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ppt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O/G/O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张银玲张银玲第一章第一章 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研究的回顾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研究的回顾4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研究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研究12345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及规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及规划划关于地区发展差距和发展政策关于地区发展差距和发展政策学科发展与学科理论方法的进学科发展与学科理论方法的进展展小小 结结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演变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演变时间 国家发展主要任务 国土开发任务 研究工作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 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以“156项”为中心的
2、工业基地建设,发展内地。 矿产资源开发及工业基地建设布局 大规模综合考察,工业基地规划中的联合选厂,以及铁路选线研究调查等。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以“三线”建设为中心, 发展重工业,农业“以粮为纲”。 工业布局 主要是“三线”建设的工业选厂定点和以工业为主的区域规划。同时,农业区划及其研究工作开始进行。 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 进行经济恢复工作,大量引进成套项目,发展以港 口和铁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规划 重点地区的区域规划及其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大规模振兴国民经济 国土开发规划 进行了全国和地区性国土开发及国土规划研究。 20世纪
3、90年代初期以来 进一步改革开放 区域发展 集中在区域发展、地区差距、西部开发等方面,取得大量的成果 v半个世纪来我国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研究工作的半个世纪来我国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研究工作的发展道路和基本经验为:以任务带学科,通过完发展道路和基本经验为:以任务带学科,通过完成国家任务而发展科学。成国家任务而发展科学。v特点:多学科综合研究特点:多学科综合研究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研究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研究v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开展的大规模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是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及区域发展的基础。因此,综合考察及其研究工作就是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
4、任务基本任务是“查明资源条件,提出开发方案和建议”。 v 根据综合考察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自自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至年代至6060年代年代,综合考察是从摸清资源做起,在调査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基本特征与数量、质量的 基础上,提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方案。而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至年代至9090年代中期的综合考察年代中期的综合考察,多数是在具有一定的自然资源资料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地区进行的。 因此,重点在于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的综合评价,提出合理利用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区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建议。 v 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完成综合考察的目标,19
5、56年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自此,我国大规模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综考会共组织了40多个大型科学考察研究活动,参加的专业近百个,参加的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科研、生产部门,高等院校等850多个,共计2万多人次,考察研究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区。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考察研究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出了包括考察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区域开发与生产力布局方案,试验站研究报告以及各种专著、论文在内的一大批成果,约3300多种。为我国的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及其研究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一、综合考察的任务
6、和基本特点一、综合考察的任务和基本特点 1.1.综合考察的任务:综合考察的任务:(1 1)提供第一手科学资料。提供第一手科学资料。(2 2)提供国土整治和提供国土整治和国国土开发的决策依据。土开发的决策依据。(3 3)提供区域发展战略和发提供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展规划建议。规划建议。(4 4)解决重大科学问题。)解决重大科学问题。2.2.基本特点:基本特点:(1 1)目)目的性。的性。 (2 2)多学科与综合性、基础性、战略性。多学科与综合性、基础性、战略性。 (3 3)以任务带动学科发展以任务带动学科发展。 二、综合考察的主要类型地区二、综合考察的主要类型地区 1. 1.科学资料稀少地区科学资
7、料稀少地区 v这是指科学研究空白的地区。其科学考察研究的目的是积累基础资料。例如,青藏高原地区、横断山地区等。这种类型地区的综合考察,主要内容是收集地学、生物学的基础科学资料,并开展有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的综合研究。 2. 2.资源综合开发与国家重点开发建设地区资源综合开发与国家重点开发建设地区v这是指在一定时期国家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之前,需要全面进行自然资源分布、自然条件特点与变化规律和社会经济现状特征的综合调查研究,最终提出地区开发方向、国民经济发展远景以及生产布局与经济区划的设想方案和有关专题报告。v例如,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地区的综合考察及
8、其开发方案的研究。50年代提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合理布局的远景设想,内蒙古与宁夏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农业发展途径以及工业基地、农业商品粮基地布局方案考察研究。1956年开始的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1985年开始的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 3. 3.特定资源开发或自然改特定资源开发或自然改造造的地区的地区v指以特定自然资源为对象而开展的专题性考察研究地地区。如热带地区特种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重要河流水利资源综合考察和综合利用的研究;以解决资源开发与自然改造的一个或几个重大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性的调査研究,如如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该队在19531958年对黄河中游黄土高
9、原地区进行的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 文、气候、农林牧业发展、田间工程和社会经济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考察,以及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重要河流水利资源综合考察和综合利用的研究等。 三、综合考察对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及其研究的意义三、综合考察对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及其研究的意义(1)查明了我国边疆地区自然条件以及各种可更新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规律。 (2)对已开发地区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合理经营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提出了发展战略和对策。(3)对全国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证。 (4)对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区的治理改造提出了方案。 第二节第二节 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及规
10、划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及规划 一、工业布局及其研究一、工业布局及其研究 v 在我国,工业布局是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几十年来,我国以工业布局为中心的生产力布局研究是在三个地域层次地域范畴展开的。(1)微观地域,其地域范围相当于域市中的工业区,或者是新开辟的单独的工业区。这种工业布局研究,重要是从资源、水源、交通条件等的评价、比选而确定的。(2)中观地域,其地域范围是指省、自治区和地区级区域。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工业的地区综合发展和综合布局。其内容是确定工业生产的产业结构。例如,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另外,要求考虑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确定大型企业的区位。(3)宏观地域,其地域范围是指省、自治区及直
11、辖市以上的区域,或几个省区市组成的区域。在这种大范围的工业布局及其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前,有大企业的选厂定点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这方面的内容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转移了,主要是确定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国有企业的改造以及交通建设及相应的城镇建设、环境保护问题等。 1.1.联合选厂与工业布局研究联合选厂与工业布局研究v20世纪50年代以当时苏联援建的“156项”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有相当一部分工厂是以联合选厂的形式确定厂址的。例如,兰州西固化工区、太原西南郊化工区、吉林市江北化工区等。这种联合选厂主要考虑的是微观条件(水源、交通和城市依托等)地理工作者和经济学者曾经参与了部分工作,到了 2
12、0世纪50年代的中后期,工业布局问题开始同时考虑宏观区域条件的论证,地理和从事资源研究的人员结合西北地区的综合考察,进行了钢铁工业和能源工业布局研究。 2.2.地区工业综合布局研究地区工业综合布局研究 v 原因:原因: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工业企业的选厂定点涉及到愈来愈多的因素,企业的布局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几个要素的论证,企业布局论证的复杂程度愈来愈大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一个时期需要建设的企业数量愈来愈多,计划和建设部门也不可能做到一个一个企业地选厂定点,这就决定了要进行地区工业的综合布局和综合研究。 v 内容:内容:论证主导性大企业建立的可行性和合理规模及其布局;综合利用
13、主要资源或与主导性大企业配套的主要企业的发展和布局。 v 例如:例如:在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基础上的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的发展规模和布局;以为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交通、水源供应的规划布局;适应上述需要的城市建设与布局等。 3.3.工工业业发展和工发展和工业业布局因素的研究布局因素的研究v 在关于工业发展、工业基地布局研究中,交通、水源、矿产资源是20世纪5070年代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交通因交通因素素,如运输方式(技术因素)和运输费用的比较;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因素因素考虑矿产资源的数量(规模,储量等)和质量(品位、开釆利用条件),次要组分的含量和可洗选的性能等,以及水源因素水源因素、消费地因素消费地
14、因素等。我国学者在这方面最为著名的研究成果是对资源与工业布局、交通与工业布局、水源与工业布局的关系研究,这种研究早期受到原苏联生产力研究委员会的学者影响。在矿产资源评价方面,深入的工作是李文彦在20世纪7080年代完成的。在运输与生产力布局研究方面,有山西能源基地规划研究和兖州、滕南工业基地布局研究、淄博石油化工基地和胜利油田的工业布局研究,以及冀东以钢铁工业的工业基地布局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作出了具有国内创新性的成果。 二、区域规划及其研究二、区域规划及其研究1.1.在联合选厂基础上的区域规划在联合选厂基础上的区域规划v区域规划工作在我国开始于1956年,是在联合选厂和城市规划的基础上扩大范围
15、而发展起来的,因而最初是由建筑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员来承担。 v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区域规划工作就在全国许多省市广泛开展起来,相应的,经济地理工作者投入这一研究领域的逐渐增多。 v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地区经济实力加强,大规模资源开发和工业基地的建设提出了综合布局问题 ,区域规划更加必要。2 2. .区域规划及其研究的区域规划及其研究的特特点点 v区域规划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件地区性综合经济工作。它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由地理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及交通、水利等学者共同完成的一项规划与研究工作,仍然是围绕一个或几个大型矿产资源开发或大型工业企业或大型港口建设而进行的,具有地
16、区工业综合布局及其研究的全部内容。区域区域性性和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明显。 三、国土开发、国土规划及其研究三、国土开发、国土规划及其研究 1.1.研究任务的背景研究任务的背景v进人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发展大大加快了步伐。一方面,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的增大,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开始提出来了。在一个区域的开发中,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也提出来了,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也成了重要问题。这就意味着,在实施开发和发展的同时,国土整治的任务渐渐突出。另一方面,部门在地区开发中的作用有愈来愈大的趋势,在区域开发中“协调”的作用也变得愈来愈重要。 v 1981年4月2日,中央书记处第97次
17、会议提出国土整治工作的重要性。v 1981年9月国家建委组织开办国土整治研究班,邀请吴传钧、胡序威等著名地理学家作报告。这些报告重点阐述了国土规划的基本特点:战略性地域性建设性综合性。2.2.主要类型区域主要类型区域 v大型工矿业地区、大型水电站或水利枢纽、交通枢纽周围地区的国土开发规划;v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或大中城市集聚区的国土开发与国土整治;v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国土整治;v海岸、海洋地区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v以农林牧为主的农业区域的规划;v大型风景区、旅游区及自然保护区的规划。3.3.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课题课题研究研究 v背景:背景:京津唐地区是首都所在地区,经
18、过建国后30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增强。但是,长期以来京津二市在大项目建设、水资源利用以及城市的分工协作、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矛盾。当时的河北省唐山市的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发展到很大规模,也需要在京津唐地区明确未来的方向。自20世纪70年代末,京津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已经比 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京津唐地区具有典型的国土规划任务。v 过程:过程:1982年3月国家建委以(1982)建发土字135号文“关于印发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纲要研究课题讨论会综合简报和研究课题的通知”,决定开展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纲要课题研究。确定了9个课题:城市功能、性质、方向及相互关系,工业合理结构和布局,交通网的改
19、善和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综合整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问题,国土综合开发及远期发展目标等。参加研究工作的有地理、城市规划、水利、交通、人口、环境保护等十多个学科、专业和部门的专家、领导与建设人员500余人。经过近3年工作,提交了综合报告和十多份专题报告。提出了京津唐地区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总体布局(重点开发京津唐地区的沿海地带以及发展远郊城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框架等,许多设想和建议被国家和有关地区所采纳,成为国土开发和整治规划研究的成功典型。 4.4.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的编制v1985年3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国发(1985)44号文),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全国国
20、土总体规划纲要的报告。要求编制好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 v自1985年5月至1987年,历时两年多时间,“纲要”经多次修改并经1986年的省长会议讨论,1987年3月25 日发到全国试行。 v1986年6月提出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讨论稿)内容有11章。包括:国土的主要优势、问题,国土开发整治的目标,生产力的总体布局,人口、城镇化和城镇格局,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开发的地区(大部分是跨省区的)等。 四、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四、区域发展问题研究 1.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出现,国土开发规划与研究受到重视。同时,区域综合研究的趋势明显加强,
21、多学科广泛开展了涉及各种类型区域的研究。到了 90年代初,区域发展及其战略问题广泛而大量出现。这些问题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等。这时,我国的区域发展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区域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 2.2.主要的研究内容:主要的研究内容:v1985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大渤海地区的综合开发整治”的预研究。 v1989年中 中国科学院又开始了“区域开发前期研究”计划,环渤海地区和其他10个地区作为研究的第一批项目。 v1992年起,国务院组织开展全国七个大区的规划。当时提出的七大区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
22、岸地区,西南及华南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南地区。 v1994年1月国家计委在唐山召开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座谈会,对七大区规划作了的总结。3.3.研究的基本格局和特点:研究的基本格局和特点:v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研究机构,重点在于全囯区域发展战略方针的阐述和实施途径的研究。 v科研机构和大学重点开展了我国地区发展的态势分析等,这是国家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依据。地区性发展战略的论证和建议、规划等研究,目标是揭示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的规律性与21世纪初年的演变趋势以及有关理论问题。 v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区域开发前期研究”,是对于我国重点地区及部分将要开发的边缘地区的
23、系统研究。五、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五、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v自1994年以来,我国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影响我国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诊断 2.实现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战略 3.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4.国家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第三节第三节 关于地区发展差距和发展政策关于地区发展差距和发展政策 一、一、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初期中国东西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及其发展年代初期中国东西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及其发展 1.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均GDPGDP和其他发展指标的地区差异变和其他发展指标的地区差异变 化不大化不大 v
24、 截至1978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间,党和国家针对建国以前工业生产力、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分布,实施的是改变这种布局的均衡发展战略。其中,在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除了辽宁省以外,几乎全部分布于内地。在第三至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约40%的国家投资集中在当时的“三线”地区。因此,至1978年,我国省际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变化不大。在这30年中,省区市间人均生活水平的差异还小于人均国民收入的地区间差异。2.202.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开始年代中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开始扩扩大大v 第六个五年计划实施沿海地区发展战略,重点发
25、展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通过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加强对沿海地区的投资,沿海地区潜在的经济基础、人力资源和进 入国际市场的能力等优势发挥出来,19811985年间,我国各省区市间GDP增长速度和人均GDP的位次发生明显的变化。广东、福建、浙江、海南等省获得了很快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央政府的资金较多地进入东部地区。同时,沿海特区、开放城市和各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又从境外引进了大量的资金。在很短的时期内,东中西三个地带的资金投入差距悬殊,预示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愈来愈大的势头就要到来。 二、对待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三种不同的观点及其二、对待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三种不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区域 发展 理论 实践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