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戏曲概述ppt课件.ppt(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戏曲概中国戏曲概述述 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一同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中国戏曲在12世纪才形成完整形态,走向成熟。经800多年推陈出新、繁荣发展至今,300多个戏曲剧种和数以万计的剧目至今仍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演,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运用歌舞形式表现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主要手段,宋代的南戏和元代的杂剧,在不断吸收诗歌、音乐、舞蹈、绘图、说唱、杂技、武术等姊妹艺术的基础上,相互兼容,最终形成了以唱、做、念、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其音乐性的对话“唱”、
2、“念”(说),舞蹈化的动作“做”、“打”和舞台时空的虚拟性,表演的程式化,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 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中国戏曲的各种角色均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诸多方面进行划分,高度概括为生、旦、净、丑等四类。 生:戏曲表演的行当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有老生、小生与武生之别。 旦: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有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和彩旦等五个分支。 净: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俗称花脸。有大花脸、二花脸、武二花等分支。净角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主要表现或粗扩豪迈;或刚烈
3、耿直;或阴险毒辣;或卤莽诚朴等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 丑: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属喜剧角色,因化妆的特点是用白粉在鼻梁眼窝之间勾画小块脸谱,所以也称小花脸,可扮演各种类型的角色行当。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分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
4、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撚兰卧泳鐢。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
5、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摯鏀二字,取自其撐奁娌淮薮黄鏀之特色。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绝盛之时。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5、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氍毹变为了茶肆歌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