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东数西算数字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附下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东数西算数字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附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东数西算数字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附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东数西算数字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附下载)前言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力量。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我们迎来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在此环境下,超级工程“东数西算”应运而生,带动相关产业链每年超4000亿投资。发改委于2月17日正式发布消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那么,本轮超级工程缘何而起?又对相关产业链有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梳理“东数西算”工程的
2、布局思路,并对相关产业链受到的影响作出研判。一盖楼要先打地基回顾涉及贯通东西南北的大工程,三大资源调配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均在21世纪伊始集中开工:2000年11月8日,贵州省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同时开工建设,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试验段正式开工建设。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接下来的20年,中国经济以惊人的增速发展,曾一度保持超过10%的GDP增长。狂飙突进的经济发展和大型基建背后,是强大的能源支撑尤其在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头几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几乎都超过了GDP增速。20多年过去了,从来未
3、曾为能源问题担忧过的中国,为了改善粗放型发展带来的长久性环境恶化影响,提出了碳中和与碳达峰的发展理念。国内已经有20年时间没有搞如此的大动作,在此背后,“东数西算”是新的信息革命前提下全社会资源合理调配的新一轮需求。所谓“东数西算”,“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东数西算是国家又一项重要战略工程,以一体化思路,推动东西部数据中心与网络、云、算力、数据要素、应用和安全等协同发展。”“东数西算”的大棋并不是简单地像过去一样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其中包含了解决未来几十年数字经济发展与布局的谋划。在西部建设数据中心等算力设施,可谓发挥其资源优势所在。十四五规划,布局的9大清洁能源基地,绝大多数
4、都在西部,覆盖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黑龙江、河北等地。对比上下两图,可以发现我国从十四五的清洁能源基地布局规划开始,早已在谋划布局“东数西算”,先解决能源问题,再进行数据中心跨省市调配。按照2021年5月发布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这8个地区将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此作为“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本轮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都将是我国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二数据需要有载体
5、,储存成难事清华大学及国际数据公司IDC等机构最新发布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首次进入全球计算力水平前三名,在信息技术方面支出占到全球市场15%左右,与互联网业、金融业一起成为算力投入增长最快的行业,对数据存储及调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大数据储量为4.3ZB(相当于47.24亿个1TB容量的移动硬盘),2014年和2015年全球大数据储量分别为6.6ZB和8.6ZB。2016年甚至达到了87.21%的增长率,2016年和2017年全球大数据储量分别为16.1ZB和21.6ZB。2018年全球大数据储量
6、达到33.0ZB,2019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达到41ZB。根据全球知名数据提供商Statista的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大数据储量约为47ZB。两会在沪全国人大代表陈力指出,当前我国数据总量正在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占全球27%,是名副其实的数据资源大国,各行各业目前都有着极大的智能应用需求。此外,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各行各业都积累了海量的数据。目前我国算力需求集中于一线大城市,对于数据中心的用地,国家苦恼之极。数据中心并不像过去那样是一个小厂房就能承载的体量了。以华为举例,华为在贵州挖空了一座小山,用于自己数据中心的建设。另外,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三大运营商、知名
7、IT厂商也兴建了大量的数据中心,上海外郊,某银行的数据中心占地一百亩。而在国外,像微软则直接把数据中心建在海底下,脸书将数据中心建在了北极圈。因此我国将数据中心搬去偏远山区及戈壁,是对稀缺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短期来看数据中心的迁移消耗财力物力巨大,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高瞻远瞩的措施。将调用不频繁的数据从东部一线城市挪到西部地广人稀的数据枢纽,能极大程度上缓解数据中心在东部一线城市周边占地面积陡增的现象。三IDC能耗高企,控制碳排放势在必行在数据储量不断增长和应用驱动创新的推动下,大数据产业将会不断丰富商业模式,构建出多层多样的市场格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新基建、数
8、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等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正逐步迈入实际应用阶段。不仅如此,以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值此环境下,全球IDC尤其是中国IDC市场规模急剧膨胀,呈现指数函数级别增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指数显示,我国数据中心产业规模目前已接近2000亿元,但是通过同花顺IFIND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IDC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238.7亿,超过全球IDC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北上广深等热点地区及周边数据中心规模指数较高。东部地区创新能力强,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对算力的需求量大,但土地
9、资源、能耗和供电指标紧张,在“双碳”目标下,继续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不可持续;西部地区可再生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电力充足且价格相对便宜,非常适合建设数据中心,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西部地区拥有数据中心的比例不足20%。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绿色数据中心白皮书2020,我国数据中心能效水平不断提高(PUE=数据中心能耗/IT设备能耗,PUE值越接近于1,表示一个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当上述值超过1时,则表示数据中心需要额外电力开销以支持IT负载。因此,PUE的值越高,数据中心的整体效率越低。),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率(PUE)为1.46,部分优秀绿色数据中心
10、PUE可达1.2-1.3。但即便如此,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能耗总量仍在高速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工信部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制订了发展目标,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将会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总算力超过200 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10%。而根据发改委数据,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年耗电规模超过了2000亿度,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笔者初步推算,在现有技术没有发生变革前提下用电量将跟随每年数据中心机架的增幅也达到同样的数值(有高估的可能性),到2022年会接近3.8% 即2800亿千瓦时左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东数西 算数 经济 行业 研究 报告 下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