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文言文阅读简答题常见题型与答题思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届高三文言文阅读简答题常见题型与答题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文言文阅读简答题常见题型与答题思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届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总攻略2020届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总攻略常见题型一: 文意理解、梳理、概括类此类题型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分为“概括人物特点”类和“概括文本内容、观点、主旨”类。(一)概括“人物特点”主要考查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阅读与理解,能否准确捕捉人物在文中的核心表现;二是词语积累与表达,能否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使用题干要求的“恰当的熟语或成语”进行表述。提问方式:根据文意概括人物特点并简要说明答题思路:逐段梳理,不漏要点提取关键词,概括人物特点结合事例简要分析 典型试题回顾例题1(2016年北京高考管子轻重)13.在
2、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4分)桓公 管子 衡山之君 【答题思路解析】要从语义和感情色彩两方面思考,要符合对三人的整体评价:1. 对桓公主要是其治国理政、知人善任的正面评价,也可评价其“野心勃勃”;2. 对管子主要是关于其谋臣角色的评价,可为正面的“深谋远虑”等评价,也可为反面的“诡计多端”;3. 对衡山之君的评价主要从贪婪、短视、不够明智入手,亦可对其弱国处境予以同情理解,但不可给予褒奖。答案须为成语或熟语(熟语:日常使用较频繁,使用习惯和字词组合相对固定的词语。) 【参考答案】 桓公:从善如流(虚心纳谏、择善而从、从谏如流) 管子:不战而屈
3、人之兵(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神机妙算) 衡山之君: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愚不可及目光短浅)例题2(2020西城一模狄青)10简要概括本文中写的狄青的过人之处。(6分) 【答题思路解析】1. 准确理解题意中的关键词过人之处是褒义词,程度上区别于一般的特点或者优点,如好学与程门立雪2. 根据题意找到答题区间;3. 翻译并梳理相关语句,对内容进行分类;4. 用能够表述“过人”的词作答。【参考答案】 善于骑射(勇猛善战),屡经战阵,所向披靡。(D1) 虚心受教(谦虚受教),折节读书,深通兵法。(D2) 奋斗不懈(自强不息),出身低微,终成栋梁。(D3) 治军严明(赏罚分明),有勇有谋,多有奇功。
4、(D4、5) 率先垂范(仁爱谦让),同劳同苦,深得人心。(D5) 深沉有智(深沉有谋),见机行事,屡建战功。(D4、5) 答案中的表述可以灵活,两个支点应该明确。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例题3(2017海淀一模袁先生传)13.根据第二段内容,请用三个熟语(包括成语)从不同角度概括薛翁这一人物的特点。(3分)【答题思路解析】1. 根据题意明确答题区间是第二段;2. 翻译并梳理相关语句,对内容进行分类;3. 薛翁特点 + 熟语(成语)+ 三个角度 【参考答案】: 鸿儒硕学(博闻强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古通今、知识渊博) 深居简出(高深莫测、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真
5、人不露相、大隐隐于市、来无影去无踪、神龙见首不见尾、闭门不出、行踪不定、隐姓埋名、为人低调、独来独往) 不慕荣利(与世无争、淡泊名利) 声名远扬(闻名遐迩、久负盛名) 洞若观火(高屋建瓴、洞见症结) 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授人以渔、教导有方) 自视清高(为人孤僻、清高自傲 慧眼识珠、直言不讳 例题4(2017海淀一模袁先生传)14.文章写了袁溉的哪些过人之处?请概括回答,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提示:第一问“过人之处”,属于理解文意梳理概括)【答题思路解析】: 1.“哪些”,要求写出两条以上。2.“过人之处”,应该是褒义词语或短语。 3.应区分“过人之处”与一般优点在程度上的区别:比
6、如,“程门立雪”与“敏而好学”的程度明显不同,前者体现“过人”二字程度充分,后者只是一般的优点,并无“过人”的程度,故不得分。 【参考答案】: 有立雪程门的精神(见贤思齐/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有见微知著的预判力; 有明察秋毫的辨别力; 深谙以寡御多、以简驭繁之术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智勇双全)(二)概括文本内容、观点、主旨考查阅读与理解,能否准确捕捉文本相关内容及观点、主旨,并且准确表达。 典型试题回顾例题1(2020海淀一模庞安常墓志铭)10第三段中的“吁!其备矣”,是作者对庞安时著述完备的感叹。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述作者这样感叹的理由。(6分) 【答题思路解析】考查理解概括并分析文言文
7、的能力。 1.准确理解题干中的“备”,梳理本段内容,感叹的理由侧重从不同的角度概括。2.“备”应指著述数量多,且研究方向全面(研究内容很全面,著述涉及领域广2分)其著述中:(以下四点各1分)有将扁鹊难经中深奥的医学理论解说给后人的难经解;(突出“解说”即可) 有根据药物性能与人体脏器匹配研究而著的主对集;(突出“匹配关系”即可) 有对张仲景伤寒论遗漏药方和对伤寒症状的表现进行补充的著述;(突出“补漏”即可) 有对古书没有记载的新出现的有效药物,进行研究记录的本草补遗。(突出“新出现的药物”或“古书没有记载的药物”即可)【答案示例】:庞安常读遍古今医书,为他认为最深奥的扁鹊的难经作解说(1分)数
8、万字,使之通俗易懂;为使药草的药性与人体器官的功能相对应,以更好的治病,写了主对集(1分);又因古今时代变化,情况有所不同,补充了张仲景的伤寒论(1分);又因新出现的药古籍中没有而做了本草补遗(1分)。他的著作覆盖了医学的各个方面(2分),为医者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参考,贡献颇丰,因此作者说“吁,其备矣”。例题2(2020海淀二模序)10文中作者说“义庆之事,于此乎毕矣”,是对刘孝标、刘辰翁评注世说新语的肯定,请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肯定的原因。(4分)【答题思路解析】考查文言文理解概括的能力。 1.分析题干,确定题干中的重点概括的是对刘孝标、刘辰翁评注世说新语肯定的原因,不是世说新语的特点
9、。 2. 分析所在段落文本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3. 直接摘抄关键词语(如“博赡”“雅韵”等),酌情扣分。【参考答案】(1)刘孝标:校对补注,就像用春秋来配合左传,广博的见识对世说新语有很大的功劳。/ 刘辰翁:贡献评论,就像用玄学家郭象的思想来解释庄子,十分清雅,韵味独到绝妙。(2)刘孝标:他的评注就像用左传注解春秋一样,(将其微言大义用历史资料补读),因此使其广博丰赡,立下功劳。/ 刘辰翁:他的评注就像郭象注解庄子一般,具有独特的风雅气度和韵致,也获得了作者的肯定。 例题3(2018年北京高考积微察微)12.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情。请根据要求作答。(6分)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
10、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答题思路解析】考查理解并分析文言文的能力。1、分析题干,确定题干中的重点“要重视微小的事情”。2、明晰中心论点、标题的特点及作用。3、分析文本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参考答案】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积微短文围绕重视积累微小事物,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最后得出珍惜每一天的君主就能称王天下的结论。察微短文论证了只有明察秋毫,大事才不会出现过失,作为论据的两个故事,通过“孔子见之以细”,得出“观化远也”的结论。例题4(2017年
11、北京高考秦废封建)14.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5分)【答题思路解析】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1. 分析题干,确定题干中的重点“直接依据”,需要根据原文中的例举的圣人所作所为来谈。2. 依据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中的“故”,先考虑与该总结句邻近的前文内容,即汉高帝和 张子房的关联事件,以此进行相应概括即可。【参考答案】汉高帝和张子房也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 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例题5(2020市适应性考试资治通鉴周纪)10.请
12、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为什么赵括兵败在战前就已经注定了。(6分) 【答题思路解析】1.审题,看清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 2. 关注文中信息,梳理归纳概括。 蔺相如曰:“-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3. 语言表
13、述死读兵书,缺乏实战经验。 骄傲自大,轻敌(不重视作战)。颐指气使,不尊重将士。 贪恋财物,不与将士同甘苦,不专注于军事。 【答案示例】赵括初学兵法之时,便认为自己非常聪慧,性格自大狂妄,认为天下没有敌手,兵家之事是需要慎重考虑而代价惨重的,但赵括并不在意,随口就谈兵。态度不端正,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知道在战场上如何应用,如何变通。赵括不尊重士兵,军中士兵一不信服他,赵括心中只有赏赐的金钱,只懂得独享,而不懂得与士兵分享,贪图一己私利,没有大将风范。因此,赵括在出兵前就注定了兵败的结局。例题6(2020届海淀期末喜似赠黄生序)11文中写到“予闻之亦喜甚”“吾喜也”“其喜不又多乎”,一个“喜”字
14、贯穿全篇。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作者“喜”的原因。(6分) 【答题思路解析】1. 分析题干,可依据“予闻之亦喜甚”“吾喜也”“其喜不又多乎”所在段落确定答案区间。2.对文本进行内容梳理、提取和概括。3.注意文本中“予闻之亦喜甚”“吾喜也”“其喜不又多乎”的位置和提示上下文关系的词。【参考答案】:1. 为黄生能够师从大贤王安石(介卿)而喜;或为黄生学业精进,才能卓著,为人所知(强调在大贤身边后进步之大)而喜;或为黄生虽没在长辈身边尽孝,却仍扬名声、显父母,胜过堂前尽孝,使其长辈喜而亦喜。2. 为黄生的变化言行举止品格气质与王安石相像而喜;或为王安石的品格、气质,以及王安石对他人的影响(以德入人
15、之深,化人之速)而喜。3. 从黄生向王安石学习,提升自己的学问和品格的事实中,看到自己的差距,感到惭愧,打算像黄生一样,学习王安石大备的道德,砥砺前行,警戒自修。常见题型二: 分析评价探究类此类题型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对文本内容、主旨、观点进行评价、分析、阐释。 典型试题回顾例题1(2016年北京高考管子轻重)14. 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5分)【答题思路解析】1. 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并确定最主要的人物:齐桓公、管仲、楚国国君、衡山国君。2. 事件的起因是什么?齐桓公想要降服楚国,但是担心自己“力不能过”,即打不过楚国,所以问计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届高三 文言文 阅读 答题 常见 题型 思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