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农业机械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通辽农业机械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辽农业机械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通辽农业机械项目投资计划书通辽农业机械项目投资计划书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通辽农业机械项目说明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农机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为10.04亿千瓦,原值近万亿元,总量近2亿台套,拖拉机保有量2240万台,联合收割机206万台。前
2、瞻产业研究院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保持在10亿千瓦左右。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统计内的拖拉机数据中,大型拖拉机为40020台,同比增长-1.12%;中型拖拉机237535台,同比增长11.13%;小型拖拉机340071台,同比增长3.13%;自走式轮式谷物收获机18532台,同比增长19.71%;玉米联合收获机22367台,同比下降4.62%;履带式水稻收获机53969台,同比下降19.15%。此外,半喂入水稻收获机3258台,同比增长63.23%;压捆机同比增长10.68%;插秧机同比下降5.07%。据农业部初步统计,2019年我国综合机械化率为69%,机耕率、
3、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84%、56%和61%,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率为95%、81%、88%。目前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在9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和韩国农业机械化率更是达到99%以上。因此对比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增长仍具有较大潜力。根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1-11月份农机工业业务收入219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06%。这是历年来最低的增速,创下了新低。从2019年初开始,行业增速就出现了非常明显、持续性的下跌,这是罕见的,初步估计2019年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400亿左右。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数量比同期减少
4、了340多家。2019年在国家农机鉴定部门申请鉴定登记的农机企业是3320家,享受补贴的农机企业是2711家。其中,拖拉机企业197家,新增25家;小麦收获机企业24家,新增4家;玉米收获机企业86家,履带收获机企业53家,减少11家;插秧机企业86家,新增13家;压捆机企业212家,新增43家;粮食烘干机企业134家,减少了31家。2018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推广应用。目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左右,目标在2020年
5、到70%左右,机械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围绕改善农机应用条件、强化机具供给和活化作业服务机制,开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政策的研究和创设,支持引导丘陵山区省份农业机械化取得跨越式发展。结合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大土地平整力度,打掉田埂、连片耕种,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配套建设机耕道、生产路、农机下田坡道等田间基础设施,方便农机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和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鼓励引导农机制造企业加强丘陵山区适用机具研发供给,有效解决无机可用问题。创新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经营服务组织,提高丘陵山区农机作业组织化水平,引领多种
6、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以推广机构公益化、推广主体多元化、推广重点全程化、推广领域全面化、推广技术集成化、推广服务多样化为基本要求,推进机制创新,转变推广方式,强化体系支撑,优化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创新、转化、支撑、服务能力。推动落实法律法规对技术推广投入保障和机构、队伍、条件、制度建设的规定,夯实公益推广基础。支持鼓励农机企业、科研单位、农机合作社等多元主体投身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构建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协作互补的机制。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田间日”等体验式、参与式推广新方式,探索技术推广的多种实现形式。制定技术验证工作办法,建立验证信息服务平台
7、,推进技术验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公开,提高技术推广效能。完善农机经营服务主体的管理服务方式,创建一批集农业生产与农机服务于一体的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作业公司,建设一批保障能力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到位的农机维修服务示范点。制定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指南,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有完善装备设施、有良好运行机制、有健全管理制度、有较大服务规模、有显著综合效益的“五有”型合作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多功能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健全新型职业农机手教育培训体系,大规模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手和维修工等农机实用人才。配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推动开展机耕道、机具存放设施建设,基
8、本实现8亿亩高标准农田农机作业无障碍。建设区域农机安全应急救援中心,提高快速救援、维修和作业实时监测能力,切实保障农忙季节跨区作业机具安全有序流动、故障及时解除和事故有效处理等。探索建设集农机作业信息获取、作业计量、远程监管、应急指挥等于一体的农机作业安全监控平台。推动建设国家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中心,持续改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条件。开展农垦农机标准化农场创建活动,建设农垦标准化机务区,提高农垦农机示范带动能力。该农业机械项目计划总投资6395.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86.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71%;流动资金1808.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29%。达产年营业收入15366
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655.53万元,税金及附加136.04万元,利润总额3710.47万元,利税总额4358.30万元,税后净利润2782.8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575.4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8.02%,投资利税率68.15%,投资回报率43.52%,全部投资回收期3.80年,提供就业职位258个。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
10、,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报告主要内容:基本信息、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项目市场前景分析、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地分析、项目工程方案分析、工艺分析、环境保护概况、项目生产安全、风险应对评价分析、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安排、投资分析、项目经济评价分析、项目综合结论等。我国是农机生产额最高的国家,占全球总产值的25%,主要生产拖拉机与附挂式机械、联合收获机、农用搬运车、中耕管理机引擎以及其他农机相关零件等,由于我国所生产的农业机械很广泛,所以我们的产品能在全球农机产业占一席之地;农机生产额第二高的国家为美国,占全球14.4%的份额,主要是以大型农业机械如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为主,其中Jo
11、hnDeere、AGCO等大型农机公司为主要业者;第三名为德国占9.3%,以拖拉机及附挂式机械、收获机、联合收获机与播种机械为主要农机产品;第四名为印度占8.6%,主要农机产品为中耕机、耕耘机、喷雾机、挖孔机以及其他农机零件,以发展小型农业机械为主;另外巴西、意大利、日本与法国分别占6%、5.1%、5.0%与4%的市场份额,其中意大利和法国是以大型农业机械为主,日本则是农用引擎全球最重要的供应国之一。另外,从全球主要区域的农机产值发展来看,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生产区域,2013年占全球农机总产值的41%,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成长、人口数量增加,带动开发中国家整体经济提升,相对地农业机械需求
12、也明显成长,诱使农机的生产增加;其次为西欧与北美地区,分别占20%与15%,主要为大型农机之生产。从Euromonitor的预测资料显示,2018年亚太与北美地区农机产值的全球占比将分别提高至46%与17%,东欧与非洲/中东地区也有明显之成长,从2013年的2%分别提升至2018年的7%与6%,成长了3-3.5倍;反观西欧地区农机产值的全球占比则从20%减少为16%,这可能与当地农业生产规模缩减以及开发中国家的农业成长有关。全球农业劳动力降低,农业机械化需求大大提升;全球竞争情况下,消费者重视有品牌的厂商、耐用性高、以及价格低的产品;近年来环保意识抬头,欧盟也针对农业机械之废气排放量进行严格把
13、关;农业机械厂商逐渐财团化,导致许多大型农业机械更加集中于这些企业中,例如: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插秧机等等,使得中小型农机厂商缺乏关键技术及大量资金,面临被并购的严峻考验,进而影响全球农业机械整个市场需求量的变化。人口数量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供需,农作物需求变化会影响到农业机械的使用率,而农业机械的使用率则会影响厂商和产业的规模与发展。目前全球主要的农业机械有:田间机械(拖拉机、耕耘机等)、管理机械(中耕管理机、喷雾机、割草机等)、灌溉系统、收获机械(蔬菜收获机、联合收获机等),以及收获后机械(干燥机、选别机等)等,这些农机具的选择和使用频率,往往取决于作物的栽培方式、种植环境以及生产规模的大
14、小,因此全球农业机械之总产量与人们对农作物的需求量是息息相关的。第一章 基本信息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通辽农业机械项目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蓄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包括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等。下面进行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农业机械行业分析表示,2017年农机工业增加值增速9.1%,比上一年增加了1.4%。农机工业12个子行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5%。在整个机械工业中,农机工业的增速从“一枝独秀”跌至末位;实现利润223.01亿元,同比增长8.52%,企业微利经营。201
15、7年农机工业增加值增速9.1%,比上一年增加了1.4%。农机工业12个子行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5%。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2016年的5.80%。增速较大的子行业分别是渔业机械增长54.87%;林业机械增长44.49%;畜牧机械增长26.62%。通过对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已从追求高速增长,逐步过渡到追求高质量发展,行业进入了深度转型调整期。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发展困境,企业成本压力增大。统计显示:每100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进一步增加,2017年为86.90元,而2014年为86.05元。而农机产品价格
16、不升反降,经营利润率5.13%,比2016年下降0.2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同比增加24.02%,破产、转产、停产企业数量增加。2017年我国农业机械产量中,谷物收获机下降12.58%,玉米收获机下降11.44%;大型拖拉机生产51052台同比下降18.93%;中型拖拉机生产367210台同比下降11.86%;小拖拉机生产996176台同比下降13.24%。通过对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当前国内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处于成长初期。我国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仍以手动和小型电动喷雾机为主,其中手动施药机械和背负式机械占据绝大部分,无人机植保占比不足1%。我们认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率的提升、植保无人机经济性的提
17、高以及产业政策的扶持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将逐步打开植保无人机市场需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
18、。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适
19、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2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农机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
20、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种植意愿,影响着先进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影响着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聚集态势明显,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生产,破解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困局,对农业机械化的
21、需求更加迫切。扶持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了全面部署。“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耕道路、农机具存放设施等列入了国家规划建设内容,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从发展环境看,“十三五”时期农业机械化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作的着力点更加明确,发展的条件更为有利,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
22、械化发展较快,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以及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发展较慢。北方平原和旱田地区发展较快,南方水田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发展较慢。农机装备技术存在诸多短板甚至空白,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些高能耗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效益有待提升。农机作业、维修、存放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机流通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农业机械化各领域准备还不够充分。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创新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判断,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
23、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要求,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我国农业的思想相对较为落后,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认识不足,对于现代化设备的接受能力较差,同时,农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购买能力不足。下面进行农业机械行业市场分析。农业机械行业分析表示,从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的市场情况来看,鱼目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多会选择价位较低的产品,但这些机械质量不过关,在使用中常会出现各类问题,导致利益损失严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市场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农业机械的良性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以小型自用为主,大型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辽 农业机械 项目 投资 计划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