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幻灯片1)(古典音乐响起)同学们,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的古人尤其是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拿起一本中国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好多个“月”字来同学们能抖出多少句有关“月”的诗歌呢?听了同学们的呤诵,我感觉像是在和诗人交谈一样是啊,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小楼吹笙有月,芦花深处有月诗人都爱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浪漫的月亮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美丽的词水调歌头,(幻灯片2)(板书课题、作者)看看他将寄月亮向我们诉说怎样的情感呢?二、了解作者,熟悉背景提问:对于作者苏轼,同学们了解多少呢?学生预习汇报,教师
2、补充(幻灯片3)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工著有东坡乐府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均有较高成就,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才比天高却命运坎坷,常被贬谪异乡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三、反复诵读、体会情感1、看着这首词,你是否想读一读呢?初读课文之前,给自己提什么要求呢?教师引导、评价教师提出要求(幻灯片4)初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的读教师引导自由朗读,个读,学生的教读(幻灯片5)巡视、做出中肯的
3、评价一边听学生读,一边进行字词检测(幻灯片6)宫阙(qu)琼楼玉宇(qingy&365;)朱阁(g)绮户(q)婵娟(chn jun)不胜寒( shng)2、教师范读(幻灯片7背景音乐)如果你认为老师读得好,那么请你像老师读的那样学一学,读一读3、再读课文:要求:有板有眼的读4、齐读课文:要求:有情有味的读四、赏读课文,品析语言(一)初步感知:读出情感了,我们还要懂得词的情感透过刚才的读,你读到了些什么呢?或者你有怎样的问题要提出来供我们一起探讨?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幻灯片8)说东坡的这首词可以说是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如此高的评价,让我们不得不
4、再对这首词做一番深入赏读(二)深入品读: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引出小序小序有什么作用?你从小序还发现了什么?补充:子由是苏辙的字苏轼、苏辙两兄弟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写此词时,作者41岁,被贬到密州,除政治不得意外,他与弟弟分别已有六七年不见了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幻灯片9)词分为上片、下片女生一起来朗读上片,看看上片写了什么内容?合作探讨:(1)苏轼现在被贬为了地方官,又和弟弟六七年未见,想想他的心情会怎样?(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 (4)、“高处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明月 几时 优质课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