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doc





《道路工程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doc(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道路工程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1.1分项工程施工顺序经过现场实地调查,详细阅读招标文件,认真分析设计资料,本工程将设为本公司重点。1.1.1施工顺序安排原则突出重点、早日进场、稳中求快、确保工期。统筹安排、搞好衔接、全面展开、均衡生产。1.1.2施工顺序路基工程本工程路基均为整体式路基,整体式路基一次施工成型,路基不按左右线顺序分别进行。防护、挡墙及排水工程在路基施工同时,开工挡土墙工程,并在1个月内完成。防护及排水工程,在不影响路基施工的前提下,见缝插针安排施工。1.2道路通过农田和塘堰地段,必须排除积水,清除淤泥,换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料。换填范围应以清除黑色淤泥质土至低液限粘土(Q4el+
2、dl)下1米,在耕地或荒坡上填方时,必须清除草根、树根,夯实后再填筑。当地面横坡大于1:5时应开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台阶顶面应做成24%的反向横坡,后再分层回弹碾压密实。1.1.1不同施工方法的转换本工程施工采用了反向单侧壁导坑法、CD法、台阶法等施工方法,存在大断面向分部小断面过渡的情况,如:台阶法开挖上半断面进入CD法地分部或反向单侧壁导坑法的侧壁导坑;也存在小断面向大断面过渡的情况,如:CD法的分部或反向单侧壁导坑法的侧壁导坑进入台阶法的上半断面的情况。由于路基开挖尺寸变化很小,大断面向小断面过渡主要是指台阶法向反向单侧壁导坑法和CD法过渡,其施工难度相对小一些,采取的方法是当
3、上半断面开挖支护到设计位置后,先采用双层锚喷支护封闭端面,并在将在断面变化处增设超前支护及环向钢架的方法,加强封端处初期支护,然后直接开挖进入小断面。待下台阶开挖到位后,采用同样方法进入小断面。小断面向大断面过渡,主要是指侧壁导坑或CD法分部向台阶法的上半断面过渡,施工中将采用渐变方式,利用格栅喷砼逐渐挑高、加宽进入到大断面,关键在于挑高,只要过渡到上半断面,下部就容易施工了。1.1.6各交叉部位施工方法本工程设计了3座行人横洞,分别与左线主路基正交,在交叉部位前后一定范围内将加强结构设计。在横洞开挖前,沿横洞拱顶开挖轮廓线打设锚杆进行超前支护;施作主路基衬砌混凝土时,在衬砌内增加16钢筋网。
4、在级围岩地段横洞开挖前,沿横洞拱顶开挖轮廓线打设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施作主路基衬砌混凝土时,在衬砌内增加25钢筋网或将原有的22钢筋改为25钢筋。1.1.7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主路基超前支护设计有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初期支护设计有工字钢架、中空锚杆、网喷砼。各类支护紧跟开挖面及时施作,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驰剥落。超前小导管支护通过在路基拱部超前打入带孔眼的导管,将各种适应不同地层的浆液注入,渗透至地层的有效范围内,以达到改变地层参数,提高地层自承能力的目的。根据本工程地质情况,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液注浆。小导管制作小导管采用424普通热轧无缝钢管,管
5、长4m,一端呈尖头形,另一端焊上铁箍,沿管壁间距75mm,呈梅花形布设注浆孔,孔位互成90,孔径6mm。小导管注浆前,应对开挖面及5m范围内的坑道喷射厚为50100mm的混凝土或用模筑混凝土封闭。施工采用钻孔台车或风动凿岩机钻孔,注浆泵注浆。注浆材料采用掺BR水泥砂浆及净浆,其配合比根据试验确定,注浆参数如下: 水泥与BR外掺防水剂质量比为:1:0.12水泥浆水灰比(质量比)为:1:1水泥与外掺剂专用粉质量比为:1:0.04注浆压力P=0.51.0Mpa必要时可在孔口处设置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注浆压力和水压的止浆塞。注浆后至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浆液种类宜为48h。开挖时应保留1.51.0m的止浆墙
6、,防止下一次注浆时孔口跑浆。超前支护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小导管超前支护注浆施工工艺流程注浆施工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查各种机具,进行试运转。按设计要求选择好耐侵蚀性注浆材料,浆液配合比需经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审定。注浆前喷射砼封闭作业面,防止漏浆,喷层面厚度不宜小于50mm。准确测定孔位,按照设计的外插角采用钻机顶入,其顶入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注浆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等控制注浆压力,注浆压力一般为0.3-0.5MPa,注浆终压为注浆压力的23倍,并设专人做好记录,注浆达到需要的强度后方可进行开挖。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不得使浆液逸出地面及超出有效注浆范围,注浆顺序由拱脚向拱部逐管注浆。注浆
7、施工期间定期对地下水取样检查,如有污染采取相应措施。注浆结束后应进行堵口,防止浆液外流。其主要设计参数为:管长40m,管径108,拱部120范围,环向间距50cm,外插角1,管内注浆(水泥水泥浆w/c=111:1.5)压力0.71.0Mpa,注浆结束后,管内压注M30水泥砂浆。主要技术措施:检查钻孔、打管质量时,应画出草图,对孔位编号、逐孔、逐根检查并认真填写记录。固结效果检查宜在搭接范围内进行,主要检查注浆量偏少和有怀疑的钢管,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注浆后采用小撬棍或小锤轻轻敲打钢管附近,判断固结情况,并配合风钻钻速测试,检查注浆范围,固结不良或厚度不够时,要补管、注浆。开挖过程中,要随时观察
8、注浆效果,分析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后必须停工处理。1.1.8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本路基喷射混凝土施工采用湿喷混凝土工艺。湿喷混凝土工艺具有粘结性能好、一次喷射厚度可达10cm,且回弹率小的优点,能够保证初期支护和施工支护的质量,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喷混凝土施工采用TK961湿喷机与RPJ-Z机械手组成喷锚支护作业机械线。作业时,混凝土在洞外由混凝土拌合站拌好,通过运料车送进洞内,空压机供风。原材料的选择:41.5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为1.53.0洁净质硬的中砂;粒径为510mm级配良好的碎石;液体速凝剂。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详见图 “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示意图”所示。施工要点:混凝土喷射机安装
9、调试好后,在料斗上安装振动筛(筛孔10mm),以避免超粒径骨料进入喷射机;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受喷围岩面,而后即可开始喷射混凝土。通过遥控喷射手喷射,送风之前先打开计量泵,以免高压混凝土拌合物堵塞速凝剂环喷射孔;送风后调整风压,使之控制在0.20.5MPa之间;根据喷射仪表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风压和计量泵,同时控制好速凝剂掺量。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示意图一次喷射厚度不超过10mm,若需喷第二层,两层喷射的时间间隔为1520min。为提高工效和保证质量,喷射作业采取分片进行,按照先边墙后拱脚,最后喷射拱顶的顺序施喷。喷前先找平受喷面的凹处,再将喷头成螺旋形缓慢均匀移动,每圈压前面半圈,绕圈直径约30cm
10、,力求喷出的混凝土层面平顺光滑。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模数大于1.5的硬质洁净砂或粗砂,粒径512mm连续级配碎(卵)石,化验合格的拌合用水。喷射砼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拌和,配合比及搅拌的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少于两次。喷射前认真检查路基断面尺寸,对欠挖部分及所有开裂、破碎、出水点、崩解的破损岩石进行清理和处理,清除浮石和墙角虚碴,并用高压水或风冲洗岩面。喷头距岩面距离以1.5m1.0m为宜,喷头应垂直受喷面,喷初支钢架时,可将喷头稍加偏斜,角度大于70。喷射砼作业采取分段、分块,先墙后拱、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射时,喷嘴做反复缓慢的螺旋形运动,螺旋直径约2030cm,以保证砼喷射密实。同时掌握风压、
11、水压及喷射距离,减少回弹量。路基喷射砼厚度5cm时分两层作业。初次喷射先找平岩面,第二次喷射砼如在第一层砼终凝1h后进行,需冲洗第一层砼面。喷射砼终凝2小时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喷射砼开挖时,下次爆破距喷射砼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小于4小时。有水地段喷射砼采取如下措施:当水点不多时,可设导管引排水后再喷射砼;当涌水量范围较大时,可设树枝状导管后再喷砼;当涌水严重时可设置泄水孔,边排水边喷砼。增加水泥用量,改变配合比,喷砼由远而近逐渐向涌水点逼近,然后在涌水处安设导管,将水引出,再向导管附近喷砼。当岩面普遍渗水时,可先喷砂浆,并加大速凝剂掺量,保证初喷后,再按原配比施工。当局部出水量
12、较大时采用埋管、凿槽,树枝状排水盲沟措施,将水引导疏出后,再喷砼。1.1.9锚杆施工工艺 中空注浆锚杆全路基系统锚杆采用中空锚杆,锚杆直经为D25中空注浆锚杆工艺流程中空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框图锚杆的安装采用YT28凿岩机和专用接头将锚杆送进至设计深度后,锚杆外露孔口长度以10cm15cm为宜。安装止浆塞、垫板的螺母。用注浆接头把锚杆尾端同注浆机连接。1.1.10锚杆的注浆采用NZ130A型锚杆专用注浆器。检查NZ130A型锚杆专用注浆器及其零件是否齐备和正常,有关泵的操作程序应遵守NZ130A型注浆器操作手册。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5:1。用水或风检查锚孔是否畅通
13、,孔口返水或风即可。调节水流量计使水泥浆液的水灰比至设计值为止,并记下流量计刻度,从泵出口出来的浆液,必须要均匀,不能有断续不均现象。开动泵注浆,整个过程应连续灌注,不停顿,必须一次完成,观察到浆液从止浆塞边缘流出或压力表上压力大于1.0MPa,即可停泵。若注浆过程中,出现堵管现象,应及时清理锚杆、注浆软管及泵。当完成一根锚杆的注浆后,应迅速卸下注浆软管与锚杆的接头,清洗并安装至另一根锚杆,然后注浆;若停泵时间较长,在对下根锚杆注浆前应放掉前段不均匀的水泥浆,以免堵孔。在整个注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配合密切,动作迅速。 注浆过程中,应及时清洗接头,保证注浆过程的连续性。完成整个注浆后,应及时清洗
14、及保养泵。在灰浆达到初始设计强度后,方可上紧垫板及螺母。注浆作业表循环如下:作业循环时间表序 号工序名称时间(min)备注1钻进锚杆孔802注水泥砂浆40合计1201.1.11施工注意事项锚杆表面应光亮性浸锌处理,厚度不大于0.8mm。施工时先用凿岩机按设计位置、深度、角度钻孔,后用高压风清孔,人工安装锚杆。锚杆位置,方向,直径要严格控制,锚杆钻完后用高压水清洗,并将锚杆边旋转边送入锚孔,在锚杆送入过程中不得拔出,检查锚孔是否平直畅通,不合格者应重新钻孔。在合格的锚孔中插入装好锚头、防弊气联接套(与水平线倾角超过45选做)的锚杆,安装止浆塞、垫板、螺母。注浆时应注意将锚孔中气体排出。注浆时应注
15、意确保浆液注满孔体,水灰比控制在0.450.5:1,注浆压力控制在0.30.8Mpa。止浆塞采用可记忆止浆塞,把注浆过程中的相应参数如孔口压力、注浆量、注浆日期等存储起来,在施工结束后可随时采用数据采集仪采集数据,以判断注浆是否达到要求。注浆长度测量采用在锚杆杆体中预留通道,在注浆完毕后用机械法测量已锚固注浆锚杆的长度。在安装锚杆垫板时应确保垫板与锚杆垂直,并与初喷混凝土面密贴压紧。在软岩和土层中施作钻进式注浆锚杆时,需环向隔开一定距离隔孔钻进,否则会因向岩体注水太多可能导致岩面坍滑。水泥浆应严格按配合比配制,并随配随用,以免浆液在注浆管、泵中凝结。为保证注浆效果,止浆塞打入孔口不应小于10c
16、m。1.1.12超前砂浆锚杆路基穿过级围岩地下水较贫乏的地段及岩脉地段时,使用22超前砂浆锚杆进行超前支护。锚杆环向间距40cm,外倾角810,锚杆应保持不小于1.0m的搭接长度,尾部应焊接在系统锚杆的尾端,施工时应根据岩体节理面产状确定锚杆的最佳方向。工艺流程1.1.13施工方法钻孔采用YT-28凿岩机,搅拌机拌制普通砂浆,底压注浆泵灌注。根据围岩开挖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确定孔位、孔深和倾角。如围岩情况变化,需调整孔位和间距时,应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执行。锚杆长度在保证设计的锚固长度外尚应计入工作长度。锚杆施作后不得悬吊重物,待砂浆达到额定强度后才可安装垫板、螺帽。垫板
17、应紧贴岩面,螺帽上紧不得出现松动。水泥、砂浆必须按配合比配料,压浆时,排气管必须畅通,注浆管与孔壁间隙采用快硬药包封堵,防止漏浆、跑浆,确保注浆质量。1.1.14超前地质预报路基施工风险大,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尤为重要。为做到安全、稳妥、快速施工,施工中必须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设计资料提供的地质问题,更准确地预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实现动态、信息化施工,提前做好防患措施。本工程全管段将超前地质预报作为一道必要的工序纳入施工中,根据总工期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方案采用突出重点、长短结合、坚持日常观测原则进行。一般地段只采用掌子面地质素描和TSP203地震探测二种手
18、段,不良地质及风化槽地段则增加超前水平钻孔、地质雷达和红外线仪进行综合预测预报。1.1.15施工通风、防尘及排水施工通风本工程路基工程量大,断面大,独头通风距离长,又是采用无轨运输方式,爆破烟尘和内燃机械作业产生的有害气体量大,给路基通风排烟带来一定的困难。施工通风必须做到合理布置和科学管理,使洞内作业环境达到国家规定的劳动卫生标准,以确保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期、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通风方案和系统布置根据本工程采用无轨运输,施工通风采用1根直径为1.5m软风管配洞口风机进行管路压入式通风。开挖面所需风量按开挖面最多作业人数、洞内最小风速、排除冲淡爆破烟尘及稀释洞内内燃机械作
19、业废气四种情况分别计算,取最大值作为开挖面所需风量。本工程通风计算所采用的主要参数如下:开挖面最多作业人数n:50人每人所需新鲜空气量:4m3/min洞内最小风速v:0.15m/s同时爆破炸药量G:通风最远时,主路基按预留光爆层爆破,最大装药量233.9kg;炸药爆破时有害气体生成量b:40爆破通风时间t;30min洞内内燃机械同时工作的总额定功率Ni:取用20tA20型自卸汽车3台,每台额定功率232马力(Hp)内燃机械负荷系数和利用率系数K:综合取0.88内燃机械单位马力所需新鲜空气量:3m3/Hp.min开挖工作面所需风量Q开计算结果如表开挖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工程名称控制因
20、素计算公式参数取值工作面所需风量主路基按作业人数Q开=4nN=50200按最小风速Q开=vA60V=0.15,A=1571413按稀释内燃机废气Q开=3NiKNi=696,K=0.881837.4按稀释内燃机废气Q开=3NiKNi=464,K=0.881225.0路基取稀释废气所需风量1837.4 m3/min作为工作面所需风量。成立管路安装维护小组。专门负责工区风机、通风管路的安装、检查和日常的维护管理,发现风管开裂破损,及时采用与风管相同的材料进行粘补。建立通风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制定施工通风管理细则,明确岗位职责、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实施与通风质量挂钩并定期兑现的奖惩办法,增强管路
21、班组的责任心。降尘处理措施详细方案见图水幕降尘施工示意图所示。施工防尘采用水幕降尘和个人带防尘口罩相结合,在距掌子面30m外边墙两侧各放一台水幕降尘器,爆破前10min打开阀门,放炮30min后关闭。水幕降尘施工示意图施工排水本工程路基一部分施工地段为反坡排水,施工排水的任务非常艰巨,在制定排水方案时将与施工抢险统一考虑。主路基在掌子面设集水坑,并设置一个2m3移动式集水箱,根据不同地段不同围岩K值大小计算渗漏水量后,沿线间隔300米设置集水站,容积1020 m3,将掌子面临时施工、地下水汇集,利用移动潜水泵抽至移动式集水箱内,再由移动式集水箱内送至集水站,水泵将汇集的积水经管路逐级抽提至洞外
22、污水处理池。排水管选用D2OO钢管按3排设置,每个集水站设2台水泵。路基洞内两测设排水沟,排水沟利用顺坡排水方式将地下水汇集至集水站内。路基贯通后为顺坡排水,在路基两侧设排水沟,地下水汇集至底部的井窝内采用水泵抽出洞外污水处理池。1.1.16 防排水施工防排水设计要求路基在施工中应采取“排堵结合,以堵为主”的原则。以堵为主即是依靠围岩的不透水性及注浆堵水,尽可能在路基与无限间水源间设一堵不透水的隔水墙。而对地下水的导排主要是作为一种备用手段,当上述隔水墙不能完全封堵而有少量地下水时渗出时,可利用二衬背后的导排系统将地下水引入到水沟,统一汇集到集水井,通过水泵抽排出洞外,以防止地下水在二次衬砌背
23、后聚集产生强大水压,破坏二次衬砌。做为高标准、高等级的路基工程,本工程路基工程主要设计要求为: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选用带注浆管及抗老化、拉伸率较高的防水卷材。防水采用分区防水形式,在施工缝处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与防水板密实焊接进行分区,并在中间设置防渗肋条,分区面积控制在50m2内。施工缝、沉降缝防水处理:沉降缝采用外贴带注浆管背贴式止水带,中间设置带注浆管膨胀橡胶止水条;施工缝采用外贴带注浆管背贴式止水带,中间设置企口,并安放带注浆管膨胀橡胶止水条的防水形式。施工要点如下: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标号的水泥混合使用,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工程 主要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