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人体美学测量技术.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文摘-人体美学测量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摘-人体美学测量技术.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美学测量技术 在手术设计与操作的审美实施中,手术者务必遵循人体美学规律,并严格掌握人体美学测量操作技术。 目前的美学测量仅能作为美容医师进行美学判断的参考标准。被测者的姿势与测量的结果有密切关系。姿势不正确,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活体测量除不能站立的婴儿外,一律采用直立姿势,头的位置保持在左、右侧耳屏点和右侧眶下点三点决定的平面上,这一平面叫作耳眼平面,又因为这一平面是1884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测量方法协定会议上得到确认的,所以也称法兰克福平面。活体测点大多数依据骨的突起、骨的边缘等表面骨性标志来确定,也有一部分测点是依据皮肤皱褶、皮肤特殊结构和肌性结构来确定的。 (一)头面部测量法
2、 1头面部测量点 (1)眉间点:两侧眉弓之间在正中矢状面上最向前突出的点定此点时,头位要保持在耳眼平面上。 (2)眉间上点:左右眉毛上缘的切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 (3)额中点:左右侧额结节最高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 (4)发缘点:前额发缘中点。当前额发缘呈两个凹弧时,则以连接这两个发缘弧的切线与正中矢状面交点为发缘点。 (5)前囟点:为冠状缝与矢状缝的交点,此点仅在幼儿才能找到。 (6)头顶点:头的位置处于耳眼平面时,头顶部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高点。 (7)头后点:头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向后最突出的一点。 (8)枕外隆凸点:位于枕外隆凸的尖端。 (9)额颞点:额部两侧颞嵴弧最向内侧的两个对称
3、点。 (10)耳屏点:外耳道前方耳屏软骨上缘起始部向耳轮脚基部的头侧部皮肤移行的一点。 (11)头侧点:头的两侧最向外突出的点。 (12)鼻根点:位于鼻的上部,为额鼻缝和正中矢状面的交点。 (13)鼻梁点:鼻梁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凹点(从侧面观察)。 (14)鼻下点:鼻中隔下缘与上唇皮肤部所组成的角的顶点。(15)鼻尖点:头部固定于耳眼平面时,鼻尖最向前突出的一点。(16)龈点:上颌左右中门齿间齿龈在正中矢状面上最向下突出的一点。(17)口裂点:上下唇闭合时口裂的正中点。(18)上唇中点:上唇移行部两弧的切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19)下唇中点:下唇移行部下缘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20)口角点:
4、在口裂的两侧外角上,上千唇移行部在外侧端相接的点。(21)颏下点:头部固定于耳眼平面时,颏部在正中矢状面上最低的一点。(22)颏上点:颏唇沟最深处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23)颏前点:是颏部的最前点。(24)眼内角点:在眼内角处上千眼睑缘相交的点。(25)眼外角点:在眼外角处上下眼睑缘相交的点。(26)眶下点:眶下缘最低的一点。(27)眶上缘间中点:左右侧眶上缘最高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28)颧点:颧弓上最向外侧突出的一点。(29)鼻翼点:鼻翼最外侧点。(30)下颌角点:下颌角最向外、向下和向后突出的一点。(31)耳上点:头部保持耳眼平面时,耳轮上缘最高的一点:(32)耳下点:头部保持耳
5、眼平面时,耳垂最低的一点。(33)耳后点:头部保持耳眼平面时,耳轮后缘向后最突出的一点。(34)耳上基点:耳郭基线(即耳郭与头颅连接处的轮廓线)的最上端。即颅耳角的最低点。(35)耳下基点:耳郭基线的下端。(36)耳前点:头部保持耳眼平面时,耳郭基线上与耳后点等高的一点。(37)耳结节点:达尔文结节的尖端。(38)乳突点:乳突外表上最低的一点。2头面部测量线(1)头最大长:眉间点至头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国男性头最大长平均为18776mm。女性头最大长平均为18012mm。(2)头最大宽:左右头侧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中国男性头最大宽平均为15483mm,女性头最大宽平均为14682mm。(3)额最小
6、宽:左右侧额颞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中国男性额最小宽平均为10494mm,女性额最小宽平均为9913mm。(4)两耳屏间宽:左右侧耳屏点之间的直线距离。(5)两乳突间宽:左右侧乳突点之间的直线距离。(6)面宽:左右侧颧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中国男性面宽平均为1427lmm,女性面宽平均为13639mm。(7)两下颌角间宽:左右侧下颌角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中国男性两下颌角间宽10867mm,女性两下颌角间宽10376mm。(8)两眼内宽:左右侧眼内角点之间的直线距离。(9)两眼外眦宽:左右侧眼外角点之间的直线距离。(10)瞳孔间距:两眼正视时,左右瞳孔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11)眼裂宽:同一眼的眼外角点至
7、眼内角点之间的直线距离。(12)容貌耳宽:耳前点至耳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13)形态耳宽:耳上基点至耳下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14)鼻宽:左右侧鼻翼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中国男性鼻宽平均为3790mm,女性鼻宽平均为3484mm。(15)口裂宽:左右侧口角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中国男性口裂宽平均为5174mm,女性口裂宽平均为4734mm。(16)头耳高:头部固定于耳眼平面时,白头顶点至耳屏点之间的投影距离。(17)全头高:头部固定于耳眼平面时,自颏下点至头顶点之间的投影距离。(18)容貌面高:发缘点至颏下点之间的直线距离。(19)容貌额高:发缘点至鼻根点之间的投影距离。(20)形态面高:鼻根点至颏下
8、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中国男性形态面高平均为12216mm,女性形态面高平均为11464mm。(21)形态上面高:鼻根点至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2)容貌上面高:鼻根点至口裂点之间的直线距(23)鼻高:鼻根点至鼻下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4)鼻长):鼻根点至鼻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5)鼻深:鼻下点至鼻尖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6)唇高:上唇中点至卜唇中点之间的直线距(27)颏高:口裂点至颏下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8)容貌耳长:耳上点至耳下点之间的直线距离。(29)形态耳长:达尔文结节至耳屏上方耳前切迹凹陷部最深点之间的直线距离。(30)水平头围:经眉间点和头后点的头水平面的周长。(31)各种理想面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摘 人体 美学 测量 丈量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