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 新授课课件(共45张PPT).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 新授课课件(共45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 新授课课件(共45张PPT).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梁山一中高一政治组,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总议题:,分议题:,分议题这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分议题之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分议题之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分议题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基本国情: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最基本依据,探究问题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究问题2:中国是怎样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2)近代中国:17世纪中页以后:19世纪三四十年代1840年多次侵华战争,长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1
2、)古代中国:,内因,外因,探究问题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新增的:帝国主义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封建地主、农民阶级,(1)原有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封建统治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帝国主义与民族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探究问题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探究问题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提出
3、方案、进行探索,分议题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第一种方案,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维护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代表者:,方案内容:,道路选择:,最终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探究问题1:20世纪上半页中国出现了哪几种建国方案?,第二种方案,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代表者:,方案内容:,道路选择:,最终结果:,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第三种方案,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代表者:,方案内容:,道路选择:,最终结果:,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
4、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探究问题2:第三种建国方案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4)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是人民的选择,探究问题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分议题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探究问题1: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探究问题2: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哪些特点?,(1)组织性:(2)革命性:(3)先进性:,集中分布在大城
5、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探究问题3: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成立的?,(1)中国产业工人成为一支日趋重要的社会力量(2)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探究问题4: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斗争存在哪两个根本性的弱点?,(1)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2)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点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探究问题5: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1
6、)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2)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首先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3)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探究问题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是灾难性的战争。对“灾难”解读正确的是A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7、严重C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增强D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是灾难性的战争。对“灾难”解读正确的是A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增强D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B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故B项正确。清政府主权的部分丧失,故A项错误。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增强是积极的影响,故C项错误。中国社会性质仍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错误。,2.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其中“最合时宜”
8、的方案是指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建立社会主义社会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D实现革命阶级联合,2.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其中“最合时宜”的方案是指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建立社会主义社会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D实现革命阶级联合,D“1922年”“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是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控制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故答案为D项。AB项,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超越当时历史发展阶段
9、,排除;C项,1912年辛亥革命后已经废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入侵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王朝腐败无能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近代中国的封建势力只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A.B.C.D.,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入侵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10、条约清王朝腐败无能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近代中国的封建势力只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A.B.C.D.,A材料表明主要矛盾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第项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原因;第项是帝国主义与清王朝的矛盾,不是主要矛盾;第项是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原因;第项不是原因。,4马克思主义初在中国传播时,宣传的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在一件事后,宣传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转变成工人阶级。使马克思主义宣传对象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国民大革命运动,4马克思主义初在中国传播时,宣传的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在一
11、件事后,宣传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转变成工人阶级。使马克思主义宣传对象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国民大革命运动,B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体现了伟大力量,B选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中国共产党成立使民主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选项排除。国民大革命运动主要针对的是北洋军阀,D选项排除。,5下图是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微,又称“嘉禾国徽”,由鲁迅等人设计。图案参考了近代西方纹章的布局,采用了中国古代礼服的十二种吉祥纹章的图样。根据材料可判断国徽的设计A主要体现儒学与封建帝制等元素B促进了民主共和制在中国的实现C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 新授课课件共45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各种 政治 力量 高中政治 统编 2019 必修 授课 课件 45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00239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