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辅差文本记录表文本记录表.doc





《培优辅差文本记录表文本记录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优辅差文本记录表文本记录表.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年下期高二生物 “培优补差”记录表班级1102班1105班1106班时间2012年 月 日教师姓名李学峰类别学生名单 辅导内容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3.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
2、1dd(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为Dddd 1Dd :1dd1(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4.分离定律 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辅导效果或存在问题2012年下期高二生物 “培优补差”记录表班级1102班1105班1106班时间2012年 月 日教师姓名李学峰类别学生名单 辅导内容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 F1 减数分裂
3、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YYRRyyrr,但亲本为YYrryyRR,F2中重组类型为 10/16 ,亲本类型为 6/16。2.常见组合问题(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统一用分枝法先一对一对分析,再进行组合:都可以简化为用分离定理来解决,即先求一对相对性状的,最后把结果相乘,即进行组合,因此,要熟记分离定理的6种杂交结果)(1)配子类型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2)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
4、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2种表现型Bbbb后代2种表现型CcCc后代2种表现型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辅导效果或存在问题2012年下期高二生物 “培优补差”记录表班级1102班1105班1106班时间2012年 月 日教师姓名李学峰类别学生名单 辅导内容 1.减数分裂和有丝
5、分裂主要异同点(要求掌握)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次数及时间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一次,有丝分裂的间期细胞分裂次数二次一次联会四分体是否出现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无分离(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后期子细胞的名称及数目性细胞,精细胞4个或卵1个、极体3个体细胞,2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变化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变子细胞间的遗传组成不一定相同一定相同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检索表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1.2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2.1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
6、离减数第一次分裂例题:判断下列各细胞分裂图属何种分裂何时期图。解析:甲图细胞的每一端均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四分体、分离等行为,且每一端都有一套形态和数目相同的染色体,故为有丝分裂的后期。乙图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丙图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辅导效果或存在问题2012年下期高二生物 “培优补差”记录表班级1102班1105班1106班时间2012年 月 日教师姓名李学峰类别学生名单 辅导内容 1.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Xa 正
7、常基因:XA 患者:男性XaY 女性XaXa 正常:男性XAY 女性 XAXA XAXa(携带者) 遗传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即男性(父亲)女性(女儿携带者)男性(儿子)。一般为隔代遗传。2.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XA 正常基因:Xa 患者:男性XAY 女性XAXA XAXa 正常:男性XaY 女性XaXa 遗传特点: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相传。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3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遗传特点: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4.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根据毛色辨别小鸡的雌、雄5.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必为
8、隐,生女有病为常隐;有中生无必为显,生女无病为常显。解释: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父母有病,女儿无病常、显性遗传注: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患病为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患病为伴性。辅导效果或存在问题2012年下期高二生物 “培优补差”记录表班级1102班1105班1106班时间2012年 月 日教师姓名李学峰类别学生名单 辅导内容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由
9、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实验材料:S型细菌、R型细菌 菌落菌体毒性S型细菌表面光滑(smooth)有荚膜(小鼠很难消灭)有R型细菌表面粗糙(rough)无荚膜(小鼠容易消灭)无 结论:在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2)、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过程标记噬菌体(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35S蛋白质外壳含35S的噬菌体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细菌内部DNA含32P的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含35S的噬菌体细菌体内没有放射性35S含32
10、P的噬菌体细菌体内有放射线32P2、结果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侵染过程中,只有32P进入细菌,而35S未进入,说明只有亲代噬菌体的 DNA 进入细胞。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 DNA 遗传的。 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3、结论:进一步确立DNA是遗传物质辅导效果或存在问题2012年下期高二生物 “培优补差”记录表班级1102班1105班1106班时间2012年 月 日教师姓名李学峰类别学生名单 辅导内容1. DNA分子的结构(1) 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2、DNA分子有何特点?稳定性: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
11、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3、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DNA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DNA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4、相关计算(画图标已知,用好100,碱基互补配对出答案) (
12、文科生了解)(1)A=T C=G(2)(A+ C )/ (T+G )= 1或A+G / T+C = 1(3)如果(A1+C1 ) / ( T1+G1 )=b 那么(A2+C2 ) / (T2+G2 ) =1/b(4) (A+ T ) / ( C +G ) =(A1+ T1 ) / ( C1 +G1 ) = ( A2 + T2 ) / ( C2+G2 ) = a5、判断核酸种类(1)如有U无T,则此核酸为RNA;(2)如有T且A=T C=G,则为双链DNA;(3)如有T且A T C G,则为单链DNA ;(4)U和T都有,则处于转录阶段。辅导效果或存在问题2012年下期高二生物 “培优补差”记录
13、表班级1102班1105班1106班时间2012年 月 日教师姓名李学峰类别学生名单 辅导内容一、DNA分子复制的过程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复制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3. 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4、复制条件 (1)模板:亲代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2)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 (4)解旋酶、 DNA聚合酶等5、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6、复制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7、复制意义: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二、与DN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文科生了解)1.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2n2.第n代的DN
14、A分子中,含原DNA母链的有2个,占1/(2n-1)3.若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为a, (1)则连续复制n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 (2)第n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三、转录与复制的比较: 阶段项目复制转录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进行场所主要细胞核主要细胞核模板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条件需要特定的酶和ATP需要特定的酶和ATP过程在酶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段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TA、GC)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优辅差 文本 记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