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沂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临沂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临沂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围绕改善农机应用条件、强化机具供给和活化作业服务机制,开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政策的研究和创设,支持引导丘陵山区省份农业机械化取得跨越式发展。结合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大土地平整力度,打掉田埂、连片耕种,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配套建设机耕道、生产路、农机下田坡道等田间基础设施,方便农机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和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鼓励引导农机制造企业加强丘陵山区适用机具研发供给,有效解决无机可用问题。创新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积极发展农机
2、合作社等经营服务组织,提高丘陵山区农机作业组织化水平,引领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以推广机构公益化、推广主体多元化、推广重点全程化、推广领域全面化、推广技术集成化、推广服务多样化为基本要求,推进机制创新,转变推广方式,强化体系支撑,优化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创新、转化、支撑、服务能力。推动落实法律法规对技术推广投入保障和机构、队伍、条件、制度建设的规定,夯实公益推广基础。支持鼓励农机企业、科研单位、农机合作社等多元主体投身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构建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协作互补的机制。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田间日”等体验式、参与式推广新方式,探索技术
3、推广的多种实现形式。制定技术验证工作办法,建立验证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技术验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公开,提高技术推广效能。完善农机经营服务主体的管理服务方式,创建一批集农业生产与农机服务于一体的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作业公司,建设一批保障能力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到位的农机维修服务示范点。制定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指南,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有完善装备设施、有良好运行机制、有健全管理制度、有较大服务规模、有显著综合效益的“五有”型合作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多功能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健全新型职业农机手教育培训体系,大规模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手和维修工等农机实用人才。配
4、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推动开展机耕道、机具存放设施建设,基本实现8亿亩高标准农田农机作业无障碍。建设区域农机安全应急救援中心,提高快速救援、维修和作业实时监测能力,切实保障农忙季节跨区作业机具安全有序流动、故障及时解除和事故有效处理等。探索建设集农机作业信息获取、作业计量、远程监管、应急指挥等于一体的农机作业安全监控平台。推动建设国家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中心,持续改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条件。开展农垦农机标准化农场创建活动,建设农垦标准化机务区,提高农垦农机示范带动能力。“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
5、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
6、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
7、组织达到18.2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农机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种植意愿,影响着先进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影响着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农产
8、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聚集态势明显,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生产,破解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困局,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扶持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推动农业机
9、械化科技创新和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了全面部署。“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耕道路、农机具存放设施等列入了国家规划建设内容,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从发展环境看,“十三五”时期农业机械化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作的着力点更加明确,发展的条件更为有利,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以及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发展较慢。北方平原和旱田地区发展较快,南方水田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发展较慢。农机装备技术存在诸多短板甚至空白,高端
10、产品供给不足,一些高能耗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效益有待提升。农机作业、维修、存放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机流通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农业机械化各领域准备还不够充分。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创新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判断,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要求,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
11、,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
12、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13、有新提升。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2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农机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种植意愿,影响着先进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影响着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到农业
14、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聚集态势明显,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生产,破解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困局,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扶持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
15、装备列为重要领域,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了全面部署。“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耕道路、农机具存放设施等列入了国家规划建设内容,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从发展环境看,“十三五”时期农业机械化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作的着力点更加明确,发展的条件更为有利,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以及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发展较慢。北方平原和旱田地区发展较快,南方水田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发展较慢。农机装备技
16、术存在诸多短板甚至空白,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些高能耗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效益有待提升。农机作业、维修、存放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机流通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农业机械化各领域准备还不够充分。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创新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判断,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要求,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该农业机械项目计划总投资17478.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44
17、0.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62%;流动资金3037.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38%。达产年营业收入2482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724.60万元,税金及附加309.18万元,利润总额6095.40万元,利税总额7245.32万元,税后净利润4571.5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73.7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87%,投资利税率41.45%,投资回报率26.16%,全部投资回收期5.32年,提供就业职位506个。坚持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项目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在项目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操作安全性。采
18、用先进适用的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努力提高项目产品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的同时,做好项目投资费用的控制工作,以求实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努力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企业完全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境地。报告主要内容: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基本情况、市场调研分析、产品规划方案、项目选址研究、土建工程分析、工艺可行性分析、环境保护、安全经营规范、风险评价分析、项目节能概况、项目实施安排、项目投资方案分析、经济效益、评价结论等。临沂农业机械项目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第
19、三章 市场调研分析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第五章 项目选址研究第六章 土建工程分析第七章 工艺可行性分析第八章 环境保护第九章 安全经营规范第十章 风险评价分析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概况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安排第十三章 项目投资方案分析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第十五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第十六章 评价结论第一章 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致力于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全球化、市场化竞争力的新型一流企业。公司是跨文化的组织,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将诚信、平等、公平、和谐理念普及于企业并延伸至价值链;公司致力于制造和采购在技术、质量和按时交货上均能满足客
20、户高标准要求的产品,并使用现代仓储和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配送及售后服务。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我们将不断超越自我,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功能齐全,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一个让客户满意,对员工关爱,对社会负责的创新型企业形象!公司依托集团公司整体优势、发展自身专业化咨询能力,以助力产业提高运营效率为使命,提供全方面的业务
21、咨询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内控制度。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突出业绩导向,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考评机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对生产经营过程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着力推进生产控制自动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优化了员工配置,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指标,强化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原料转化率稳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及能源消耗,产品
22、成本优势明显。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公司将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研发及业务方面的高级人才,健全研发、管理和销售等各级人员的薪酬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制度,提高公司员工创造力,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保障。(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89.50万元,同比增长18.51%(2138.43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农业机械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1731.27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5.
23、70%。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2874.803833.063559.273422.3813689.502主营业务收入2463.573284.763050.132932.8211731.272.1农业机械(A)812.981083.971006.54967.833871.322.2农业机械(B)566.62755.49701.53674.552698.192.3农业机械(C)418.81558.41518.52498.581994.322.4农业机械(D)295.63394.17366.02351.941407.752.5农业机械(E)197.0
24、9262.78244.01234.63938.502.6农业机械(F)123.18164.24152.51146.64586.562.7农业机械(.)49.2765.7061.0058.66234.633其他业务收入411.23548.30509.14489.561958.23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919.0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96.93万元,增长率21.63%;实现净利润2939.2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42.22万元,增长率27.96%。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13689.50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1731.27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5.70%
25、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18.51%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2138.43利润总额万元3919.02利润总额增长率21.63%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696.93净利润万元2939.26净利润增长率27.96%净利润增长量万元642.22投资利润率38.36%投资回报率28.77%财务内部收益率22.84%企业总资产万元27731.72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29.74%流动资产总额万元8248.66资产负债率44.02%二、项目建设符合性(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由xxx科技发展公司承办的“临沂农业机械项目”主要从事农业机械项目投资经营,其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
26、3年修正)有关条款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临沂农业机械项目选址于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三)“三线一单”符合性1、生态保护红线:临沂农业机械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
27、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三、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临沂农业机械项目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农机经营服务主体,鼓励引导农机合作社在服务内容上向综合化拓展,在组织管理上向规范化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向品牌化提升。引导农机合作
28、社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支持培养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扩大农业机械化就业创业空间。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合力促进农机作业市场、维修市场、流通市场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农机具存放设施建设。坚持安全第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健全完善法规标准,以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维修点为主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夯实“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创建平安农机、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继续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市)500个以上,开展“平安农机”示范乡、示范村、示范社、示范岗位
29、标兵和安全生产标兵创建活动。积极改善农机监理机构装备服务条件,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公共服务质量。深化农机推广鉴定制度改革,强化鉴定针对性、创新性、规范性和开放性。加强在用特定农机产品质量调查,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管理及农机维修管理制度。围绕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急需、关键、引领、薄弱环节和区域为重点,中央和地方同向用力,深入实施若干重大计划。创新需求引导方式,通过发布科技规划、制定公布需求目录、提出项目建议等形式,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提供遵循和指导。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加快高效、节本、绿色、智能农机产品和关键零
30、部件的创制,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全面提高农机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积极争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增加农机功能研究室和岗位科学家数量。贯彻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62020年,建设农业机械化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站和科研基地。开展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充分发挥国内农机制造品牌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引领作用,组建一批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及专业组的建设。围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引导和支持农机企业及产品走出去。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建设500
31、个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加大政策扶持,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机具购置实行敞开补贴。加强示范引导,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项目。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各级财政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构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鼓励、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区推进整乡、整县、整省全程机械化。推进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大型国有垦区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确保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取得实效。“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32、全面完成。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实质性进
33、展。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2
34、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农机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种植意愿,影响着先进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影响着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
35、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聚集态势明显,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生产,破解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困局,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扶持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农
36、机工业转型升级。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了全面部署。“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耕道路、农机具存放设施等列入了国家规划建设内容,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从发展环境看,“十三五”时期农业机械化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作的着力点更加明确,发展的条件更为有利,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以及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发展较慢。北方平原和旱田地区发展较快,南方水田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发展较慢。农机装备技术存在诸多短板甚至空白,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
37、些高能耗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效益有待提升。农机作业、维修、存放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机流通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农业机械化各领域准备还不够充分。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创新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判断,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要求,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我国是农机生产额最高的国家,占全球总产值的25%,主要生产拖拉机与附挂式机械、联合收获机、农用搬运车、中耕管理机引擎
38、以及其他农机相关零件等,由于我国所生产的农业机械很广泛,所以我们的产品能在全球农机产业占一席之地;农机生产额第二高的国家为美国,占全球14.4%的份额,主要是以大型农业机械如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为主,其中JohnDeere、AGCO等大型农机公司为主要业者;第三名为德国占9.3%,以拖拉机及附挂式机械、收获机、联合收获机与播种机械为主要农机产品;第四名为印度占8.6%,主要农机产品为中耕机、耕耘机、喷雾机、挖孔机以及其他农机零件,以发展小型农业机械为主;另外巴西、意大利、日本与法国分别占6%、5.1%、5.0%与4%的市场份额,其中意大利和法国是以大型农业机械为主,日本则是农用引擎全球最重要的
39、供应国之一。另外,从全球主要区域的农机产值发展来看,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生产区域,2013年占全球农机总产值的41%,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成长、人口数量增加,带动开发中国家整体经济提升,相对地农业机械需求也明显成长,诱使农机的生产增加;其次为西欧与北美地区,分别占20%与15%,主要为大型农机之生产。从Euromonitor的预测资料显示,2018年亚太与北美地区农机产值的全球占比将分别提高至46%与17%,东欧与非洲/中东地区也有明显之成长,从2013年的2%分别提升至2018年的7%与6%,成长了3-3.5倍;反观西欧地区农机产值的全球占比则从20%减少为16%,这可能与当地农业生产规
40、模缩减以及开发中国家的农业成长有关。全球农业劳动力降低,农业机械化需求大大提升;全球竞争情况下,消费者重视有品牌的厂商、耐用性高、以及价格低的产品;近年来环保意识抬头,欧盟也针对农业机械之废气排放量进行严格把关;农业机械厂商逐渐财团化,导致许多大型农业机械更加集中于这些企业中,例如: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插秧机等等,使得中小型农机厂商缺乏关键技术及大量资金,面临被并购的严峻考验,进而影响全球农业机械整个市场需求量的变化。人口数量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供需,农作物需求变化会影响到农业机械的使用率,而农业机械的使用率则会影响厂商和产业的规模与发展。目前全球主要的农业机械有:田间机械(拖拉机、耕耘机等)
41、、管理机械(中耕管理机、喷雾机、割草机等)、灌溉系统、收获机械(蔬菜收获机、联合收获机等),以及收获后机械(干燥机、选别机等)等,这些农机具的选择和使用频率,往往取决于作物的栽培方式、种植环境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因此全球农业机械之总产量与人们对农作物的需求量是息息相关的。(二)项目选址某循环经济产业园临沂,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鲁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具有滨水特色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9个县,总面积17191.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31.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62.4万人,城镇人口547.56万人,城镇化率51.54%。临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
42、、山东东南部、黄海西岸,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鲁南临港产业带,是著名的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是全国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也是山东省地区中心城市、临日都市区核心城市、具有滨水特色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临沂因临沂河得名,古为琅琊、沂州。虞夏时禹划九州,沂蒙为徐州。西周并入青州,建城鄅都。春秋时筑启阳城。秦属琅琊郡。西汉设徐州刺史部,治郯县。东汉改琅琊郡为琅琊国,建都开阳城。北周改置北徐州为沂州。隋置临沂县。清为沂州府。近代中国共产党在临沂地区创建沂蒙革命根据地,成立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山东军区以及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1994年改临
43、沂地区为地级临沂市。临沂有蒙山、岱崮、王羲之故居、竹泉村、汤头温泉、地下大峡谷等景点,有曾子、荀子、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萧道成等历史名人。获评中国物流之都、中国食品之都、中国板材之都、中国工程机械名城、中国会展名城、中国十佳生态宜居典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世界滑水之城、联合国绿色工业平台和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2072.69平方米(折合约78.07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0.80%,建筑容积率1.6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4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4.97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52072.69平方米
44、,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6452.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399.2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5034.29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5478.76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69台(套),设备购置费6328.24万元。(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980053.47千瓦时,折合120.45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21202.10立方米,折合1.81吨标准煤。3、“临沂农业机械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980053.47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1202.1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22.26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2.50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
45、能率23.71%,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规划,符合某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7478.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440.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62%;流动资金3037.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38%。(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482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724.60万元,税金
46、及附加309.18万元,利润总额6095.40万元,利税总额7245.32万元,税后净利润4571.5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73.7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87%,投资利税率41.45%,投资回报率26.16%,全部投资回收期5.32年,提供就业职位506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项目承办单位要在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四、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及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农业机械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农业机械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
47、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临沂农业机械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506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673.77万元,可以促进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87%,投资利税率41.45%,全部投资回报率26.16%,全部投资回收期5.32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32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