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意图: 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的语言浅显易懂,一般学生都能读懂文意。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理解品读练笔”三大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作者的语言和进行仿写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所得。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2、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得到启示的习惯。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2、: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讨论交流: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过(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或是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2、师小结:学了这组课文,同学们都有所感,有所思。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手指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写的。(介绍作者)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
3、新词,读读认认,加以理解。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三、指读文中生字词。四、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件出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然后分别具体写_ ,最后总结告诉我们_五、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六、品读课文,感悟写法(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哪根手指的性格最像你或班级里的同学?最像你的或他人的手指的那一段多读几遍。(二)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或他人最像哪根手指?(三)学生说想法,说理由,结合朗读课文,随机交流,体会不同手指的不同性格和作用。1、大拇指:(1)性格:最肯吃
4、苦。(2)重点句:例如拉胡琴重东西反倒去,叫他用劲扳住。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肯吃苦?“死力”、“拼命”、“用劲”体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注意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指导朗读时,用“我”替换“他”,再读课文。(3)作者这些描写你平时注意到了吗?引导学生多观察。(4)读完之后你觉得大拇指还有什么作用?学生充分说,再叫一两个学生用排比的手法说。齐读相关课文。2、食指:(1)性格:机敏能干,哪些词句最能够体现?(2)重点句: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觉得食指重要吗?体会没有食指写字时的感受,学生说一说,体会“全”、“都”、“最多”、“必须”。3、中指
5、:(1)性格:养尊处优。(2)重点学习比喻句:他居于中央片刻不离。(3)结合课文观察自己的中指,说说感受。4、无名指和小指:(1)性格:能力薄弱,附庸享乐(2)重点句: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这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设问)(四)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四、学习末段,读文明理1、作者从这五根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手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出示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学生齐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指 教学 设计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