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高中历史 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课时36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学案(教师版).docx
《湖南 高中历史 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课时36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学案(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 高中历史 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课时36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学案(教师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时36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主干知识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汉朝(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入户籍后,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隋朝“大索貌阅”唐朝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和客户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1)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2)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清朝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特别提醒:明朝“黄册”库的意义(1)
2、为明朝的统治和“黄册”制度的推行提供了保障。(2)对历代档案工作的进步进行了延续。(3)为后世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乡里制度。(2)社会治理: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保甲制度。(3)两制合一:清朝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易错提醒: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区别(1)乡、里是我国古代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区划和基本社会组织,乡里制度出现于秦汉,沿袭至明清,是宗法性和行政性的高度整合。(2)保甲制度则是一种社会基层民众自我管
3、理、自我监督的社会管理制度,其基本特征是连坐。清朝时期的保甲制将具有户籍管理职能的乡里制与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二为一,通过乡约教化,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概况形式内容储粮赈灾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优抚弱势群体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宗族救助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
4、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出现慈善组织明清时期,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2)综合认识材料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思考:根据
5、材料,概括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特点。历史悠久;由民间发起;属于宗族慈善,由大家族主持;帮扶对象以族内成员为主;形式多样,帮扶内容广泛。二、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实行自治的村社进行,村社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2)西欧封建社会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其上层分子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近代背景: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a.英国:在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b.美国
6、: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c.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其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表现: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区提供各项服务,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5)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易错提醒:西方社区与我国社区的不同点(1)西方社区从管
7、理机构到具体运作突出社会性,即社会工作社会办,政府主要实施宏观管理,具体运作由民间组织来实施。(2)我国社区则强调各级政府和政府业务部门参与管理,方法是派代表参加。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北欧及法国、加拿大等国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现代中国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
8、日趋成熟,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拓展延伸: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方面功能(1)政治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2)经济功能: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3)道德功能:体现合理责任、提升社会道德。热考主题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1.概念:户籍制度指中国封建社会对全国人口进行管理,并据以征调赋税、劳役和征集兵员以及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2.核心: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3.内容:登记制度;管理制度。4.特点:5.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并制定和执行一套严密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6.
9、影响:(1)积极性: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的有力武器;便于充分合理地征发赋役,汲取社会资源为国家服务;有利于强化基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2)局限性: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拓展延伸: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1)地域性。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同时人身束缚导致整个社会的封闭,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2)等级性。反映在户籍上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界限分明。(3)世袭性。同人口
10、的地域流动一样,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注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4)被赋予社会治安职能。在中国历史上,政府通过户口管理对人口活动进行控制和制约。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功能。二、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1.宗族势力强大,皇权与族权相结合:(1)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社会,因此乡村治理表现出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2)宗族内互助性非常强。由于宗族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安定相一致,因此宗族势力往往得到皇权的认可,使行政组织与宗族组织合二为一。2.忠孝治理乡村:(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首要的特征是家国同构,家
11、庭成了国家的缩影,国家成了家庭的放大。(2)家国意识反映在乡村政治文化中,就是忠孝治村,忠和孝作为两种重要的价值观,维系了乡村的政治秩序。3.乡绅有限自治:(1)政府在乡村选择的管理者,主要是有德行的长者、有名望的乡绅、有财产的地主等,这些人往往都读过书,在知识、智力和财富上占有优势,能够解释乡规民约,用道德感召力维持乡村的秩序。(2)乡绅的身份是双重的,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他们要帮助国家做事;而作为乡村的代表,他们又要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拓展延伸: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及原因(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