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1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JGJ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JGJ4620备案号J 2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of temporary electrificationon construction site20发布 2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of temporary electrificationon construction siteJGJ46-2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年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
2、出版社20北京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 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46-20*,自20*年*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同时废止。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年 月 日 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函20198号)的要求,标准(规范、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
3、上,编制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代号;3.配电系统;4.配电装置;5.配电室及自备电源;6.配电线路;7.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8.外线电路及电气设备防护;9.照明;10.临时用电工程管理。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将原“接地与防雷”一章更名为“配电系统”;2.增设“剩余电流保护”为正文单独一节,补充对剩余电流保护的规定;3.将原“配电箱及开关箱”一章更名为“配电装置”;4.补充钢索配线中对钢索的截面、布设以及固定的规定;5.增加对采用专用电缆线路供电的起重机,可采用两级配电方式的规定6.补充临时用电工程管理需完善安全技术档案的规定;7.更新附录A全
4、国年平均雷暴日数。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部门)负责日常管理,由沈阳建筑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沈阳建筑大学(地址: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中路25号,邮政编码:110168)。本规范主编单位:沈阳建筑大学本规范参编单位: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大学 北京天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远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电气专业委员会
5、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八建集团有限公司锦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溧阳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开控股(青岛)有限公司泰州市腾达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本标准(规范、规程)参加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栾方军 李振兴 郭喜峰 成 军 张立新 李云江 张 军 赵岚光王欣欣 彭 杰 刘 鑫 廖钢林萧 宏 张剑平 刘 冉 亓玉政黄 斌 马 锋 宗占平 彭 洁万 睦 刘 超 管小军 彭 飞付国江 许景科 李伟杰 安红印 于 潜 宋昭明本标准(规范、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目 次1总则12术语、代号22
6、.1 术语22.2代号53配电系统73.1一般规定73.2 接零保护73.3 剩余电流保护113.4 防雷保护123.5 接地要求144配电装置164.1 配电装置的设置164.2 配电装置的电器选择184.3 配电装置的使用205 配电室及自备电源225.1 配电室225.2 230/400V自备发电机组246 配电线路256.1 架空线路256.2 电缆线路296.3 室内配线307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337.1 一般规定337.2 起重机械347.3 桩工机械357.4 夯土机械367.5 焊接机械367.6 手持式电动工具377.7 其他电动建筑机械388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
7、护398.1 外电线路防护398.2 电气设备防护409 照明419.1 一般规定419.2 照明供电419.3 照明装置4310 临时用电工程管理4510.1 临时用电工程组织设计4510.2 电工及用电人员4610.3 临时用电工程的检查4710.4 安全技术档案47条文说明6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inologies and Symbols 22.1 Terms22.2 Symbols53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73.1 General Requirements73.2 After Zero Protection
8、73.3 Residual Current Device113.4 Lightning Protection123.5 Grounding Requirements144 Distribution Equipment164.1 Installa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Unit164.2 Electrical Selection of Distribution Unit184.3 Use of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205 Distribution Room and Own Power Supply225.1 Transformer
9、 Room225.2 230/400V Self-provided Generator Set246 Distribution Circuit256.1 Overhead Line256.2 Cable line296.3 Indoor Wiring317 Electric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Hand-held Power Tools337.1 General Requirements337.2 Hoisting Machinery347.3 Pile Driving Machinery357.4 Rammed Earth Machinery367.5 Th
10、e Welding Machine367.6 Hand-held Power Tools377.7 Other Electric Construction Machinery388 Protection of External Circuit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398.1 External Line Protection398.2 Electrical Equipment Protection409 Lighting419.1 General Requirements419.2 Lighting Power Supply419.3 Lighting Device
11、4310 Temporary Power Project Management4510.1 Temporar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 Design4510.2 Electricians and Electricians4610.3 Temporar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spection4710.4 Safety Technology Archive47Commentary69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和火灾事故发生,促进建设事业发展,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
12、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维修和拆除。1.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1332术语、代号2.1 术语2.1.1 低压 low voltage交流、工频额定电压1kV及以下的电压。2.1.2 高压 high voltage交流、工频额定电压1kV以上的电压。2.1.3 外电线路 external line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配电线路以外的电力线路。2.1.4 有静电的施工现场 constructi
13、on site with electrostatic field存在因摩擦、挤压、感应和接地不良等而产生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害静电的施工现场。2.1.5 强电磁波源 source of powerful electromagnetic wave辐射波能够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上感应产生有害对地电压的电磁辐射体。2.1.6 接地 ground connection设备的一部分为形成导电通路与大地的连接。2.1.7 工作接地 working ground connection为了电路或设备达到运行要求的接地,如三相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和三相电力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2.1.8 重复接地 iterative
14、 ground connection设备接地线上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2.1.9 接地体 earth electrode埋于地中与大地有电接触的金属导体。2.1.10 人工接地体 manual earth electrode人工埋入大地中的接地体。2.1.11 自然接地体 natural earth electrode地中可兼作接地体用的各种金属构件,如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钢筋结构体、金属井管、金属管道(非燃气)等。2.1.12 接地导体(接地线) earth conductor连接设备金属结构和接地体的金属导体(包括连接螺栓)。2.1.13 接地装置 earth-termi
15、nation system接地体和接地导体(接地线)的总和。2.1.14 接地电阻 earth resistance接地装置的对地电阻。它是接地导体(接地线)电阻、接地体电阻、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和土壤中的散流电阻之和,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2.1.15冲击接地电阻 shock earth resistance按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冲击电流(模拟雷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2.1.16带电部分 electric connect导体与导体之间直接提供电气通路的连接(接触电阻近似于零)。2.1.17带电部分 live part正常使用时要被通电的导体或可导电部
16、分,包括中性导体(N),不包括保护导体(PE),按惯例也不包括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合一的导体(PEN)。2.1.18外露可导电部分 exposed conductive part电气设备上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它在正常状况下不带电,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会带电。2.1.19电击(触电) electric shock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躯体而引起的生理效应。2.1.20直接接触 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2.1.21间接接触 in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故障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接触。2.1.22配电箱 distribution box一种专门用作分配电力的配
17、电装置,包括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如无特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合称配电箱。2.1.23开关箱 switch box末级配电装置的通称,亦可兼作用电设备的控制装置。2.1.24隔离变压器 isolation transformer指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在电气上彼此隔离的变压器,用以避免偶然同时触及带电体(或因绝缘损坏而可能带电的金属部件)和大地所带来的电击危险。2.1.25安全隔离变压器 safety isolation transformer为安全特低电压电路提供电源的隔离变压器。它的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在电气上至少由相当于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绝缘隔离开来。它是专门为配电电路、工具或其他设备提供安全
18、特低电压而设计的。2.1.2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residual current device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接通、承载和分断电流,并且当剩余电流达到规定值时能使触头断开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电器。2.1.27剩余电流 residual current I流过剩余电流保护电器主回路的电流瞬时值的矢量和(用有效值表示)。2.2代号2.2.1 H照明器;2.2.2 L1、L2、L3三相电路的三相相线;2.2.3 M电动机;2.2.4 N中性点,中性导体;2.2.5 PE保护导体;2.2.6 PEN兼有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功能的导体,简称PEN导体;2.2.7 RCD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2.2.8
19、T变压器;2.2.9 TN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该接地点相连接;2.2.10 TN-C整个系统的N、PE线是合一的;2.2.11 TN-C-S系统中有一部分线路的N、PE线是合一的;2.2.12 TN-S整个系统的N、PE线是分开的;2.2.13 TT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接至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关的接地极。3配电系统3.1一般规定3.1.1建设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2 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3 采用二级剩余电流
20、保护系统。3.1.2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配电装置,实行三级配电。3.1.3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单相照明线路宜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单相供电。3.2 接零保护3.2.1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图3.2.1)。图3.2.1 专用变压器供电时TN-S接零保护系统示意1-工作接地;2-PE线重复接地;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
21、部分);L1、L2、L3-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剩余电流断路器);T-变压器3.2.2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TN-C-S接零保护系统(图3.2.2)。图3.2.2 三相四线供电时TN-C-S接零保护系统1-NPE线重复接地;2
22、-PE线重复接地;L1、L2、L3-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剩余电流断路器)3.2.3 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1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2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3 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4 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5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6 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3.2.4 城防
23、、人防、隧道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3.2.5 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3.2.6 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零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3.2.7使用一次侧由50V以上电压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50V及以下电压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并应将二次线路用绝缘管保护或采用橡皮护套软线。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以上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3.2.8 施工
24、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3.2.9 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工作零线(N线)相同时,其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2.9的规定。表3.2.9 PE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的关系相线芯线截面 S(mm2)PE 线最小截面 (mm2)S 16S16S 3516S35S23.2.10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3.2.11 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3.2.12 相线、N线、PE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相线L1(A)、L
25、2(B)、L3(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3.2.13 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可不做保护接零:1 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坪的干燥房间内,交流电压380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金属外壳(当维修人员可能同时触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和接地金属物件时除外);2 安装在配电柜、控制柜金属框架和配电箱的金属体上,且与其可靠电气连接的电气测量仪表、电流互感器、电器的金属外壳。3.3 剩余电流保护3.3.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
26、829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和运行的要求GB 13955的规定。3.3.2剩余电流保护系统应由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末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组成,其额定动作值应具有分级分段动作保护功能。 1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与额定剩余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2末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3潮湿场所、有腐蚀介质场所或在金属物体上施工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0mA,额定剩余电流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27、3.3.3配电装置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3.3.4配电装置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宜选用无辅助电源型(电磁式)产品,或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当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时,应同时设置缺相保护。3.3.5 配电装置中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应装设在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气设备的操作。3.3.6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应按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对搁置已久重新使用或连续使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应逐月检测其特性,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使用接线方法应按图3.3.6选用
28、。图3.3.6 RCD使用接线方法示意L1、L2、L3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保护线;1工作接地;2重复接地;T变压器;RCD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H照明器;W电焊机;M电动机3.4 防雷保护3.4.1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m区域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但在配电室的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3.4.2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龙门架等机械设备,以及钢脚手架和正在施工的在建工程等的金属结构,当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防雷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外时,应按表3.4.2规定安装防雷装置。表3.4.2中地区年均雷暴日(d)应按本规范附录A执行。当最高机械设备
29、上避雷针(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能覆盖其他设备,且又最后退出现场,则其他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确定防雷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可采用本规范附录B的滚球法。表3.4.2 施工现场内机械设备及高架设施需安装防雷装置的规定地区年平均雷暴日 (d)机械设备高度 (m) 15 5015 ,40 32 40 ,90 20 90 及雷害特别严重地区 123.4.3 机械设备或设施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或设施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3.4.4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12m。塔式起重机等升降式设备可不另设避雷针(接闪器)。3.4.5 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
30、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钢管敷设。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应做电气连接。3.4.6 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3.4.7 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PE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机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机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体,但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3.5 接地要求3.5.1工作接地要求: 1单台容量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超过100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 2单台容量不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不超过100kVA的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
31、10;3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m地区,当达到上述接地电阻值有困难时,工作接地电阻值可提高到30。3.5.2重复接地要求:1 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2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 3在TN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3.5.3 静电接地要求:在有静电的施工现场内,对集聚在机械设备上的静电应采取接地泄漏措施。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不应大于1
32、000。3.5.4电磁感应接地要求:在强电磁波源附近工作的塔式起重机等,地面相关操作人应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并应在吊钩与机体间采取绝缘隔离措施,或在吊钩吊装地面物体时,在吊钩上挂接临时接地装置。3.5.5防雷接地装置的设置,除应符合3.4节的要求外,还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并应符合表3.5.5的规定。但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只考虑在雷雨季节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表3.5.5接地装置的季节系数值埋深 (m)水平接地体长 2 3m 的垂直接地体0.51.4 1.81.2 1.40.81.01.25 1.451.15 1.32.53.01.0 1.11.0 1.1注:大地比较干燥
33、时,取表中较小值;比较潮湿时,取表中较大值。3.5.6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2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4配电装置4.1配电装置的设置4.1.1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关箱。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4.1.2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
34、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4.1.3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4.1.4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潮气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场所。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4.1.5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4.1.6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l.2mm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
35、1.2rn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4.1.7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l.6m。4.1.8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方可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金属电器安装板与金属箱体应做电气连接。4.1.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按其规定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4.1.10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 N线端子板和 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4.1.1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绝缘的颜色应按本规范第3.2.12条要求配置并排列整齐;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4.1.12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应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黄/绿相间软绝缘导线做电气连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