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
《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1 基础工程1.1.1 管桩桩身偏移过大1.现象:成桩后,经开挖检查验收,桩位编移超过规范要求。2.原因分析1)场地松软和不平使桩机发生倾斜。控制桩产生位移。2)沉桩顺序不当,土体被挤密,邻桩受挤偏位或桩体被土抬起。3)接桩时,相接的两节桩产生轴线偏移和轴线弯折。4)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使桩尖挤向一侧。1.防治措施1)施工前需平整场地,其不平整度控制在1以内。2)插桩和开始沉桩时,控制桩身的垂直度在1/200(即0.5)桩长内,若发现不符合要求,要及时纠正。3)桩基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
2、经常复测。4)在饱和软土中施工,要严格控制沉桩速率。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减少对邻桩的挤压偏位。5)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理的沉桩顺序。6)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7)沉桩前,桩位下障碍物务必清干净,发现桩倾斜,应及时调查分析和纠正。8)发现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1.1.2 管桩接头破坏1.现象:沉桩时桩接头拉脱开裂或倾斜错位。2.原因分析1)连接处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物、雨水等。2)焊接质量差,焊缝不连续、不饱满,焊缝薄弱处脱开。3)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硫磺胶泥达不到设计强度,在锤击作用下产生开裂。4)采用焊接或法
3、兰螺栓连接时,连接铁件不平及法兰平面不平,有较大间隙,造成焊接不牢或螺栓不紧。1.防治措施1)接桩时,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2)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胶泥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夹箍内的胶泥要满浇,胶泥浇注后的停歇时间一般为15min左右,严禁浇水使温度急剧下降,以确保硫磺胶泥达到设计强度。3)采用焊接法接桩时,首先将上下节桩对齐保持垂直,保证在同一轴线上。两节桩之间空隙应用铁片填实,确保表面平整垂直,焊缝应连续饱满,满足设计要求。4)采用法兰螺栓接桩时,保持平整和垂直,拧紧螺母,锤击数次再重新拧紧。5)当接桩完毕后应锤击几下,再检查一
4、遍,看有无开焊、螺栓松脱、硫磺胶泥开裂等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后才能使用。如补焊,重新拧紧螺栓并用电焊焊死螺母或丝扣凿毛。1.1.3 管桩断桩1.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贯入度突然增大。2.原因分析1)桩身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或原材料不符合要求,使桩身局部强度不够。2)桩在堆放(搁置)、起吊、运输过程中,不符合规定要求,产生裂缝,再经锤击而出现断桩。3)接桩时,上下节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而产生弯曲,或焊缝不足,在焊接质量差的部位脱开。4)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值,沉桩时桩身发生倾斜。5)桩的细长比过大。沉桩遇到障碍物,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采用桩架校正桩的垂直
5、度,使桩身产生弯曲。1.防治措施1)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或操作规程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严禁使用。2)接桩时,要保持相接的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构造及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3)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全面检查,若桩身弯曲大于1桩长,且大于20mm的桩,不得使用。4)沉桩前,应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在初沉枉过程中,若桩发生倾斜、偏位,应将桩拔出重新沉桩;若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倾斜、偏位,不得采用移动桩架的方法来纠正,以免造成桩身弯曲。一节桩的细长比一般不超过40,软土中可适当放宽。5)在施工中出现断桩时,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处理。1.1.4 管
6、桩沉桩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1.现象:沉桩结束时,桩端入土深度、贯入度等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2.原因分析1)勘探资料不准,设计选择的持力层和桩尖标高不当,或设计错误。2)桩锤选择不当。3)沉桩顺序不当(错误),如采用四周往中间打,中间土被挤密后,导致沉桩困难。4)桩头破碎或桩身断裂,致使沉桩不能正常进行。1.防治措施1)核查地质报告,必要时应补勘。2)正式施工前,先打2根试桩,以检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工程地质资料,结合桩断面尺寸、形状,合理选择沉桩设备和沉桩顺序。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桩顶击碎和桩身断裂。4)遇硬夹层时,可采用钻孔法钻透硬夹层,把桩插进孔内,以达到设计要求。1.1.5 施
7、工降水效果不好1.现象:土层含水量高,基坑开挖困难。2.原因分析1)降水井数量不足,井深不够。2)降水井施工时,洗井工作马虎或滤料含泥过多造成堵塞。3)抽吸水泵功率小。4)降水井和回灌井的距离小,两井相通,形成降水井仅抽吸回灌井点的水,而使基坑内的水无法下降。1.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认真洗井直到渗水通畅,严格控制滤料质量。2)井管滤头宜设在透水性较好的土层中。3)在支护结构外约1.0m挖排水沟,坑内需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抽除积水。4)选用与井径、渗透水量相匹配的潜水泵。5)抽吸设备排水口应远离基坑,以防排水渗入坑内。6)施工前应对管井、抽水设备进行保养、检修和试运转。7)为防止降
8、水井和回灌井两井相通,两井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宜小于6m。1.1.6 构筑物混凝土墙裂缝漏水1.现象:混凝土墙面出现垂直方向为主的裂缝。有的裂缝因贯穿而漏水。2.原因分析1)构筑物墙体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收缩与温差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2)收缩裂缝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配合比有关;与水、砂、石、外加剂、掺合料质量有关;与施工时计量、养护也有关。3)设计不当,地下墙体结构长度超过规范允许值。1.防治措施1)墙外没有回填土,沿裂缝切槽嵌缝并用氰凝浆液或其它化学浆液灌注缝隙,封闭裂缝。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3)设计时应按设计规范要求控制地下
9、墙体的长度,对特殊形状的地下结构和必须连续的地下结构,应在设计上采取有效措施。4)加强养护,一般均应采用覆盖后的浇水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规范规定。同时还应防止气温陡降可能造成的温度裂缝。1.1.7 构筑物施工缝漏水1.现象:沿施工缝渗漏水。2.原因分析:对施工缝留置、处理不当。1.防治措施1)选择好接缝的形式。2)处理好接缝:拆模后随即用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水平接缝上铺设1:2.5水泥砂浆25mm左右。浇筑混凝土须细致振捣密实。3)平缝表面洗刷干净,将橡胶止水条的隔离纸撕掉,居中粘贴在接缝上。搭接长度不少于50mm。随后即可继续浇筑混凝土。4
10、)沿漏水部位可用氰凝、丙凝等灌注堵塞一切漏水的通道,再用氰凝浆涂刷施工缝内面,宽度不少于600mm。1.1.8 穿墙管漏水1.现象:穿墙管周边漏水。2.原因分析:管周的混凝土未振捣密实,有的穿墙管没有焊止水环,有的没有清除管外壁的锈斑。1.防治措施1)管下混凝土漏水的处理。将管下漏水的混凝土凿深 250mm。如果水的压力不大,用快硬水泥胶浆堵塞。2)水玻璃水泥胶堵漏法:水玻璃和水泥的配合比为1:0.6。从搅拌到操作完毕不宜超过2min,操作时应迅速压在漏水处。3)水泥快燥精胶浆堵漏法:水泥和快燥精的配合比为2:1,凝固时间约1min。将拌好的浆液直接压堵在漏水处,待硬化后再松手。4)经堵塞不漏
11、水后,随即涂刷一度纯水泥浆,抹一层1:2水泥砂浆,厚度控制在5mm左右。养护22d后,涂水泥浆一度,然后抹第二层1:2.5水泥砂浆,与周边抹实、抹平。5)也可用其它有效的堵漏剂堵塞。6)加焊10mm100mm以上的止水环。要求双面满焊。当混凝土墙厚度大于500mm时,可焊两道止水环。7)在预埋大管径(直径大于800mm)时,在管底开设浇筑振捣排气孔,可以从孔内加灌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器插入孔中再振捣,迫使空气和泌水排出,以使管底混凝土密实。8)预埋管外擦洗干净,粘贴BW止水条,撕掉隔离纸,靠自身粘性粘贴在外管上。位置同止水环。浇混凝土时要有专人负责,确保位置准确。1.2 主体结构工程1.2.1
12、 构筑物墙(池壁)模板缺陷1.现象:模板倾斜、胀模,模板底部和阴角部位不易拆除,墙根外侧挂浆,内侧“烂根”。2.原因分析1)墙(池壁)模板横竖背肋间距过大,对拉螺栓规格过小或未收紧,套管破碎。2)模板顶部未设或少设置螺杆(卡具),底部无导墙或导墙块,桁架支撑设置不合理。3)找平砂浆或混凝土导墙不平整,使之与模板间的缝隙过大。4)阴角部位模板拼缝不严,造成渗浆使角模嵌入混凝土内。5)未按顺序拆模或拆模时间太迟而影响拆模。1.防治措施1)墙(池壁)模板应按配板图组装,横竖背肋间距应按模板设计布置,对拉螺栓规格一般为1216。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对拉螺栓是否收紧,采用不易被挤压振碎的套管,墙模顶部应设
13、置上螺杆,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木模或胶合板模的背肋宜设置在板面拼缝处。2)采取导墙支模时,按墙厚先浇筑500mm高的导墙作为墙模板底部的内支撑,导墙混凝土两侧应平整;采取预制导墙块作内支撑时,找平砂浆应平整。3)阴角模板的角不应呈锐角,应按拆模时间和顺序拆模。1.2.2 钢筋安装错位1.现象:柱、梁、板、墙(池壁)主筋位置及保护层偏差超标。2.原因分析1)钢筋未严格按设计尺寸安装,2)浇捣混凝土:过程中钢筋被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或被操作人员踩踏、砸压或振捣混凝土时直接顶撬钢筋,造成钢筋位移。1.防治措施1)钢筋绑扎或焊接必须牢固,固定钢筋措施可靠有效。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垫块要沿主筋方
14、向摆放,位置、数量准确。对柱头外伸主筋部分要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绑扎好,然后用810钢筋焊成的井字形铁卡固定。对墙板钢筋应设置可靠的钢筋定位卡。2)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砸压、踩踏钢筋和直接顶撬钢筋。浇捣过程中要有专人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1.2.3 钢筋焊接接头质量不符合要求1.现象:接头处轴线弯折或轴线偏心过大,并有烧伤及裂纹。2.原因分析1)钢筋端部下料弯曲过大,清理不干净或端面不平;钢筋安装不正,轴线偏移,机具损坏,卡具安装不紧,造成钢筋晃动和位移;焊接完成后,接头未经充分冷却。2)焊接工艺方法应用不当,焊接参数选择不合适,操作技术不过关。1.防治
15、措施1)焊接前应矫正或切除钢筋端部过于弯折或扭曲的部分,并予以清除干净,钢筋端面应磨平。2)钢筋加工安装应由持证焊工进行,安装钢筋时要注意钢筋或夹具轴线是否在同一直线上,钢筋是否安装牢固,过长的钢筋安装时应有置于同一水平面的延长架,如机具损坏,特别是焊接夹具垫块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经验收合格后方准焊接。3)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合理选择焊接参数,正确掌握操作方法。焊接完成后,应视情况保持冷却12min后,待接头有足够的强度时再拆除机具或移动。4)焊工须持有上岗证。钢筋焊接前,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5)焊接完成后必须坚持自检。对接头弯折和偏心超过标准的及未焊透的接头,应切除热
16、影响区后重新焊接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对脆性断裂的接头应按规定进行复验,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1.2.4 混凝土坍落度差1.现象:混凝土坍落度太小,不能满足泵送、振捣成形等施工要求。2.原因分析1)预拌混凝土设计坍落度偏小,运输途中坍落度损失过大。2)现场搅拌混凝土设计坍落度偏小。原材料的颗料级配、砂率不合理。1.防治措施1)正确进行配合比设计,保证合理的坍落度指标,充分考虑因气候、运输距离、泵送的垂直和水平距离等因素造成的坍落度损失。2)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及时在浇筑地点取样检测其坍落度值,有问题时及时由搅拌站进行调整,严禁在浇筑时随意加水。3)所用原材料如砂、石的颗粒级配必须满
17、足设计要求。对于泵送混凝土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泵管内径的1/3。细骨料通过 0.35mm筛孔的组分应不少于15,通过0.16mm筛孔的组分应不少于5。4)外加剂掺量及其对水泥的适应性应通过试验确定。1.2.5 混凝土离析1.现象:混凝土入模前后产生离析或运输时产生离析。2.原因分析1)运输过程中小车运输距离过远,因振动产生浆料分离,骨料沉底。2)浇捣时因入模落料高度过大或人模方式不妥而造成离析。3)混凝土自身的均匀性不好,有离析和泌水现象。1.防治措施1)通过对混凝土拌和物中砂浆稠度和粗骨料含量的检测,及时掌握并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2)控制运输小车运送距离,并保持路面平整畅通,小车
18、卸料后应拌匀后方可入模。3)浇捣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先在底部浇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竖向落料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超过时应采用串筒、溜管落料。4)正确选用振捣器和振捣时间。1.2.6 混凝土表面缺陷1.现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蜂窝及孔洞。2.原因分析1)模板工程质量差,模板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及时清除,新浇混凝土与模板表面残留的混凝土“咬接”。2)浇筑方法不当、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布料顺序混乱等。3)漏振或振捣不实。4)局部配筋、铁件过密,阻碍混凝土下料或无法正常振捣。1.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钢模应进行整形,保证边框平直,
19、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2)按规定要求合理布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3)对局部配筋或铁件过密处,应事先制定处理方案(如开门子板、后扎等)以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顺利通过。1.2.7 混凝土表面裂缝1.现象1)混凝土表面出现有一定规律的裂缝,对于板类构件有的甚至上下裂通。2)混凝土表面出现无规律的龟裂,且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3)大体积混凝土纵深裂缝。2.原因分析1)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进行养护,特别是高温干燥情况下产生干缩裂缝。2)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拌制混凝土,造成不规则的并随时间发展的裂缝。3)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与收缩裂缝。4)拆模过早及荷载过早引起的
20、裂缝。5)乱踩踏已绑扎好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加大,构件有效高度减小,形成沿构件支承边缘的垂直于受力筋的裂缝。1.防治措施1)按施工规程及时进行养护,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时间不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大体积混凝土如初凝后发生表面风干裂纹,应进行二次抹面或压实。2)所有水泥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3)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浇捣前务必制定妥善的温控方案,控制内外温差在规定值以内。气温变化时应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4)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配置构造钢筋和加强筋。5)按规范规定控制拆模时间,避免过早堆积施工荷载。6)板类构件砼施工
21、时,注意保护上层钢筋网片,禁止直接踩踏直径较细的上网片钢筋,增加网片支架数量,对于施工过程中踩踏变形的要及时修复。1.2.8 填充墙砌筑不当1.现象:框架梁底、柱边出现裂缝;外墙裂缝处渗水。2.原因分析:柱边少放、漏放拉结钢筋;梁下墙体一次砌完,或梁下口一皮砖平砌。1.防治措施1)柱边(框架柱或构造柱)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26,且在砌体内锚固长度不小于1000mm的拉结筋。若少放、漏放必须在砌筑前补足。2)填充墙梁下口最后3皮砖应在下部墙砌完3d后砌筑,并由中间开始向两边斜砌。3)如为空心砖外墙,里口用半砖斜砌墙(同本条(2)款);外口先立斗模,再浇筑不低于C10细石混凝土,终凝拆模后
22、将多余的混凝土凿去。4)外窗下为空心砖墙时,若设计无要求,应将窗台改为不低于C10的细石混凝土,其长度大于窗边100mm,并在细石混凝土内加26钢筋。5)柱与填充墙接触处应设钢丝网片,防止该处粉刷裂缝。1.2.9 砌体墙体裂缝1.现象:砌块墙体出现斜向裂缝或类八字裂缝,门窗洞口则主要为上角水平裂缝。2.原因分析主要表现为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也有的是因为二者的共同作用所产生。1.防治措施1)除了按施工规程规定填充墙两端与钢筋混凝土柱伸出的锚筋拉结,顶部采用实心黏土砖(或木楔) 斜向顶紧措施外,还应在接缝处增设与基层整体连接的构造措施增强,例如可在砌体接缝处的抹灰层布设500 mm宽的钢丝网片,也
23、可以加设打孔麻布片等。2)部分砌块(如混凝土砌块) 砌筑前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减少墙体收缩,干燥程度视所在地区的气温和湿度而定,一般以控制砌块含水量不大于现场年平均湿度为宜。砌块龄期以养护2 个月后使用为好,严禁使用龄期不足28 d 的砌块,同时还要注意砌块堆放现场的排水防潮。冬季不得使砌块浸水受冻,炎热干燥时应稍微喷水湿润。3)对大面积的填充墙,可在墙体连续、竖向减弱的断面处设置控制缝,其形式可以采用企口缝或预制嵌缝条,使裂缝出现在不引人注意的控制缝处为好。4)砌筑要以主规格砌块为主进行排块,不得使用不合格的砌块,砌筑砂浆塑性要好,力求使灰缝填塞饱满密实。夏季向阳面的施工,应避开中午的高温照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处理 工程施工 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