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河中桥简支T型梁桥上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
《金水河中桥简支T型梁桥上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水河中桥简支T型梁桥上部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10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及方案选择. 4二、 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4(一)设计资料. 5(二)横截面布置. 6(三)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10(四)横隔梁的设置.10三、 主梁作用效应计算.10(一)永久作用效应计算.11(二)可变作用效应计算(G-M法).13(三)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27四、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27(一)跨中截面钢束的估算和确定. 30(二)预应力钢束布置. 35五、 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36(一)截面面积及惯性矩计算. 38(二)截面静距计算. 40(三)截面几何特性汇总. 41六、 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41(一)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
2、2(二)由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3(三)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4(四)由钢束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7(五)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8(六)成桥后各截面由张拉钢束产生的预加力作用效应计算.52(七)预加力计算及钢束预应力损失汇总. 54七、 主梁截面承载力与应力验算. 57(一)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验算. 57(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验算. 61(三)持久状态构件的应力验算. 67(四)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74八、主梁端部的局部承压验算. 76(一)局部承压区的截面尺寸验算.76(二)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78九、主梁
3、变形验算.79(一)计算由预加力引起的跨中反拱度. 79(二)计算由荷载引起的跨中挠度.79(三) 结构刚度验算. 70(四)预拱度的设置. 83十、横隔梁计算.83(一)确定作用在跨中横隔梁上的可变作用. 84(二)跨中横隔梁的作用效应影响线. .84(三)截面作用效应计算.86(四)截面配筋计算. 87十一、行车道板计算.89(一)悬壁板荷载效应计算.89(二)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91(三)截面设计、配筋与承载力验算.96参考文献.98金水河中桥简支T型梁桥上部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方案选择该工程为二级公路,全长约2公里,设计荷载为公路 II 级,设计行车速度 80 公里/小时,双向两车
4、道,桥面净宽 9 米,人行道设计为 0.75 米。从结构形式考虑,简支梁桥为静定结构,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肋内配筋可做成钢筋骨架,保证抗剪等条件下尽可能减小腹板的厚度,经济适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是中等跨径桥,最后方案选择预应力混凝土 T 形简支梁桥。因为 T 形截面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是中小跨径中应用最广泛的桥型。本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简支梁桥荷载、主梁截面几何特性、钢束预应力损失的计算,采用后张法施工工序,对其进行设计,又通过各验算以确保工程合理。二、 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一)设计资料1梁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20m(墩中心距离);主梁全长:19.96m(主梁预制长度);计算
5、跨径:19.60m(支座中心距离);桥面净空:净-9m2+0.75m2=10.5m。2设计荷载公路-II 级,人行道板 4.0 KN/m2,人群荷载 3.0 KN/m2。3材料及工艺混凝土:主梁、桥面铺装用 C50,栏杆、人行道用 C35。预应力钢筋束:预应力钢筋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15.2钢绞线,每束6根,全梁配7束。普通钢筋:直径大于等于 12mm 的用 HRB335 钢筋,直径小于 12mm 的均用热轧 R235 钢筋。工艺:按后张法工艺制作主梁,采用内径 70mm、外径 77mm 的预埋波纹管和夹片锚具。4设计参考依据(1)交通部颁公
6、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2)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简称公预规;(3)叶见曙编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年 4 月版;(4)姚玲森编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年 12 月版。5. 基本数据(表1) 基本计算数据 表1名称项目符号单位数据混凝土立方强度fcu,kMPa50弹性模量EcMPa3.45104轴心抗压标准强度fckMPa32.4轴心抗拉标准强度ftkMPa2.65轴心抗压设计强度fcdMPa22.4轴心抗拉设计强度ftdMPa1.83短暂状态容许压应力0.7fckMPa20.
7、72容许拉应力0.7ftkMPa1.757持久状态标准荷载组合:容许压应力0.5fckMPa16.2容许主压应力0.6fckMPa19.44短期效应组合:容许拉应力st -0.85pcMPa0容许主拉应力0.6ftkMPa1.59s15.2钢绞线标准强度fpkMPa1860弹性模量EpMPa1.95105抗拉设计强度fpdMPa1260最大控制应力con0.75fpkMPa1395持久状态应力(标准荷载组合)0.65fpkMPa1209材料重度钢筋混凝土1KN/m325沥青混泥土2KN/m323钢绞线3KN/m378.5钢束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Ep无量纲5.65(二)横截面布置1主梁间距及主梁
8、片数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经济,同时加宽翼板对提高主梁截面效率指标很有效,故在许可条件下应适当加宽T梁翼板,本设计主梁翼板宽度为2100mm,由于宽度较大,为保证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桥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刚性接头,因此主梁的工作截面有两种:预施应力、运输、吊装阶段的小截面(bi=1600mm)和运营阶段的大截面(bi=2100mm),净9m+2x0.75m的桥宽选用五片主梁,如图1所示。半纵剖面AA图1 结构尺寸图(尺寸单位:mm)2.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1)主梁高度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度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1/151/25,标准设计中高跨比约在1/181/19,
9、当建筑高度不受限制时,增大梁高往往是较经济的方案,因为增大梁高可以节省预应力钢束用量,同时梁高加大一般只是腹板加高,而混凝土用量增加不多,综上所述,本设计取用1200 mm的主梁高度比较合适的。(2)主梁截面细部尺寸 T梁翼板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桥面板受车轮局部荷载的要求,还应考虑是否满足主梁受弯时上翼板受压的强度要求,本设计T梁的翼板厚度取用100mm,翼板根部加厚到120mm以抵抗翼缘板根部较大的弯矩。 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腹板内主拉应力较小,腹板厚度一般有布置预制 孔管的构造决定,同时从腹板本身的稳定性条件出发,腹板厚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1/15.本设计腹板厚度取180mm。马蹄尺寸基本有布置预
10、应力钢束的需要确定的,设计实践表明,马蹄面积占截面总面积的10%20%为合适,根据公预规9.4.9条对钢束净距的要求,初拟马蹄宽度为400mm,高度为150mm,马蹄与腹板交接处作三角过渡,高度为100mm。按照以上拟定的外形尺寸,就可绘出预制梁的跨中截面(见图2) 图 2 跨中截面尺寸图(尺寸单位:mm)(3)计算截面几何特征将主梁跨中截面划分成五个规则图形的小单元,截面几何特性列表计算见表2 跨中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表2分块名称分块面积Ai (cm2)分块面积形心至上缘距离yi(cm)分块面积对上缘静距Si=Aiyi(cm3)分块面积的自身惯距Ii(cm4)di=ys-yb(cm)分块面积
11、对截面形心的惯距Ix=Aidi 2(cm4)I=Ii+Ix (cm4)(2)(3)=(1)(2)(4)(5)(6)=(1)(5)2(7)=(4)+(6) 大毛截面翼板21005105001750035.8226944522711952三角承托10010.6671066.72230.1539092090942腹板171057.5983251286062.5 -16.684757601761823下三角110101.711187611.11-60.88407701408312马蹄600112.56750011250-71.68308281330940634620188578.7I=8067092小
12、毛截面翼板1600580001333340.1625805202593853三角承托10010.6671066.72234.493118977118999腹板171057.5983251286062.5-12.342603911546454下三角110101.711187611.11-56.54351645352256马蹄600112.56750011250-67.34272080527320554120186078.7I=7343617大毛截面形心至上缘距离:ys=Si/Ai=188578.74620=40.82(cm),yb=140.28(cm)小毛截面形心至上缘距离:ys=Si/Ai=1
13、86078.74120=45.16(cm),yb=136.21(cm)(4)检验截面效率指标表明以上初拟的主梁跨中截面是合理的。(三)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如图1所示,本设计主梁采用等高形式,横截面的T梁翼板厚度沿跨长不变,梁端部区段由于锚头集中力的作用而引起较大的局部应力,也为布置锚具的需要,在距梁端1480mm范围内将腹板加厚到与马蹄同宽,马蹄部分为配合钢束弯起而从四分点附近(第一道横隔梁处)开始向支点逐渐抬高,在马蹄抬高的同时腹板宽度亦开始变化。(四)横隔梁的设置 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处的主梁弯矩横向分布,当该处有横隔梁时比较均匀,否则直接在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弯矩很大,为减小对主梁设计
14、起主要控制作用的跨中弯矩,在跨中设置一道中横隔梁;当跨度较大时,应设置较多的横隔梁,本设计在桥跨中点、四分点和支点处设置五道横隔梁,其间距为4.9m,由于主梁全长为19.96m,故设置端横隔梁的高度与主梁同高,厚度为上部为260mm,下部为240mm,中横隔梁高度为1050mm,厚度为上部为180mm,下部为160mm,详见图1-1所示。三、主梁作用效应计算根据上述梁跨结构纵,横截面的布置,并通过可变作用下的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可分别求得各主梁控制截面(一般取跨中、四分点、变化点和支点截面)的永久作用和最大可变作用效应,然后再进行主梁作用效应组合,本设计以边梁作用效应计算为例。(一)永久作用
15、效应计算 1.永久作用集度 (1)预制梁自重 跨中截面段主梁的自重(四分点截面至跨中截面,长4.9m):G(1)=0.4120254.9=50.47(KN) 马蹄抬高与腹板宽度段梁的自重(长3.6m): G(2)(0.606084+0.4120)253.6/2=45.81(KN) 支点段梁的自重(长1.48m):G(3)= 0.606084251.48=22.43(KN) 边主梁的横隔梁 中横隔梁体积:V=0.17(0.950.71-0.50.50.02-0.50.110.1)=0.1129(m3) 端横隔梁体积: V=0.25(1.10.6-0.50.01560.390)=0.1642(m3
16、)故边半跨内横梁重力为:G(4)=(1.50.1129+10.1642)25=8.3388(KN) 边预制梁永久作用集度 g1=(50.47+45.81+22.43+8.3388)9.98=12.73(KN/m) (2)二期永久作用 现浇T梁翼板集度 g(5)=0.100.525=1.25(KN/m) 边梁现浇部分横隔梁 一片中横隔梁(现浇部分)体积:V=0.170.250.95=0.040375(m3 ) 一片端横隔梁(现浇部分)体积:V=0.250.251.1=0.06875(m3 ) 故边梁在整跨内横梁重力集度为: g(6)=(30.040375+20.06875)2519.96=0.3
17、24(KN/m) 铺装 8cm混凝土铺装:0.08925=18(KN/m) 9cm沥青铺装:0.09923=18.63(KN/m) 若将桥面铺装均摊给五片主梁,则:g(7)=(18+18.63)5=7.326(KN/m) 栏杆及人行道板每延米重取为4.0KN/m 若将两侧栏杆及人行道板均摊给五片主梁,则:g(8)=425=1.6(KN/m) 边梁二期永久作用集度:g2=1.25+0.324+7.326+1.6=10.5(KN/m) 2.永久作用效应 1号梁永久作用效应计算表表3作用效应跨中=0.5四分点=0.25支点=0.0一期弯矩(kNm)611.3305.650剪力(kN)062.38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水河中桥简支T型梁桥上部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 金水 河中 桥简支 型梁桥 上部 结构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