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心电图报告中,T波改变是很常见的一种异常心电图诊断,但笔者常见到一些临床医生把T波的某些改变片面地误诊为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导致误诊误治,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损失。众所周知,心电图中的T波代表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T波形态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下降支较陡。T波的方向和QRS波主方向一致,在、46导联中直立,avR导联中倒置,其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的R波的1/10。任何引起心肌除极异常的因素都可能引起T波的相应改变,如形态、振幅、极性等,易变性较大。这些改变有些是基于原有的心脏器质性病变,而有的则是功能性紊乱或其他原因所致。现将几种常见的T波病因
2、概述如下,以资鉴别。1 T波低平或倒置 T波低于1 mm或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高度10 mm)或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电压大于同导联QRS波电压及T波的时间增宽,称巨T波。巨T波可直立,也可倒置,常见于:3.1 过早复极综合征左胸导联有V3V5明显高大直立的拱形T波,振幅10 mm,伴ST凹面向上抬高3 mm4 mm。过早复极综合征属功能性STT改变,其本身无临床意义,若合并胸闷或胸痛者,易误诊为前壁心肌梗死、变异性心绞痛,应注意鉴别。3.2 中枢神经系统巨T波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有高大T波或QT延长。因脑出血所致的心电图异常可达96.5%,T波高大直立,也可深倒置,有时不对称、不光滑或有切迹。
3、这种脑源性心电图提示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大或脑梗死面积广、预后差。3.3 迷走神经张力高、心跳慢者可见宽大T波ST段斜型抬高1 mm3 mm,但QT间期在正常高限。此外病窦综合征或完全性房室传导症状阻滞引起的亚斯也可见深而宽的T波,称晕厥T波,可持续几天到几个月。4 双峰T波 典型为圆顶尖状T波,以4岁9岁儿童多见,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脑血管病,以及某些药物引起,如乙胺碘呋酮、喹尼丁可使T波增宽伴切迹、QT延长。当QT延长到0.60 s时,应予高度重视,考虑停药。5 T波电交替 体表心电图上任意波段出现T波形态、振幅或时限的周期性改变者称T波电交替。凡心动过速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变 临床意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