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经典文言文阅读30篇(共34页).docx
《小升初经典文言文阅读30篇(共3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经典文言文阅读30篇(共34页).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篇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杂下。夫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常:一定。置:弃置,放弃。故:通“胡”,何,什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故难及也( ) 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若有作奸犯及为忠善者( )不及汪伦送我情( )2、解释下列句子。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3、晏子认为怎样才能容易的达到目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4、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第2篇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
2、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 【注释】息:呼吸。哂():讥笑。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1、 解释下列加点词。气竭汗雨( ) 行者服而去(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甚矣,农之惰也。译: 3、行者服而去中“服”的原因是: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农夫耕田的时候,“数息而后一锄”,说明农夫是
3、个懒惰的人。.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乃子之术谬矣”中的“术”具体指耕作的方法技术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方法正确,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第3篇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 陈太丘与友期行 ( ) (2)相委而去( )(3) 下车引之 ( ) (4) 元方入门不顾( )2. 翻
4、译句子。友人惭,下车引之。 3. 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1)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2)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 ) ( )4. 陈太丘与有期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第4篇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方拔一根( ) 既欲做人( )拔之( ) 猴不胜痛叫( )2.翻译句子。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3. 文中有一个成语是 ,它的原意是 第5篇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
5、持度(d)。”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不得履。 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 ”曰:(2)“宁(nng)信度,无自信也。”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而置之其坐 “ ”通 “ ” 反归取之 “ ”通 “ ”2.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C.郑人有欲买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3. 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至之市而忘操之( )( )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1) (2)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 第6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6、“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长:做首领。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子无敢食我也( ) 兽见之皆走( ) 吾为子先行( ) 故遂与之行( ) 2、 翻译句子。天帝使我长百兽 子以我为不信 3、 对这则故事中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B、 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C、 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D、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4、根据故事内容写出相应的
7、成语: 5、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第7篇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1、解释加点的词。 (1)将援引射之( ) (2)宜燔( ) (3) 烹燔半焉( ) (4)已而索雁( )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已而索雁,则凌空远也。 3、本文涉及几个人物?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第8篇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
8、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女还( ) 妻适市来( )特与婴儿戏耳( ) 婴儿非与戏也( ) 遂烹彘也( ) 曾子之妻之市 ( )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答: 第9篇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
9、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1. 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疑人窃履( ) 吾不能知子(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3.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10篇老虫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霍然有声。余问故,门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措,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耳。1. 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词。余官长洲( ) 余问故( ) 以事至娄东( ) 余曰(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城中安得有
10、此兽?译: 3. 同学们,我们平时所说的“十里不同音”就是文章中所说的现象吗?如果不是,那么文章说的是什么现象?答: 第11篇咏 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未若柳絮因风起( ) (2)俄而雪骤(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4)公欣然曰( )2.翻译句子。(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 古代像谢道韫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
11、样的示例吗? 第12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不亦说乎( ) 温故而知新( ) 思而不学则殆( ) 饭疏食饮水( ) 2. 翻译句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 3. 选文中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升初 经典 文言文 阅读 30 3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