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第一课时课件——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下册(共34张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5.1《谏太宗十思疏》第一课时课件——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下册(共34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1《谏太宗十思疏》第一课时课件——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下册(共34张PPT).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魏征,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熟读课文,为翻译和理解课文做准备;3、在掌握实词、虚词等各种文言知识的基础上,翻译全文;4、理清课文条理,归纳各段段意。,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魏征,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史称“诤臣”。,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
2、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连进四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些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点(实词、虚词、古今异
3、义词、成语等)2、夯实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难点: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并提高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导入语】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名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太宗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我们在感叹这对贤君良臣时,也会为魏征超人的勇气,高超的讽谏艺术所折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体味它流畅的艺术文气和敢于直谏的火热报国心。,写作背景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
4、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连进四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些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读文教学】学生自读:要求边读边标注出读不准的字词,以及有疑问的句子;并标注出正确的断句。自读的生字木之长(chng)浚其泉源(jn)戒奢以俭(sh)塞源(si)殷忧(yn)载舟覆舟(zi)虑壅蔽(yng)黜恶(ch)谬赏(mi)宏兹九德
5、(z)教师范读:边读边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字音和断句;学生指名读:当一学生读文时候,其他学生可以质疑、纠错。齐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段:臣闻求木之长者(1),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於明哲乎(3)!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不念居安思危(6),戒奢以俭(7),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8)。长:生长。(2)浚:疏通水道。(3)下愚:最愚笨的人。明哲:明智、贤能的人。(4)当:主持。神器:帝位。重:重权。(5)域中:天地间。(6)居安思危:平安时想到危难。
6、(7)戒:革除。以:用来。(8)斯:此。,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长远啊。,本段成语: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
7、出现的危险和困难。戒奢以俭:防备奢侈,做到生活节俭。本段段意:第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第二段:凡昔元首(9),承天景命(10),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11)。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1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14),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5)。虽董之以严刑(16),振之以威怒(17),终苟免而不怀仁(18),貌恭而不心服(1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20);载舟覆舟(21),所宜深慎(22)。,(9)凡:凡是,所有。元首:这里指帝王。(10)承天:承受上天。景:大。(11)盖:大约。克:能够。(12)殷:
8、深。忧:忧患。竭诚:竭尽忠诚。(13)傲物:傲视他人。(14)吴、越:本是春秋时互相敌视的国家。一体:整体。(15)骨肉:亲属。行路:无关系的路人。(16)董:督责。之:指人民。(17)振:震动。威怒:声威。(18)苟:苟且。(19)貌恭:外表恭顺。(20)人:指众人。(21)覆:倾覆。(22)深:深切。慎:警惕。,(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功德圆满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微了,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善终的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
9、。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只有民众(的力量);(人民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使船只颠覆,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本段成语: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谏太宗十思疏 15.1 第一 课时 课件 高中语文 部编版 2019 下册 34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