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鱼菜共生系统规划项目.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型鱼菜共生系统规划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鱼菜共生系统规划项目.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型鱼菜共生系统项目申报单位: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地 址:丽水市丽阳街827号邮政编码:323000联 系 人:徐伟忠电 话:0578-2268927传 真:0578-2268837申报日期:2007年5月目 录一、 项目概要二、 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三、 研发内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技术流程四、 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期限五、 项目承担单位概况六、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七、 效益分析八、 项目结论一、项目概要新型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集蔬菜粮食药草等作物的栽培合资循环工业化鱼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并结合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农业专家系统,实现鱼菜共生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其物种间和谐共生运行良好,鱼产
2、生的排泄废弃物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液,经植物净化吸收的水又可作为养殖水返回,双方间形成生态互利关系。该系统以其生态循环为特点,以其资源互补共生为技术思路,除了让产业链得以延伸完善外,更重要的是让农业排放实现最小化,符合当前倡导的生态绿色环保理念,是当前与未来可持续循环型有机农业的最佳生态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该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同时要考虑到三者之间生物种类及生物量之比例,从而达到一种最佳的生态组合,以实现鱼菜生产的高效益。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拟建立新型
3、鱼菜共生系统基地,项目规划用地1000平方米,年可产无公害时鲜蔬菜100吨,鱼类10吨,预计产值52万元,上缴税金约13万元,投资利润率达76%,投资回收期0.95年。本项目建设期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二、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传统数千年农民的农事活动与从业分工,大多是较为明晰而专业的,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等,从而形成了拥有各种专业技术技能的农民与专业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把生产环节或农业内部划分过于专一的生产模式渐渐被一种以农业内部生态优化,以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延伸循环为特征的可持续循环型农业经济所取代。鱼菜共生技术的运用,它巧妙地把养鱼业与蔬菜种植得以有机的生态结合,
4、让种菜养鱼之间形成一种密不可分的相依关系,形成一种互生共促的生态关系,除了让产业链得以延伸完善外,更重要的是让农业排污实现最小化,这是符合当前所倡导的生态绿色环保理念的生产模式。 从前的养鱼专业户,大多是以承包鱼塘或推土建池形成水体后进行人工放养,也有在江河湖泊上进行网箱养殖,不管是哪种方式,它都是以单一的生态物种-鱼为主体,根据生态学理论的研究结果,生态系统内物种越单一,该系统的生态稳定性就越差,生态环境受损破坏的机率也就越大,于是会造成生态下游物种的不可持续性断绝,形成了大量污染物的积累与外排,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环保压力,至使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农业之排污与环保问题。当然传统的养殖大多是依托大
5、水体进行自然加人工放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单位水体的生产效率低,占用的水资源量大,不能体现集约化与工业化的特点,更受自然环境与气候的局限,难以实现大跨度空间地域及不适环境下的养殖,而采用工业化及闭锁型系统的陆上养殖技术即可打破空间与气候场所等因子的限制,实现与形成大棚养殖,城市养殖甚至是室内与地下室的工厂化养殖格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式,让农民实现一具两得的收入与经营,可以让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及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可以种菜也可养鱼,而且两者间在同一空间与地域内完成,利用集中管理,两者间依托生态互存关系建立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系统,也就是可以通过投喂饲料作为物质及能量的初始投入,而其排
6、泄物与渣滓则作为微生物的分解利用能源与繁衍基础,再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形成了鱼菜共生共获的良性有机系统。这样农民在经营农场及规划时可以两者综合地进行,既产鱼又出菜,形成一个完整的菜篮子工程,而且为了充分发挥空间与充分吸附吸收水中的营养,蔬菜栽培基本上采用无土栽培的人工基质培、水培及气培,使种植系统的构建简易化,空间化与管理方便化,通过各种种植系统的构建,形成了以微生物分解,植物根系吸收的循环水系统,让水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最大化的提高,让水在养殖及种植系统中进行闭锁型的循环。而且养殖与种植技术采用高度集约与自动控制管理外,农民养鱼与种菜就变得极为简单与高效。 这两种有机结合的新型种植系统,除了让农
7、民更为便捷高效地进行农事生产外,利用该技术生产的蔬菜可以很容易地达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要求,使农产品的市场效益得以大大提高,是常规化肥或农药土耕栽培价格的成倍以上,而且在水培或气培等营养液水环境下,生产变得简单,生长变得快速,品质还得以大幅度的提高。在农田或大棚规划共生系统时,从生态循环及可分解物质的平衡关系来说,一般以养殖桶的面积与种植面积以1:5为佳,这样基本上可以把工厂化高密度养殖过程中的排污处理掉,为鱼的生长创造一个适合的水质环境及生态环境。 通过模式的创新,让我国的农业,真正实现有机耕作,特别是蔬菜,更需用有机绿色产品所取代,否则人类的健康与未来环境,将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建立
8、种植业与养殖业又超于常规的综合性鱼菜共生系统进行深度生态综合功能研发将具有战略性的发展意义,它除了提升农业产业水平外,更重要的是为我国创建生态环保绿色的城市与国家作出农业生产上的巨大贡献。 在当前自然可利用水体及渔业资源日益受到限制情况下,采用鱼菜共生系统生产适销对路的鱼产品,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生态农业项目。三、研发内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实施流程(一)、研发内容通过微生物、植物、鱼三者间的共营共生关系并结合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使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持续动态发展,对鱼菜共生系统进行深度生态综合功能研发,以寻求三者间生物种类、生物量之比例,以达到一种最适的生态平衡
9、与最佳的经济回报,这也是该系统最核心的技术基础。(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建立一个1000平方米的钢架塑料大棚,装备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及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2)年可产各种时鲜无公害蔬菜100吨,鱼类10吨,以满足本市及城郊居民生活之需。(3)建设计算机智能管理控制室,安装农业智能控制计算机,实现每个生产环节通过计算机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三)、项目实施流程第一步,在光照充足,水源保障,电力交通方便的地方选择基地,最适是在郊区或城市空旷地带,可以更贴近市场,便于产品的直销上市,减少中间运输环节,也可以改变传统长途运输对鱼菜产品新鲜度及质量的影响,得以发挥近郊农业的地域优势与市场优势
10、,也是对城市农业水资源运用的最经济生产模式。第二步,确定种养殖的面积与比例,种养殖的面积与比例关系到物种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也就是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最佳比例,适合的比例是系统成功运行之关键,比方说,多少鱼排出的粪便能为多少菜提供养分,什么微生物种类的培育能够对水质净化产生最佳的生态效果,这些是三者间共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也是该系统最为核心的技术基础。第三步,铺设管道安装相关设备与设施形成科学的水循环系统。鱼菜共生系统中,最为科学的设计就是水培用水与养殖用水之间形成一体化的循环体系,而这种循环体系的构建就是通过合理的管道铺设与设计,再加上智能化或自动化的控制设备与部件,组成了自动化的水循环水处理系统
11、,包括养殖池的排废吸污管,加入新水的进水管与经循环处理后的回流管,以及铺于池底的爆气增氧管,这些管组成了养殖池的管道系统。另外,用于栽培的还有,喷雾管道或者浇灌管道,以及经植物根系吸收后的回收回流管道,这些管道系统的设计,让栽培蔬菜的水与养殖的水之间形成了一体循环,达到彼此的生物生态效果。鱼池底部的饲料残渣或者鱼粪便经吸污管抽吸到硝化床,而在硝化床流过后,一部份经石砾过滤,一部份经微生物转化与分解,再流入微生物处理池,这个池是由生物绵为载体并接种多种微生物的处理池,它可以把硝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数十种类微生物的再处理,把一些蔬菜难吸收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被根系吸收的矿质离子,也是一个矿化池,
12、经微生物矿化池后,再流溢到另一个贮液池,这个池的作用就相当于蔬菜水培的营养液池,它需经过再次的过滤,供给生长着的瓜果蔬菜等植物,可以是水培供液,也可以是气雾培的喷雾供液,使这些处理后的水再供到下一个植物处理系统(即栽培系统),形成了多道多环节综合处理体系,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后,回流的水就可入重新注入的养殖池,从而形成了,微生物、植物、鱼间的共生共存关系,这也是鱼菜共生能够勿需增添大量高昂水处理设备的关键所在,把处理功能最为强大的植物,微生物科学地引入到养殖系统中出,这也是该技术最大的创新所在。第四步,蔬菜的栽培也是极为重要的部份,培育根系发达,处理能力强的蔬菜瓜果植株,是实现有机物及矿质转化的关
13、键环节,利用根系发达与庞大的吸收表面积,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所以菜果的栽培技术也是成功养殖的主要技术流程,一般在鱼投放入池前,就要提前分批种下各种蔬菜瓜果或其它植物,以保证系统运行后,就具处理水质之功能。蔬菜瓜果或经济植物的育苗,可以采用播种法或无性育苗法,待生根或成苗后就可移栽到栽培床,栽培床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硝化床为基质培,只需把苗栽入砾质培的基质中即可,利用基质过滤附着的有机物及硝化分解的各种矿化元素为营养,维持菜果的生长。而漂浮栽培床的植株,则需以泡沫定植板为载体,把苗或种子直接播入有海绵固定的定植孔中即可,随着萌芽生长,根系就自然进入水体中,吸收水中的肥份来供植株生长,从而起到净化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共生 系统 规划 计划 项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