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考历史等级考小论文分类汇编附例文--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
《上海市高考历史等级考小论文分类汇编附例文--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高考历史等级考小论文分类汇编附例文--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高中历史小论文分类汇编松江区历史一模、维新与革命1902年,康有为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引起章太炎不满,翌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针锋相对展开论战。康有为:夫革命非一国之吉祥善事也。以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何能如欧洲民变之公。势必大者王,小者侯。何能变法救民?何能整顿内治?何谓中国革命?内乱相残,必至令外人得利也。而革命自立者,犹望外人之助,岂不哀哉!故无论革命者能假外国之力与否,要终于自鬻国民,以速其割亡而已。皇上既早欲开议院、与民权矣,先以专制之君权变法,徐以公议之民权守成,不待革命糜烂之争,而可安享民权自由、变法自强之乐。章太炎:夫公理未明,
2、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此又何也?岂有立宪之世,一人独圣于上,而天下皆生番野蛮者哉?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吾以为今日革命,不能不与外国委蛇,虽极委蛇,犹不能不使外人干涉,此固革命党所已知,而非革命党所未知也。然以人情自利言之,则从之为多数,而不从为少数。所谓立宪者,固将有上下两院,而下院议定之案,上院犹得以可否之。今上院之法定议员,谁为之耶?其曰皇族,则亲王贝子是已;其曰贵族。25.根据材料信息,简述此论战的时代背景。(4分)26.根据材料,概述论战的焦点问题。(6分)27.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这一论战。(15分)25.
3、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后,很多人对清廷失望和不满,走上革命道路(2分)清政府被迫再次打出“维新”旗号,开展王朝自救的清末新政运动。(2分)26.(6分)一是在当时人民“公理未明,旧俗俱在”或民智未开的情况下究竟是立宪还是革命更适合中国;(2分)二是革命会不会依靠外国势力而导致外国的干涉,或外国势力从中牟利、危害中国;(2分)三是如果立宪开设议院能不能给中国带来真正的民权政治。(2分)27.(15分)本小题采用分项评分法。评分要素包括:观点与论证、材料与史实、叙事与逻辑。评分项一:观点与论证。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5-8分)评分项二:材料与史实。能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
4、分。(4-5分)评分项三:叙事与逻辑。叙述结构完善。(2分)例:这场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在民族危机加深下展开的两条政治路线的争论,是中国社会变革转型在思想领域产生的激荡。这场论战表现了知识分子面对西方侵略加深下,主张借助西学救国的热情和对改变现状的思考。但围绕中国社会的前途和走向展开论战,透过二人的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这场论战是面对西方侵略加深下,章太炎和康有为二人主张借助西学救国的不同方式和对改变现状的思考。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强迫清政府签署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两半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清
5、政府被迫再次打出“维新”旗号,企图自救,以缓和矛盾,继续维护专制统治。基于此,康有为和章太炎都主张借助西学救国,以挽救民族危亡,但在救国方式上存在分歧。首先、康有为认为“今日之中国,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中国的国情不向欧洲,只能行变法改良,实行立宪来救国。其次、康有为认为“何谓中国革命?内乱相残,必至令外人得利也。”,如果中国实行革命,会招致外来干涉,从而危害中国,加速了国家灭亡、人民困苦。最后、康有为认为“皇上以专制之君权变法不待革命糜烂之争,而可安享民权自由、变法自强之乐”,作为维新派的领袖,康氏以皇帝圣仁,力主由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即可带来民权政治、国家自强,根本不需要革命。面对康有
6、为反对革命排满的消极思想和顽固的立宪保皇立场,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章太炎顺应时代潮流,逐条驳斥康党的改良谬论,坚定的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他指出康有为口中立宪的本质“一人独圣于上,而天下皆生番野蛮者哉?”,回答了中国若行革命与外国干涉与否的关系,表明了即使干涉也不足惧的态度,驳斥了康有为的革命会引起混乱无益于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并进一步揭示了清廷预备立宪的谎言,以立宪为民,实则确立了“皇族内阁”,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由此,二人的论战表现了面对民族危亡,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两条不同政治路线的争论。这场论战也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20世纪初,伴随着帝国主义
7、加紧侵华,而国内戊戌变法的失败,也宣告了改良救不了中国,加之清末新政暴露了清政府的面目,很多人对清廷失望和不满,同情或支持革命的人越来越多。而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在流亡海外后,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反对革命排满,主张立宪保皇,即使面对清廷的倒行逆施,仍然一味固守改良立宪,坚持自上而下的君主变革,思想日益保守,违逆了历史潮流。而章太炎站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上,透过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逐条驳斥了康有为的改良保皇的谬说,揭示了清廷的专制本质,鲜明的指出了只有革命,才能挽救民族危亡,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客观历史潮流。透过二人的论战,大大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
8、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综上所述,这场论战是先进知识分子面临瓜分之祸时局下,以西学救国的不同表现,应值得称赞和肯定,但康有为固守保皇立场,显然违逆了时代潮流,而章太炎通过高昂的革命精神批驳保皇立宪,宣传革命共和,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转型。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康、章二人始终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核心,并未提出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当然也无力把民主革命引向彻底的胜利。 嘉定一模、效仿中国人的选择材料一时间名称备注1898.3-4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康有为编译呈光绪帝御览1901.5美国独立檄文国民报第1期1903法兰西人权宣告书政治思想之源1918.11布尔
9、什维主义的胜利新青年1920.8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陈独秀审定,上海出版材料二:“惟前代革命如有明及太平天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孙中山全集材料三:“自志士东游以来,译本书如风发云举,一切学科日见进步,政法诸书尤辟浑茫,欧西巨子之学说,滔滔焉飞渡重洋,竞灌输吾同胞之意识界矣。” 夏清贻金陵卖书记材料四:“这次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像这般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
10、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5.表格中名称栏所列内容在各国的实践指什么?(3分)根据材料一,概述先进中国人效仿世界各国寻找国家出路经历的三个阶段。(3分)26.孙中山“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从材料二看“国民革命”与以往的“英雄革命”有何不同?4分27.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15分)25. 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中共成立开始领导中国革命。(3分)效仿日俄,进行变法;效仿法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效仿苏俄,进行无产阶级革命;2
11、6. “民族、民权、民生”不仅要推翻清政府,还要建立新的国体,改善民生,实现自由、平等、博爱。27. 本小题采用分项评分法。评分要素包括:观点与论证、材料与史实、叙事与逻辑。附:第一篇: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是由学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再至学习适应国情的共产主义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是先进知识分子群体对救亡图存的深入思考,尽管效仿各异,但体现了救国方式上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表现出其宏大的家国情怀,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体现了救国方式上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表现出其宏大的家国情怀。在第一阶段中,从表格中康有为所呈
12、的日木变政考、俄彼得变政治记,以及孙中山所说的“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可以看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效仿欧美、日本的政治制度。而在第二阶段中,表格中的美国独立檄文和法兰西人权宣告书以及材料三中的“欧西巨子之学说,滔滔焉飞渡重洋”体现出知识分子已经深入到效仿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来救国,但考虑到国情。第三阶段中,从共产党宣言、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以及李大钊所说的“试看将来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可以反映出,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向适应国情的共产主义思想与政治制度进行学习。这体现出知识分子的探索由浅入深以及救国方式上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更多视频和教辅置于淘宝(历史笔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是由其所处
13、的时代决定的。在第一阶段中,本国仍处在清朝封建统治之下,知识分子对欧洲之所以崛起的根本原因尚且无法明了,因此只停留在学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而在第二阶段中,由于清末新政的推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得以通过留学开拓眼界,但由于无产阶级政权国家苏俄尚未出现,他们只能深入至学习资本主义民权思想,仍末考虑现实国情。在第三阶段中,在新文化运动和军阀割据的背景下,先进知识分子反思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并且一战中苏俄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使他们便于学习,同时也照顾到了国情。由此可见,其救国方式上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深受时代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是先进知识分子群体对救亡图存的深入思考,表现了宏大的家国情怀
14、,折射出近代中国转型之艰难第二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了通过改良到革命等方式开展教亡图存的探索,反映式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艰难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宣传变法图强,到支持立宪,再到宣传马克思主义、共和革命思想,从改革转变为革命方式,来挽救国家。1898年,康有为编译呈光绪帝御览,上书以变法图强来应对甲午战争激起的产生民族危机:20世纪初,应对世界列强对中国瓜分的狂潮,清朝在立宪派的支持下实行清末新政,以此王朝自救,但失败;1915年开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企图在思想上进行大变革,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
15、主义的胜利,以此探索国家出路,思想大变革推动了革命派的壮大,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以此救亡图存,复兴中华,推翻腐朽的专制统治,更多视频和教辅置于淘宝(历史笔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由浅入深、逐次递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不断探索与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有关,与当时的时局有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各列强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扩张愈演愈烈。世界瓜分狂潮,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如此,先进分子认识到变法的重要性,企图通过王朝自救为手段挽救国家。然而清政府的腐败已成定局,受西方启蒙思想以及西方各国资产阶
16、级革命影响,中国主张民主科学的呼声壮大。随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以求救国。同时,孙中山等革命派以革命的方式宣传共和思想。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与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和当时的政局有联系。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反映了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艰难,也反映了西学东渐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第三篇: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逐渐加深,而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一批批中国先进知识分了为国家的出路都展开了探索,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都是中国救亡图存史的体现,并且推动了中国社会与历史的转型与发展,体现了中国先进知识分
17、子的爱国情怀。首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都是中国救亡图存史的体现。自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批握有实权的疆吏廷臣在与西方交涉过程中目睹洋人坚船利炮,深受震动,而为了救亡图存而开展了洋务运动。而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并且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以夏清贻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步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而为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在考察了日俄等国的维新变法运动后开展了维新运动,而在戊戍变法失败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见改良道路行不通,于是便毅然决然走上了民主革命、民族独立的道路,并发起了辛亥革命。而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社会现状与辛亥革命唤起的希望之间的巨大落差
18、,使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展开新文化运动,并促使了五四运动后以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因此,先进知识分了对国家道路的探索是中国救亡图存的体现。同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出路的探索也推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洋务运动的开展促使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而维新运动则使得自由平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而辛亥革命则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专制统治,而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则使得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终,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下,中国社会找到了自己的出路总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是中国救亡图存史的体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