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视的实验模拟毕业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远、近视的实验模拟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近视的实验模拟毕业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广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远、近视的实验模拟 院 系: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 业: 物 理 学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2013年5月10日23远、近视的实验模拟摘要 通过与国外情况比较,本文就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大幅增加这一现象展开研究。首先将生物学与物理学相结合介绍了视力变差的原因。其次,本着教育从青少年学生抓起的想法,深入与中学老师探讨,利用物理教材中眼睛与光学仪器内容,不仅把物理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利用相关的知识对中学生进行了健康教育。关键字 近视;眼睛;实验;模拟;矫正 Abstract By comparison with the situation
2、 abroad, a study of myopi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this phenomenon. First, biology and physics combined the deterioration of eyesight. Secondly, in line with the idea of education from a young student grabbed, depth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physics textbook eyes and optical instr
3、uments, not only physics knowledge to the students, and the use of relevant knowledge on the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Keywords myopia; eyes; experiment; simulation; correction目 录1.前 言52.近视和远视病理分析62.1眼睛的组成62.2什么叫近视和远视72.3眼睛成像原理72.4近视和远视的成因82.5近视的治疗与预防93.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近视情况分析93.1美国近视情况分析103.2德国近视情况分析103.3新
4、加坡近视情况分析113.4日本近视情况分析113.5中国近视情况分析113.6总结114.进行近视眼的实验模拟124.1近视眼实验模拟方案一124.1.1概况与构想124.1.2实验模型与实验方法134.1.3总结144.2近视眼实验模拟方案二144.2.1概况与构想144.2.2实验模型与实验方法154.2.3总结164.3改造、自制模型,改进实验方法164.3.1设计思路164.3.2实验器材与制造方法174.3.3实验步骤194.3.4实验总结2005.结 论21参考文献22致 谢231.前 言据我国卫生部和教育部前段时间进行的联合调查,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近视发生率超过60%,位居世界第
5、一位,总体近视人数和青少年近视人数也均达世界第一1。如何保护珍贵的视力,预防近视的发生,减少近视人数,特别是如何降低青少年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不得不重视的课题。恰逢粤教沪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有眼睛与光学仪器一节课内容,笔者认为作为物理老师的我们不仅仅只要求学生能记能画能答,达到应考要求,还应肩负起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教育任务。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花一点时间深入讲授这一节内容,并最好有合适的实验器材即一个仿真程度高、能正确反映出人眼特征、近视时发生的变化而且操作简易的眼球仪进行演示实验,上一节充满乐趣而又让学生获益良多的物理课,讲授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因和其矫正的方法。不但可
6、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又能达到考试的要求,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眼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对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本节课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比例不高,因此本节课内容往往得不到老师们的重视。传统教学往往都是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讲一讲眼睛的组成和构造,也许还说一说各部分的功能,看一看近视眼、远视眼与正常眼的光路图,记一记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所采取的方法。这种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可以用最少的课堂时间达到良好的应试目的,但是学生却没有对眼睛健康形成正确的认识,甚至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达不到对青少年学生眼睛健康教育的目的。而且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
7、个问题:一、在真正的生活中人眼到底是怎样看清楚不同远近的景物?二、近视和远视发生原因有几种?眼睛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近视不能看清楚远处的东西而远视无法看清近处的东西?三、当时人们是怎么样想到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和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四、在人的视觉形成过程中,为什么在视网膜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而人的感觉却是正立放大的像?这该如何用实验来模拟和证明?为了加深学生对眼睛的认识、让学生首先对眼睛健康重视起来以及解决上诉四个笔者认为在本节课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笔者采用的是采用教具进行实验演示模拟的教学方法代替一般的传统教学。计划用时是一个课时,虽然要比以往的10到15分钟的教学时间要多,但让学生
8、有更深刻的了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用眼习惯。在这样一节有三重目的的特殊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眼睛成像演示实验。要做好这个实验,前提是具有一个仿真程度高、能正确反映出人眼特征、近视时发生的变化、操作简易的眼球模型,其中又以晶状体模型最为关键,因为晶状体是眼球屈光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唯一具有调节能力的屈光间质2。纵观国内不少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已经制造出一些其凸度可变,仿真程度非常高的晶状体模型。配合这些“人造晶状体”,可以在课堂上有很好的演示效果,能反映出人的视觉形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变化及其矫正。但是在笔者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老师们的这些眼球模型设计风格不一,有的设计简单但功能不能满足上课
9、需要,有的设计精细巧妙却没有总结其使用方法。因此,笔者在参考各前辈们的前提上,探讨该如何改进其人眼模型,总结其使用方法和步骤,如何能最好地上好这一节课,也可以给需要的老师们一个参考。2. 近视和远视病理分析2.1眼睛的组成一束光线射入眼睛到我们形成视觉,按先后顺序分别通过了角膜(Cornea)具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当有外来异物接触时,眼睑便会不由自主地合上,起保护作用3;瞳孔(pupil)类似于照相机的光圈,可以根据外部光线强弱自动改变其大小,控制进光量4;晶状体(lens)是一个双面突起的透镜,可以对进入眼睛的光线进行弯曲,使光线焦点刚好处于视网膜处,人才能看到清晰的景物,是屈光系统中最重
10、要的组成部分;玻璃体(vitreousbody)充满于整个眼球,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具有固定视网膜和一定的屈光功能5;视网膜(retina)感光细胞所在的地方,当感受到光时,感光细胞可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大脑6。当然,人眼的组成是十分复杂的,其组成远远不止以上几个部分,对于一般的中学生,和本文做探究的实验只要求知道上述几个组成。事实上它们也是人眼中最为重要的组成。2.2什么叫近视和远视一般来说正常的眼睛在调节静止状态下,距离超过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进入眼睛,通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主要是晶状体)的屈光后,光线焦点可以正常地落在视网膜上面,这样人便能看到清晰的成像。具有这一种屈光本领
11、的眼睛我们称为正视眼(emmetropia)。如果在没有其他仪器的帮助下,由于各种原因5米之外的平行光线无论如何都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焦点总处于视网膜前方,不能形成清晰的像,这种眼镜成为近视眼(myopia),简称近视7。而因为原因的不同,常见的大概有轴性近视(axial myopia )和屈光近视(refractive myopia )两种,其中以轴性近视最为常见8。反之,若光线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焦点总处于视网膜后方,这样的眼睛称为远视眼(hyperopia),同样远视可分为轴性远视(axial hyperopia)和屈光远视(refractive hyperopia)两种。2.3眼睛成像
12、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或者照相机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以前的照相机只适合拍远景而不适合拍近处的物体,因为没有自动对焦系统(Auto Focus),光线的焦点无法根据景物的距离自动落在感光元件(CCD)上,所以拍近处的物体会十分模糊。事实上这就是一个“远视眼”。而如今所有的照相机和大部分的手机摄像头基本上都有自动对焦系统,能根据景物远近自动调节时光线焦点准确落在感光元件上,从而使拍近景和远景都得心应手。其实照相机对焦系统的发明就是模仿我们的眼睛。我们知道一个正常视力的人无论看近处的物体还是远处的景物都能看得十分清晰,但是根据光学原理知道我们眼睛不可能同时让近物和远景发出的光线同时聚焦在视网膜上
13、,那么人的眼睛是如何根据我们的需要做到的呢?下面一起来分析。根据光学知识可知,焦距和屈光度是互为倒数的关系。若果我们5米为分界线,5米以外的物体叫做远景,那么5米焦距对应的屈光度便是1/5m=0.2D。能看清楚5米处景物的眼睛便已经是正视眼。假设如果我们看书、写字和玩电脑时距离是0.4m,那么这个时候0.4m焦距对应的屈光度是1/0.4m=2.5D,如果我们看书、写字和玩电脑时距离是0.2m,那么这个时候对应的屈光度是1/0.2m=5.0D,为了达到不同状态下所需要的不同屈光度,晶状体形状、凸度可以改变,眼球前后距离,即眼轴(axis)也将同时改变长度以便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上。这样不同距离的光
14、线焦点就可以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经过感光细胞的信号转换、大脑的图像处理,最后人们就看到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2.4近视和远视的成因我们一般所说的近视以轴性近视最为常见,产生的原因很多,但除先天遗传因素外基本上都是与用眼习惯方法不当有关。屈光系统健康正常的眼睛适合于长时间看5米以外的景物和短时间看近处的东西,比如说读书、写字、使用电脑等等。如果用眼不当,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而不作休息看一下远景,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就极易因眼部疲劳而造成近视。具体分析其原理,上文已经提到,当物体距离0.4m时对应屈光度是2.5D,为了达到这个屈光度晶状体必须变得凸起,眼球也必须同时拉长,也就是说眼睛暂时变成了2.5D
15、-0.2D=2.3D,也就是230度近视眼。若果物体仅距离0.2m,对应的屈光度是1/0.2m=5.0D,晶状体必须变得更加凸起,眼球也必须同时拉得更长更长,也就是说变成480度的“大近视”。一般来说如果劳逸结合,眼轴长度、晶状体形状在变形之后还是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的,但是如果连续看近物时间过长,眼球的调节就会变得疲劳,长时间的形变很可能就无法完全恢复,变成“终生形变”,也就是说变成真正的永久近视眼了。还处于“身体可塑期”的青少年,因为身体各方面还没有完全定型,眼球的长时间形变更容易发展成为永久形变。事实上大多数近视都是由于眼轴被拉长无法恢复导致的,这种近视就是前文所提及到的“轴性近视”,还有
16、一部分是因为角膜、晶状体太凸,屈光能力太强无法恢复导致的,称为“屈光性近视”9。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反之,远视眼一般是先天性眼球长度太短,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称为轴性远视。又或者是角膜、晶状体凸度不够,屈光能力过弱,光线也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这种称为屈光性远视。而老年人因为眼部调节能力过弱,不能自动控制晶状体的凸度也会产生屈光能力过弱的现象,这种屈光性远视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花”。2.5近视的治疗与预防由上文近视原理可知,远处平行光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所以我们就想办法使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在不改动眼睛结构的基础上,最简单的办法是使远处过来的平行光变成稍微发散的光线,这样的
17、话即使眼轴过长,经过晶状体的屈光后光线焦点仍能落回视网膜上。使平行光发射,通过八年级上册物理的光学内容可知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凹透镜。正因如此,近视眼镜就应运而生,事实上我们常见的近视眼镜就是凹度不尽相同的凹透镜。同理,解决远视问题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佩戴远视眼镜,也就是凸透镜。近视的同学在看远处的景物不清晰,于是到眼镜店配近视眼镜。但是眼睛只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发生发散的变化也不可能使眼球恢复到原来的长度,也就是说眼睛依旧处于近视眼状态。看远处的东西是变清晰了,但是假如一个3.0D(300度)近视眼佩戴了300度的近视眼镜,如果日常用眼习惯仍不改进,那么看30cm处近物时眼睛实际上是处于3.0D+3.
18、0D=6.0D,即600度高度近视状态,仍然长期不看远处的话便会一直重复这些过程,近视还会一直加深,这就是为什么佩戴眼镜后视力仍会继续恶化的原因。近视眼的发生常常出现在人的少年时期并在青年时期(20岁以前)得到发展。眼睛的变化是眼球自身对人的用眼习惯和环境需要的一种适应的后果,并且在发育阶段形成不可逆、永久性的变化。由于眼睛内部结构十分复杂精细,眼睛结构包括眼轴长度在目前医学技术来说还不太可能可以改变,做角膜屈光矫正手术事实上就是佩戴了一副“无形的眼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发散,但却伤害了角膜,所以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这也说明了现今阶段仍不能完全根治近视眼,但是既然近视眼的形成是对眼睛长期处于
19、的光环境的一种适应,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让眼睛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中”,防止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10。3.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近视情况分析为了研究近视群体在世界各国的分布情况,笔者经过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大概分析了代表西方国家的美国和德国,代表亚洲国家的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的近视发生情况,详细的内容如下:3.1美国近视情况分析美国的近视率在全世界范围里处于一个十分低的水平,其中总体近视率约为10%,而青少年近视率大概是25%11。原因不是因为美国学生的学习压力小所以近视发病率低,而是因为美国有8项措施保护青少年儿童的视力:第一,学校教育,社会宣传,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其中主要
20、的内容是:(1) 阅读书本和看电脑屏幕每隔半个小时闭眼休息或看远处景物两分钟。(2) 在看书和看电脑屏幕是要常常眨眼睛以保持眼部湿润。(3) 电脑显示器与眼睛距离最小为45cm(4) 电脑显示器中点应低于双眼15cm左右最为适合。第二,美国人一般喜欢用全光谱灯泡,也就是最普通的白炽灯,降低室内阅读时对眼睛的损害。第三,美国人喜欢在室外阳光过强时佩戴墨镜,保护眼睛。第四,美国人一般购买防眩电脑显示器和电视,将眼睛伤害减到最小。第五,美国家长严格要求孩子每天保证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3.2德国近视情况分析如果说美国的近视率已经很低,那德国的近视人数就几乎可以忽略。据悉,德国不论在小学还是在大学都很
21、少人佩戴眼镜。一些不得已戴上眼镜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成为了“异类”、“怪物”。德国的青少年近视率近年来已经低至15%。德国近视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长和社会对眼睛的重视程度十分高。德国还有一套十分有新意的眼保健操,不仅用手指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而且还配合眼球不同方向的快速转动。做这一套操要花至少5分钟的时间,而学校要求学生每天上午下午在学校各做一次,晚上临睡觉之前也要再做一次。有的学校让孩子戴上巫婆眼睛从小体现戴眼镜的不便,让孩子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有的学校定期举行登高活动,让孩子瞭望田野群山达到养眼的目的,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视力。3.3新加坡近视情况分析据新加坡保健促进局的统计显示,新加坡青少
22、年学生近视率超过50%,而且男女近视比例悬殊较大,约58%女生患近视或其他视力问题,男生也超过了50%。新加坡有30%的幼年儿童患有近视,而这一比例在澳大利亚大概只有1.3%3.4日本近视情况分析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显示,日本近几年来青少年近视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超过60%。日本一直以来是世界近视发生率最高的国家。其中2010年日本小学近视率28%,初中生近视率49%,高中生近视率64%,大学生近视率也超过64%。仅从近视率来看,日本已经连续多年稳坐世界第一近视大国的宝座,但近两年来已经逐渐被中国所超越。3.5中国近视情况分析我们从小开始就听到耳熟能详的童声:“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闭眼”中
23、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要求学生课间要做眼保健操。但是,随着眼保健操的推行,我国的青少年近视率不降反升。两年前,我国的青少年近视率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而两年后的今天我国的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已经超过60%,总体近视发生率已达33%,成功击败日本夺得冠军宝座。我国的青少年近视率比美国的25%高出2.4倍,其中小学生33%、初中生60%、高中生77%、大学生80%。调查显示中国78%高中生在校学习时间超过8个小时,还有57%高中生在家学习2个小时以上,中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是1214小时。如此高度紧张的学习,在加上孩子的眼睛健康得不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近视率远远高于美国甚至成功超越日本也不足为奇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远、近视的实验模拟 毕业论文 近视 实验 模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