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农业机械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唐山农业机械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农业机械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唐山农业机械项目投资计划书唐山农业机械项目投资计划书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唐山农业机械项目说明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农机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为10.04亿千瓦,原值近万亿元,总量近2亿台套,拖拉机保有量2240万台,联合收割机206万台。前
2、瞻产业研究院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保持在10亿千瓦左右。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统计内的拖拉机数据中,大型拖拉机为40020台,同比增长-1.12%;中型拖拉机237535台,同比增长11.13%;小型拖拉机340071台,同比增长3.13%;自走式轮式谷物收获机18532台,同比增长19.71%;玉米联合收获机22367台,同比下降4.62%;履带式水稻收获机53969台,同比下降19.15%。此外,半喂入水稻收获机3258台,同比增长63.23%;压捆机同比增长10.68%;插秧机同比下降5.07%。据农业部初步统计,2019年我国综合机械化率为69%,机耕率、
3、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84%、56%和61%,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率为95%、81%、88%。目前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在9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和韩国农业机械化率更是达到99%以上。因此对比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增长仍具有较大潜力。根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1-11月份农机工业业务收入219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06%。这是历年来最低的增速,创下了新低。从2019年初开始,行业增速就出现了非常明显、持续性的下跌,这是罕见的,初步估计2019年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400亿左右。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数量比同期减少
4、了340多家。2019年在国家农机鉴定部门申请鉴定登记的农机企业是3320家,享受补贴的农机企业是2711家。其中,拖拉机企业197家,新增25家;小麦收获机企业24家,新增4家;玉米收获机企业86家,履带收获机企业53家,减少11家;插秧机企业86家,新增13家;压捆机企业212家,新增43家;粮食烘干机企业134家,减少了31家。2018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推广应用。目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左右,目标在2020年
5、到70%左右,机械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农机经营服务主体,鼓励引导农机合作社在服务内容上向综合化拓展,在组织管理上向规范化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向品牌化提升。引导农机合作社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支持培养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扩大农业机械化就业创业空间。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合力促进农机作业市场、维修市场、流通市场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农机具存放设施建设。坚持安全第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健全完善法规标准,以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
6、机大户、维修点为主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夯实“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创建平安农机、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继续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市)500个以上,开展“平安农机”示范乡、示范村、示范社、示范岗位标兵和安全生产标兵创建活动。积极改善农机监理机构装备服务条件,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公共服务质量。深化农机推广鉴定制度改革,强化鉴定针对性、创新性、规范性和开放性。加强在用特定农机产品质量调查,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管理及农机维修管理制度。围绕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急需、关键、引领、薄弱环节和区域为重点,中央和地方
7、同向用力,深入实施若干重大计划。创新需求引导方式,通过发布科技规划、制定公布需求目录、提出项目建议等形式,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提供遵循和指导。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加快高效、节本、绿色、智能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创制,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全面提高农机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积极争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增加农机功能研究室和岗位科学家数量。贯彻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62020年,建设农业机械化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站和科研基地。开展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充分发挥国内农机制造品牌企业
8、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引领作用,组建一批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及专业组的建设。围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引导和支持农机企业及产品走出去。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建设500个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加大政策扶持,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机具购置实行敞开补贴。加强示范引导,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项目。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各级财政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构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鼓励、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区推进整乡、整县、整省全程机械化。推进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大型
9、国有垦区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确保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取得实效。该农业机械项目计划总投资6564.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455.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10%;流动资金1109.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90%。达产年营业收入10178.00万元,总成本费用8009.05万元,税金及附加119.33万元,利润总额2168.95万元,利税总额2587.45万元,税后净利润1626.7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60.7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04%,投资利税率39.41%,投资回报率24.78%,全部投资回收期5.54年,提供就
10、业职位190个。提供初步了解项目建设区域范围、面积、工程地质状况、外围基础设施等条件,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内容包括:场址选择、总图布置、土建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公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及安全卫生、消防工程等。.报告主要内容:项目基本信息、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市场调研预测、投资建设方案、项目选址规划、工程设计可行性分析、工艺原则及设备选型、环境保护说明、企业卫生、风险防范措施、项目节能方案、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投资方案、项目经济效益、总结评价等。“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
11、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
12、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
13、组织达到18.2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农机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种植意愿,影响着先进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影响着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农产
14、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聚集态势明显,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生产,破解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困局,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扶持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推动农业机
15、械化科技创新和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了全面部署。“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耕道路、农机具存放设施等列入了国家规划建设内容,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从发展环境看,“十三五”时期农业机械化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作的着力点更加明确,发展的条件更为有利,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以及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发展较慢。北方平原和旱田地区发展较快,南方水田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发展较慢。农机装备技术存在诸多短板甚至空白,高端
16、产品供给不足,一些高能耗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效益有待提升。农机作业、维修、存放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机流通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农业机械化各领域准备还不够充分。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创新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判断,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要求,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唐山农业机械项目实施“互联网+”农业机械化,促进信息化
17、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支持在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深松机等重点机具上装配智能信息装备,鼓励农机制造品牌企业加快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作业和工况监测终端研制集成与应用步伐。开展农机精准耕作示范,推广自动驾驶、变量作业系统,倡导农机制造流通品牌骨干企业建立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示范农场。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数据应用,提升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着眼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效率效益,支持鼓励农机管理部门、生产流通企业、社会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开展市场供需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把规划的实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本规划
18、与各省农业机械化规划的衔接,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实施要求,组织调动全系统力量,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支持,为规划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着力培养农业机械化科技领军人才、技术推广人才、管理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强化规划实施的人才支撑。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修订完善工作,强化规划实施的法治保障。加强农业机械化软科学研究,为规划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实现重点机具购置敞开补贴,扩大老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实施农机新产品补贴和大型农机具金融租赁等试点,加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力度。推进“智能农机装备”研发专项各个分项目加快启动实施,积极争取国家和地
19、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支持,提高农业机械化投入中支持科技创新的比重,积极探索农业机械化科研和成果转化的投融资渠道。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示范推广的支持力度,促进绿色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配合开展重大发展建设规划编制等工作,谋划实施若干重大工程项目。利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支持政策,推进机耕道、机具存放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健全农机具抵押贷款、担保贷款、贷款贴息、保险补助等便民利民政策保障体系,降低农机经营风险。开展统计普查,完善农业机械化统计指标体系和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规划主要指标进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及时发现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
20、问题,适时完善规划目标任务。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发挥好典型引领作用。围绕规划重要目标、主要任务、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组织跟踪报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传播媒介,大力宣传规划实施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显示度、认可度和影响力,引导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营造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农机经营服务主体,鼓励引导农机合作社在服务内容上向综合化拓展,在组织管理上向规范化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向品牌化提升。引导农机合作社通过多
21、种形式开展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支持培养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扩大农业机械化就业创业空间。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合力促进农机作业市场、维修市场、流通市场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农机具存放设施建设。坚持安全第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健全完善法规标准,以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维修点为主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夯实“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创建平安农机、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继续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市)500个以上,开展“平安农机”示范乡、示范村、示范社、示范岗位标兵和安
22、全生产标兵创建活动。积极改善农机监理机构装备服务条件,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公共服务质量。深化农机推广鉴定制度改革,强化鉴定针对性、创新性、规范性和开放性。加强在用特定农机产品质量调查,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管理及农机维修管理制度。围绕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急需、关键、引领、薄弱环节和区域为重点,中央和地方同向用力,深入实施若干重大计划。创新需求引导方式,通过发布科技规划、制定公布需求目录、提出项目建议等形式,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提供遵循和指导。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加快高效、节本、绿色、智能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创
23、制,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全面提高农机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积极争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增加农机功能研究室和岗位科学家数量。贯彻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62020年,建设农业机械化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站和科研基地。开展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充分发挥国内农机制造品牌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引领作用,组建一批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及专业组的建设。围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引导和支持农机企业及产品走出去。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建设500个左右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山 农业机械 项目 投资 计划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