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的艺术特色.doc
《《琵琶记》的艺术特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记》的艺术特色.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记的艺术成就琵琶记的作者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琵琶记自问世以后,名重词坛,达到了“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它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它开始,南戏创作进入了文人的普遍视线。琵琶记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且颇具特色,对中国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 结构的特色琵琶记的戏剧结构是双线结构。这种双线结构是用剧中两个主人公的两种不同生活道路来组成的。一条线是蔡伯喈在京城的生活道路,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中的生活道路。这两条线上的出目是整个戏曲故事的主要部分,它是随着两个主人公的分别而开始,又随着两个主人公的团聚而结束。琵琶记的这种双线结构比较特殊,它的戏剧效果是很
2、奇妙的。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特别是在南戏和传奇中,双线结构是很普遍的。但它们当中有些多是两条线索表演两个故事,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关系,有的还没有关系,这在描写内容上就有分散之弊。可是琵琶记则不然。这两条线索演的是一家人的戏,表达的是一个主题,这在描写内容上,就显得集中。并且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对比排列,使剧中人物互增其悲,就在观众中大大增强了戏剧的悲剧效果。这就是琵琶记双线结构不同于其它双线结构的奇异之处和奇妙之处。琵琶记采用了双线并进的结构,以两种场面的对比来组织戏剧情节,这一点成为明代作家遵循的范式。(二)语言的特色琵琶记语言的风格,有自然澄澈的特色,以口头语写心间事,刻写入髓,委婉尽致。语言以
3、本色为主,兼具本色、文采二者之长,与人物身份、境地绝相符合,这正是琵琶记的语言艺术特色。首先,剧中人物的语言,与人物身份、环境相适应,注意在性情上着功夫,而不以词调巧倩见长。人物因不同性格、不同心境所以语言也有差别,目的是使语言真正成为刻画人物思想性格及情感的工具。如蔡伯喈与牛小姐在中秋赏月中,同是欣赏月亮,同是听箫笛之声,在同一景物里,表达出不同的人物感情,显示出不同的人物个性。牛小姐的语言是浸透了团聚的喜悦之情的,蔡伯喈的语言是浸透了离别的忧愁之情的。这是用欢悦和凄凉两种不同感情的语言描写出两种不同个性的人物。其次,琵琶记的语言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使用了文质相间、相对的两种语言风格:牛府一线与
4、蔡家一线分用雅丽和本色,二者具有鲜明的可比性且相得益彰。赵五娘这条线上的人物语言是本色语言。赵五娘作为一个民妇,她的唱段带有直抒胸臆、朴素无华的特点。赵五娘这条线上的人,是指赵五娘留在家中,她同她身边的这一群人物,即蔡公、蔡婆、张广才等。他们语言的特色有这样几点:自然朴质,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它不大讲究词藻的华丽,典故的运用,词句的雕琢,这是一种接近于人民生活的语言。而蔡伯喈这条线上的人物语言是文采语言,蔡伯喈这条线上的人物,是指蔡伯喈去京城做宫,入赘牛府。他同他身边的这一群人物,诸如牛小姐,牛丞相等等。他们的语言特色有这样几点:词句华美,文采灿然,语言富于色彩,讲究字句的雕琢,典故的运用
5、,是一种高度诗化的语言,是一种高雅的语言。 (三)声律的特色对琵琶记的声律后人颇多争议,根据之一是高则诚自己在剧中所说的“也不寻宫数调”。钱南扬认为:“高明自己虽提出了也不寻宫数调的口号,但实际琵琶记的声律,要比过去的戏文整伤完备得多,可以说集格律之大成。节奏的缓急,性质的粗细,声情的哀乐,以及搭配方面的联套、专用和兼用,宜叠用和勿宜叠用等,都结合具体戏情,安排得十分妥贴。”琵琶记中既有“两三人合唱”,又有各色的独唱、接唱、轮唱及众人的合唱,不仅使独唱与接唱、轮唱及合唱相互交替穿插,集中抒发了人物各自的感情,同时强化了气氛。节奏由慢趋紧,成为了典型套数,作为明清传奇的联套结构而沿袭使用。并且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琵琶记 琵琶 艺术 特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