大城市规模、有效
5、集聚人口,县城近期居住建设应以新区建设为主、旧城改造为辅,做到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村庄因缺乏统一规划,改造难度很大,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已把该项目列入宜城市2007年度重点建设项目,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农村、农业“三农”工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推进城乡一体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随着讴乐新区的开发建设,现已具备了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客观条件。改善讴集村民生活品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的决定,其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主要内容之一。现讴集村由于建设较早,村庄缺乏统一规划,民居建筑结构、造型杂乱无章,还现存水、电、通信、排污、道路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民收入来源仍然是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本项目建设得到宜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入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山体搬迁、土地平整及地基夯实等前期工作,土地开发收入可作为项目资金投入。因此,项目建设资金是有保障的。2、建筑材料来源有保障工程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钢材可从本地采购,水泥可由附近的常山、江山生产企业供给,砂、砂砾和碎石本地能
7、供应,各种材料来源有保障。3、施工条件有保障有着丰富的建筑建设经验,具有合格的建设队伍,施工设备配套,能够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三、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一) 项目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流水镇位于湖北省宜城东南部,汉江河边,属大洪山余脉丘陵地带。全镇土地面积大,温、光、水等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地质优良,气候适宜,耕作便利,栽培模式新,农业生产条件好,所产西瓜 个大、味甜、口感好、含糖量高,有“流水西瓜甜万家”之美誉。宜城市流水镇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农业大镇。流水镇交通发达,靠省道高速等多条重要交通枢纽均经过流水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流水镇位于宜城市东南部约31公里,沿汉江逆流而上可抵襄
8、樊、丹江口等地,顺流而下可达钟祥、仙桃、武汉等埠,省道随南路连接东西,宜钟路贯穿南北。距武汉约300公里,至襄樊约40公里。2、基础设施条件交通条件流水镇位于湖北省宜城东南部,汉江河边,属大洪山余脉丘陵地带。供水、排水条件项目供水取自东路市政供水管网,水源由南漳县自来水公司提供。自来水厂现日供水能力为3万吨,正在建设中的城市供水工程完工后,日供水能力将达到5万吨,完全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电力和电信项目区东北侧香东路敷设有电力、电信等工程管线,项目用电、通信等可直接引入。3 、社会经济条件综上所述,本项目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配套,经济社会条件良好,完全具备各方面的建设条件。(二)项目建设方案1
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86667m2;安置总户数:277户;建筑占地面积:30400m2;总建筑面积:86755m2;道路面积:16500m2;建筑密度:35.1 %;容积率:1.001;绿化率:27%;总投资估算:3355.99万元(不含民房自建投资3470.2万);建设期:23个月(2007年2月-2008年12月)。2 、民居建筑方案民居建筑以联立式(二联)为主,追求淡雅清新、含蓄大气的建筑风格,造型多样、功能合理、材料协调,运用坡顶、大型景观阳台等建筑元素。每一建筑单体根据其所处的位置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人的视觉感受确定体量和高度,保持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和谐关系。建筑立面采用
10、淡雅的外墙面、清灰屋顶、页岩、片石饰面和局部喷涂组合,使建筑立面产生丰富、柔和、协调效果。民居总建筑面积86755m2,布置277户,分大、小两种户型。大户型135户,占地面积120 m2;小户型142户,占地面积100 m2。民居建筑均为三层结构,局部有半地下室,顶层设阁楼。建筑间距按1比1控制,局部地块放宽到1比1.1,在实现紧凑用地的同时保证每户都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村民自备车库采用半地下停车方式,每户配置一个车库。3、 配套工程方案 道路道路系统分干道和巷道两级,干道是内外交通的主要道路,也是区块发展的重要轴线,在区块的整个交通系统、景观系统和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巷道是具
11、有农居特色的宅前道路,起着居民出行与驻足的作用,同时也是景观渗透的通廊。区块道路系统采用尽端式道路网,在满足通畅、便捷、安全、舒适的前提下,以最短的交通距离和最小的道路面积解决居民的出入交通,同时为消防、急救车辆提供必要的通道和回车场地。 绿化区块绿化系统注重引入山体绿化景观,以区块中心绿地为基质,通过带状绿化引导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系统。在干道西侧居住用地,采用构建“十字型”带状绿化廊道,引入山景和中心绿地;在干道东侧居住用地,以山体为对景,呈放射状引入多条绿化通廊,并通过带状绿化与绿心衔接;干道两侧绿化系统由干道林荫道串接贯通,共同构建完备的绿化系统。排水工程雨水排放:雨水设计重现期为一年,
12、按5年校核;项目区单体建筑的雨水设小明沟或暗管收集,收集后排入主、次干道的雨水管,并顺地势分别排入东路及205国道的市政雨水管,汇集后统一排入芹江。污水排放:本项目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水量取用水量的80%,即397.8m3/天。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二级生化预处理后,经污水管收集分别排入城市污水干管,统一送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电力工程本项目区用电负荷主要为居民生活用电。用电负荷居民住宅按40W/ m2估算,总负荷约为3470.4KW,考虑同时系数及变压器负荷率,供电变压器总安装容量约为3860KVA。项目区设10KV开闭所一座,供电电源引自附近的10KV开关站。根据负荷的分布情况,设2座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水 新农村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